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力”激发学生积极学习

发布者:钟杏     所属单位:廉江市营仔镇下洋小学     发布时间:2016-07-18    浏览数:0



“力”可以说是力气的力,力量的力。但今天,我要说的力是学习之力,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作为一名人民教育工作者,我需要不断地思考,如何让学生轻松、愉快而且积极地学习。下面就是我与大家分享的心得体会。



一、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常言道,积极的心态是步入成功的首条法则。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是教学过程中的一条主线。作为老师,我会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充分肯定学生的一点一滴成绩,让学生肯定自己和欣赏自己,从而增加成就感。另外,亲近学生,多与学生情感交流,关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内心世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给予他们信心,让他们树立自信,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二、树立正确合理的学习目标



学生努力学习的方向就是学习目标。正确合理的学习目标能促使学生奋发进取。目标明确而且切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那么学生就能收获成功,从中体验学习的喜悦。



我们教育者都说:因材施教。其实确立学习目标也是这样。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一样,那么所定的目标也有差异,若目标过高,学生无法实现就容易丧失信心,心情烦躁无法好好学习;目标过低,不需要费时费力完成,无挑战则不利于进步。所以,作为老师我会根据成绩差异提出相应合理的学习目标。目标要便于实现的同时也需经过努力以后,达到提升的效果。



三、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有动力,才产生积极的学习欲望。相反,如果学生对知识、对学科没有兴趣,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那就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2013年,我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班上一名学生叶青华,语文成绩很好,每次考试名列前茅,可英语就只考倒数。怎么英语成绩就是提不上?当我细心观察和询问后得知,他在学习语文时会觉得快乐,而拿起英语书则可导致催眠。因此,在教育活动中,首先,我让学生明确认识知识的作用,使学生觉悟各个学科都值得学习,以此来激发学习兴趣;其次,我让学生获得知识后运用知识,达到学以致用,帮助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感,以此来培养长久的学习兴趣;再次,我会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及时给予表扬,肯定他们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以此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我在课堂上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不足半年,叶青华同学英语成绩一跃而上,排在班上第五名。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了才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对象上,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四、克服影响学习动力的障碍



1、思维惯性障碍



思维惯性会束缚学生创新,学生思考问题时墨守成规,形成思维定性,难以接受新知识、新观点。现下社会不断地迅猛发展和变化,我们应该激发学生创新,指引学生在学习上的灵活性。在课堂上,我会让学生勤思考、勤发现、勤动手;在课下,我让学生多做题,多总结。消除自身的惯性思维,从而提升自己,超越自我,尽可能地多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方法,学习起来才不乏味。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