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实践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截止日期 : 2016-12-21

作业要求 :

【作业要求】

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中1份(三选一)作业进行提交,作业提交字数不少于250,内容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截止提交时间为12月2124点,逾期不能提交。

 

作业一】结合本次培训的具体内容,体现自己在本次培训中的学习感悟、培训心得以及培训收获(如有将培训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工作中相关实践的经历,最好在总结中引用实际事例加以说明)。

 

【作业二】围绕学科教学重难点提交1份教学设计方案(下载附件1:教学设计模板),按要求填写提交。

 

【作业三】从教学实际出发,策划1次主题活动,活动形式:校本活动、班会、春游或秋游等,具体要体现出活动给教学带来的变化或影响(下载附件2 主题活动策划模板,每个栏目必须填写完整)。

 

【注意】

   为方便辅导教师审阅,上传的内容如果不含格式、图片、公式请直接复制粘贴至文本编辑框中发布,不能直接发布的请以附件的形式上传,文件名称以“单位+姓名+教学设计/主题活动”命名,比如:顺德区一幼张三主题活动策划。

【视频上传说明】如主题活动策划需要分享视频,请直接点击提交框下方“上传视频”按钮进行上传(视频上传格式支持mp4、flv、wmv、mov等),视频内容可以为班会活动、春游活动或学校校本活动等,内容围绕主题活动策划方案提交。

 

作者 :项目管理员

作业

2016-10-11提交者:学员董振国浏览(1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教学设计

董振国     顺德区伦教中学   528308

一、设计思想

学生能自主的、高效的进行学习,是需要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和动力的,这就是所谓的“驱动力”。

很多教学实例说明,仅有问题还不足以产生驱动力,所以教学中必须引入情境,赋予教学信息的新颖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动机而形成解决问题的需要,启动思维,驱动学习(问题的探究与解决)过程。情境的设计应考虑贯穿整节课,不仅仅是只有开头引入有情境。

二、教学分析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内容。

本节与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在编排是呈:功能—结构—功能,内容上相互依存,互为递进,本节内容在知识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主要包括了两大部分内容:①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科学家的实验和结论,亲历探索历程,感受科学魅力,是一个很好的科学史教育素材,②学生必须展开想象力,才能理解和掌握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要点。

三、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 简述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2、 运用模型解释有关生物学现象。

教学难点:

1.对科学探究过程的分析,如何体现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
2.生物膜的空间立体结构。
3.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

四、教学策略

本节课采用问题趋动教学法,应用“提供资料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构建模型)提供实验验证的教学模式,通过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构建及有关实验设计,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感受科学家探索的历程和探索过程的艰辛。

本节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并创设环境

 

 

 

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2、视频“变形虫吃掉两个草履虫” 

 

思考:

生物膜具有什么功能?这些功能与生物膜的结构有什么关系?

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中,用什么材料做细胞膜,现在有三种材料:塑料袋、普通布和弹力布,你选用哪种材料呢?为什么?

 

创设合理的情景提出问题,赋予教学信息的新颖

导入

自然界有一个基本规律:“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反应结构的状态”。

当年科学家正是怀着对物质跨膜运输现象产生的疑问,开始探索生物膜结构的。 

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不能亲眼看到生物膜,无法想象它的结构是什么样的,科学家通过什么办法进行第一步的探究呢?

 

激发学生的兴趣探索动机而形成解决问题的需要

一、生物膜结构的探索

 

 

 

 

 

 

1、生物膜成分

 

1)磷脂

 

磷脂双分子层

 

 

2)蛋白质

 

 

 

 

 

 

 

 

 

 

 

展示教材内容:

[探索1](FLASH动画展示)

19世纪末,欧文顿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探索2](FLASH动画展示) 

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分子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材料1](磷脂图片展示)

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的分子,磷酸“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

 

 

[探索3](FLASH动画展示)

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膜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单位膜结构模型。

 

 

[探索4](FLASH动画展示)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

 

 

 

学生阅读教材,合作讨论

[探索1]问题:

1、你能推测出什么结论?
2、生物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是对现象推理还是实验得出的结果?

3、如条件许可,有必要对膜的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吗?

