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讨交流

如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发布者:胡小雪     发布时间:2021-04-25 浏览数( 0) 【举报】


 

    教学是以知识、技能、道德伦理规范等为媒介的、师与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决定教师在其中的地位、作用的核心因素就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效果,明确教学能力的性质、构成及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动态过程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本文拟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教学能力的内在规定性。

   一、教学能力的性质

   教学能力是大家经常使用的、比较熟悉的一个词。但关于教学能力是什么的看法却不尽一致,一直存在着争论。归纳起来,争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教学活动究竟是科学还是艺术;其二,教学能力是一般能力还是一种特殊能力。

  (一)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

   人的社会活动主要有生产活动、科学活动和艺术活动等。那么,教学活动究竟属于哪种活动呢?这是教学理论界长期争论、至今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历史角度考察,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早期的思想家们都倾向于把教学视为一种艺术活动。例如,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指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所提倡的这种启发式教学,实质上强调的就是教学活动的艺术性一面。在西方,自古代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在关于教学活动的认识中,强调教学是艺术的观点处于主导地位。这种观点在17世纪达到了顶峰期,例如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学就是把一切知识传给一切人的艺术,并认为: “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因为人是一切生物中最复杂、最神秘的。”

           真理愈辩愈明,随着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对教学活动性质的认识,趋于强调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今天,把教学视为科学与艺术的统一已基本成为共识。一方面,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相互替代的两个方面,分别决定了教学活动的共性与特殊性、客观性与主观性、可重复性与创造性、概括性与情境性等;另一方面,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又是不可分离的,共同决定教学的效果,缺乏科学基础的教学是无法保证教学的计划性与目的性,而缺乏艺术的教学则往往是无活力的教学,只有艺术的活动与科学的求真有机结合起来,教学才可称得起是区别于人类其它社会活动的独特的活动。


研讨交流

最新研讨交流

置顶研讨交流

精华研讨交流

热门研讨交流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