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实践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截止日期 : 2016-11-17

作业要求 :

【作业要求】

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中1份(三选一)作业进行提交,作业提交字数不少于250,内容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截止提交时间为11月1724点,逾期不能提交。

 

作业一】结合本次培训的具体内容,体现自己在本次培训中的学习感悟、培训心得以及培训收获(如有将培训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工作中相关实践的经历,最好在总结中引用实际事例加以说明)。

 

【作业二】围绕学科教学重难点提交1份教学设计方案(下载附件1:教学设计模板),按要求填写提交。

 

【作业三】从教学实际出发,策划1次主题活动,活动形式:校本活动、班会、春游或秋游等,具体要体现出活动给教学带来的变化或影响(下载附件2 主题活动策划模板,每个栏目必须填写完整)。

 

【注意】

   为方便辅导教师审阅,上传的内容如果不含格式、图片、公式请直接复制粘贴至文本编辑框中发布,不能直接发布的请以附件的形式上传,文件名称以“单位+姓名+教学设计/主题活动”命名,比如:顺德区一幼张三主题活动策划。

【视频上传说明】如主题活动策划需要分享视频,请直接点击提交框下方“上传视频”按钮进行上传(视频上传格式支持mp4、flv、wmv、mov等),视频内容可以为班会活动、春游活动或学校校本活动等,内容围绕主题活动策划方案提交。

 

作者 :项目管理员

作业

2016-10-11提交者:学员陈玲妆浏览(0 )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深化与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推动力的教学改革模式日渐丰富多样。在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应如何“巧用”信息技术,是个值得深思与探索的问题。本文以高中新课改要求下的历史教学为例,浅谈信息技术的优势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在新课标历史教学中的优势
历史是过去的史实,我们无法亲身经历和体验,情景再现成为历史教学中面临的最大难题。在传统的教学,教师至多给学生画一下图、或展示挂图、实物之类,这样的历史难免给学生单调、不生动的印象,也就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与《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的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也极不相符,很难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
    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使这种现象就得到了大大的改观: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大量的图片、声音、影视资料等素材,应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创设新颖的情境,客观地向学生反映历史面貌,生动地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景。这样,历史课堂教学的真实感增强,历史的空间感和距离感压缩,学生亲自感受到历史的气氛,通过体验,产生共鸣。
(一)运用互联网搜集资料,突破重点,提高兴趣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教材中语焉不详的地方,课堂上单纯的说教,很难让学生真正的深入理解,突破难点。网络中大量的图片、视频短片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只要认真地加以收集、整理,恰当地运用,就可以变枯燥的历史“一言堂”为生动的历史“大观园”。如在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课时,红军长征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难点问题,课本上对本部分叙述简略;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上的资源,搜出了历史地图,采用路线方向的移动、区域颜色闪烁、图片、视频短片的插入等演示方式,使死地图变活。学生积极认真的参与其中,兴趣很高。
(二)利用视音频软件制作,化静为动、化虚为实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学生可在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上直接阅读原始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也可根据本人的学习水平自主地选择学习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知识,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全班学生都只能听什么,课本里有什么,学生只能看什么的被动学习局面,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的记忆结论,而是更多地接触到原始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通过对原始材料的阅读、分析、运用,有助于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的提高和历史阐释能力的发展,使学生逐渐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而这正是高考文综四项能力的考察要求。
去年最热门的一首歌是《小苹果》,在讲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政治制度》的时候,将其制作成“小苹果”版的历史图画动态歌曲,既形象又生动,简直就是“微课”的升级版,通过一个“小苹果”微课升级版的视频为学生做了预热之后,安排学生按照古代史的分期分四组从自己的身边搜集有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资料,并针对资料提出相应的问题。学生们搜集到了图片、文字材料、视频短片甚至实物资料等,我协助同学们把搜集到的资料制成课件,在课堂进行上展示,在这个过程中组内同学合作交流,小组之间互相协商,不仅形成了资源共享,更通过同学们搜集、思考、讨论,加深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曲折发展的认识。同学们通过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合作学习,获得了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地参与学习过程,做到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实践证明,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能有效的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握手,让学生真正做到“学史鉴今”;学生在重温历史、拓展视野,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提高了应对高考的能力。
二、信息技术在新课标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近年来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实践证明,将互联网、多媒体引入课堂,信息技术和历史教学进行结合,对于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大学生的知识摄入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记忆,是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有效的途径。但我们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历史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避免片面追求手段和信息技术而忽视历史教师的主导作用
多媒体历史课件的画面图文并茂、声音生动,能对学生的感官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但如果因此在上课时重用多媒体,而忘记了自己还有粉笔和一张嘴,也忘记了教师自身的力量,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没有了。教学过程不是由教师主导,而是由机器主宰了。多媒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能起一种辅助作用,它的存在是为增强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而不是削弱或代替教师的主导地位。
(二)避免单纯追求形象直观、动感和色彩而忽视历史学科内容特点
    历史课件和网络化教学的直观、生动是其优点,但如果在制作课件过程中,片面追求课件的形象性、生动性,而考虑不到这个形象性、生动性对课堂教学起些什么样的作用,就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达不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课堂教学目的。
(三)避免在向学生收集罗列知识过多而忽视信息质量反馈
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方便快捷地提供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正是这种传授知识的快速性使在历史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存在盲目加大知识的容量,而不管学生理解还是不理解,也不管学生能力的培养情况,结果学生接受信息过多,造成“胃胀”、“消化不良”,这些情况应该尽量避免。
以上是我的一些浅显的认识。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扬长避短,克服整合过程中的不足,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历史的课堂教学效果。历史学科教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运用,信息技术的植入应该发挥一个辅助的作用,而非喧宾夺主,对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更需要的仍然是一个深入浅出的逻辑推理演绎过程。

老师评语

实践作业

最新实践作业

推荐实践作业

热门实践作业

热评实践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