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发布者:黄建华     所属单位:廉江市第五中学     发布时间:2016-10-23    浏览数:0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案





单位名称:廉江市第五中学



执教者:  黄建华



     
授课类型:传授新知识的单一课



课时:    1节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理论的过程及其主要内容,并结合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对三民主义对中国民主革命的指导作用作出客观的评价。



了解新三民主义提出的时代背景,概述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认识新三民主义在国共合作和第一次国民大革命中的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



教师应精选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了解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理论的时代背景,及孙中山为实现三民主义而不懈努力奋斗的历史过程;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并及时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孙中山革命历程的学习认识到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是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和影响下提出的,它较之旧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和巨大进步。作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与时俱进、顺应历史潮流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尊崇和学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作用;辛亥革命时期三民主义的实践。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二)难点



新旧三民主义相比较,怎么理解新三民主义的“新”?



三、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了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和启发式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我们中国各个地方都会以孙中山的名誉给道路起名,例如中山一路,中山二路等等,为什么呢?



探究一:三民主义



1.背景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的发展



②政治:民族危机加深,反帝反封建运动高涨



③阶级: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个人:孙中山丰富的革命实践和对欧美革命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2.提出



3.内容(结合课本P65





 
 
 


 
 
 


 
 
 


 
 
 


 

内容


 

 

对应的同


 

盟会纲领


 

 

具体含义


 

 

民族主义


 

(民族革命)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


 

 

民权主义


 

(政治革命)


 

 

创立民国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生主义


 

(社会革命)


 

 

平均地权


 

 

核定地价,增价归公


 


4.评价(让学生读课本P65



1.性质: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2.进步性:三民主义思想集中代表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的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的共同愿望,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局限性:带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5.实践:辛亥革命、《临时约法》、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1.实践活动:辛亥革命、《临时约法》、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背景:袁世凯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实行独裁统治,企图复辟帝制;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企图废除临时约法)  



2.结果:失败



3.教训: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走不通



探究二:新三民主义



1.背景



   
主观:多次斗争失败的教训;孙中山与时俱进、顺应潮流的精神




客观:十月革命鼓舞;共产国际、中共的帮助



2.提出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广州)



核心内容:三大政策,即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3.内容:(让学生读课文)





 


 
 
 
 


 
 
 
 


 
 
 
 


 
 
 
 


 
 


 

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发展


 

 

民族主义


 

 

暴力推翻清王朝,


 

实现民族独立自主


 


 

 

对外:反帝、


 

对内:主张民族平等


 


 

 

反帝


 

民族平等


 

 

民权主义


 

 

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国民主权


 


 

 

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民权平民共有


 

普遍平等的民权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核定地价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关注工农


 

 

认识


 

 

三民主义学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核心纲领


 


 




4.评价(结合课本P67



1)进步性:①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



②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基本相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潮。



2)局限性: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五、课堂小结:



轻巧识记 孙中山与三民主义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五



六、课堂反馈练习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