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拓展资源 > 正文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案例分析

2016-11-11  发布者:肖伟强  浏览数( -)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案例分析

肖伟强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定律的确切含义;

    2.知道得到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

    3.理解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使学生知道物理中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教学重点

    1.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

    2.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难点

    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归纳法

    教学用具

两辆质量相同的小车,光滑的水平板(一端带有定滑轮);砝码(一盒),细绳、夹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2.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知道: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产生加速度,而产生的加速度又和物体的质量及所受力的大小有关,那么:加速度跟物体所受力的大小及物体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理解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2.理解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3.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1、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1)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本节课所用的实验装置,教师进行讲解:图中是两辆质量相同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板上,小车的前端各系上细绳,绳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里放有数量不等的砝码,使两辆小车在不同的拉力下做匀加速运动。

    2)对本次实验中说明的两个问题

    1:砝码跟小车相比质量较小,细绳对小车的拉力近似地等于砝码所受的重力。

    2:用一只夹子夹住两根细绳,以同时控控制两辆小车。

    3)实验的做法:

    1:在两砝码盘中放不同数量的砝码,以使两小车所受的拉力不同。

    2:打开夹子,让两辆小车同时从静止开始运动,一段时间后关上夹子,让它们同时停下来。

    4)需观察的现象,观察两辆车在相等的时间里,所发生的位移的大小。(实验现象:所受拉力大的那辆小车,位移大)

    5)分析推理:

    1:由公式得到在时间t一定时,位移s和加速度a成正比;

    2:由实验现象得到:小车的位移与他们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推理得到结论:对质量相同的物体,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即:

    

    6)巩固练习:

    1.据得到:要使物体在短时间内速度的改变很大,即加速度很大,就必须给物体提供       

    2.竞赛用的小汽车,要求起动后几秒钟内速度由零达到60m/s以上,他们为什么要装备功率很大的发动机?

    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1)实验装置同上;

    2)说明与前次实验的不同。

    前一次实验中,我们是保持小车质量不变,而改变小车所受力的大小,来研究加速度和力之间的关系的。

    本次实验是使两辆小车所受拉力相同,而在一辆小车上加放砝码的,以增大质量,研究加速度和质量之间关系的。

    3)实验现象:

    在相同的时间里,质量小的那辆小车的位移大。

    4)分析推理,得到结论:

    在相同的力作用下,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

a1/a2=m2/m1a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1)综合上述实验中得到的两个关系,得到下述结论:

    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加速度的方向跟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力的方向相同。

2)公式表示:

a 或者Fma

即:F=kma

    1:如果每个物理量都采用国际单位,k1

    2: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使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牛顿。

    3)推广:上面我们研究的是物体受到一个力作用的情况,当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上述关系可推广为:

    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放心跟合力的方向相同。即F合=ma

    4)介绍F合和a的瞬时对应关系

    1:只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才具有加速度。

    2:力恒定不变,加速度也恒定不变。

    3:力随着时间改变,加速度也随着时间改变。

    4:力停止作用,加速度也随即消失。

   例题分析(课本例题)

    1)学生阅读例题内容

    2)分析:

    要求物体的加速度 质量m已知 必须先求F1F2的合力,而合力的大小可以用作图法求解,也可以用计算法求解。

  

拓展资源

最新拓展资源

热评拓展资源

热门拓展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