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息技术走进课堂

发布者:李振华     发布时间:2016-06-29     浏览数:0

教育领域中,随着人类对信息处理方式的变化,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成熟、发展,信息技术有了根本性的革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学习方式上的变革使它成为课堂整合的一个切入口,而课堂整合为了实现它的时代目标也选择了信息技术为依托。因此,让信息技术走进课堂。

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就是要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是更大限度地拓宽了视野,增加了知识含量。

一堂课是一个例子,在这点上,我们的目标任务还是十分明确的。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这些任务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可以是社会性的问题。通过关键字搜索教学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素养和能力,让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获得和筛选的过程中,实现对事物的多角度多层面了解。真正实现了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因此,我平时在课前将所需的资源整理好,保存在某一特定文件夹下或利用内部网站,分发给学生或让学生访问该文件夹来选择有用信息;在任务设计时可灵活创新,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就不仅仅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所提供的材料。
淡化计算机学科的学科性,强调综合性,这是整合的重要理念。把计算机教学与语文、数学、常识、音乐、美术等学科结合起来,只有这样,信息技术课才会有内容可依,有任务保障。

使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要素来支持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利用多媒体制作,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形象的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
   
教师也可以利用模拟软件或者计算机外接传感器来演示某些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将学科课程搬进计算机进行学习,开展丰富的网络教学,以解决传统课堂单一的教学模式。

    我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信息技术整合理念的进一步培植,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若能与各学科的课程学习加以有机整合,定能真正实现教育现代化。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