 

探索2问题:

1、实验中为什么要选用红细胞膜来进行分析?
2、脂质铺成的单分子层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脂质在生物膜上呈什么排列呢?

 

 

 

 

 

材料1问题:

1、请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为什么铺成单分子层?

2、请尝试画出磷肥在细胞膜上的排列方式,并说出理由。

 

 

探索3问题:

1、单位膜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与前人的结论统一吗?

2、单位膜结构有什么缺陷?可以解释变形虫运动吗?

 

 

探索4问题:

1、该实验表明什么?

2、根据已有的生物知识或生活经验,你能列举哪些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证据。

 

了解技术进步对科学研究发展的作用

二、流动镶嵌模型

 

1、模型的提出

 

 

2、模型的基本内容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流动镶嵌模型”

[展示图片]

 

学习并讨论“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2、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3、蛋白质分子在磷脂双分子层上如何排布的?

4、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

 

用流动镶嵌模型解释下列现象:

1、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磷脂双分子层的厚度变小。

2、变形虫运动和摄食的变化

3、番茄、水稻培养中,Ca2+和Si4+吸收差别的原因

反馈

 

 

 

 

 

 

 

 

“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反应结构的状态”

首尾呼应

 

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中,用什么材料做细胞膜,现在有三种材料:塑料袋、普通布和弹力布,你选用哪种材料呢?为什么?

 

升华科学素养

技术进步对科学研究发展起着强力的推进作用。我们的关于生物膜结构的假说,也在技术进步下不断地被修正和完善。    

模型建构方法一般包括:实验、推理想象——提出假说——进一步验证完善——不断发展。

流动镶嵌模型为现在大多数人所接受,是因为这一模型强调了膜结构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

膜的流动性是细胞膜结构的基本特征之一,同时也是细胞膜表现其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

不对称性导致了膜功能的不对称性和方向性,保证了生命活动的高度有序性。

但是,流动镶嵌模型在某些方面还不够完善,如忽略了无机离子和水所起的作用,忽视了蛋白质分子对膜脂分子流动性的控制作用,忽视了膜的各个部分流动性的不均匀性等等。

如果同学们有志于这方面的工作,或许你们会有成功的一天。

让学生明白“流动镶嵌模型”并不是生物膜结构的终极,随科学技术发展,或许未来还会有更完善的模型出现。

教会学生尊重科学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辩证的科学观。

同时也激励学生认真学习,将来投身于科研工作。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推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小结

1、生物膜组成成分:

2、基本支架:

3、蛋白质分布:

4、结构特点:

5、功能特点: 

6、画细胞膜结构的简图,并注明主要分子的名称

学生完善知识体系

知识小结

课堂小练

 参考答案:
  (1)B (2)脂质 (3)磷脂双分子层 (4)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抗原)是可以运动的

(1)人体的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活动的完成说明细胞膜具有下列哪一特点
A.选择透过性 B.一定的流动性  C.保护作用  D.细胞识别
  (2)19世纪末,欧文顿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这表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___________。
  (3)1925年,科学家用丙酮提取细胞膜的脂,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展开时,发现这个单层分子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表面积的两倍。由此可以认为细胞膜由___________组成。
  (4)1970年,科学家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分别与鼠和人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相结合,使它们分别产生绿色和红色荧光。将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开始时一半呈绿色,另一半呈红色,但在 37水浴中保温40分钟后,融合细胞上的两种颜色的荧光呈现均匀分布。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

知识反馈

 

 

 

六、教学反思

1、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一直在创设合理的情景并提出问题,赋予教学信息的新颖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动机而形成解决问题的需要,启动思维,驱动学习(问题的探究与解决)过程。

2、知识问题的设计,基本上采用了课本中的问题,多用的有:第一,用变形虫摄食视频导入新课,既激趣,又能导入新课。第二,在科学家的探索历程中,用动画给出过程,让学生先尝试自己结论。

3、尽量采用动画、图片一类来展示探索历程,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4、老师作为穿针引线人,能否吸引学生注意力,其语言技巧、组织能力都非常重要,我还有待学习提高。

 

 

老师评语

实践作业

最新实践作业

推荐实践作业

热门实践作业

热评实践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