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合理使用多媒体教

发布者:何冬     发布时间:2016-07-04     浏览数:0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以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表现内容的丰富性、表达方式的直观性等优点给传统的口授手书的教学法带来了历史性的变革,为课堂引入一渠活水,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气象。不少老师在教学之余,制作多媒体课件,并用于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在教学中该如何恰当地用好多媒体,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的功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呢?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 从实际出发,避免追求表面,处处滥用

多媒体计算机虽然具有多媒体、超媒体的功能,但在教学过程中它仅仅是一种媒体的作用。可有的老师误以为是一种“全能媒体”,整节课不论是课题、情境图、还是练习题,一切由电脑完成。一堂课下来,黑板上不留一点痕迹,电脑成了另一本供学生观看的“课本”。我们知道,多媒体功能的发挥是有赖于一定的条件的,并不是说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就一定能改善教学,更不是说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还需要考虑在什么条件下用,如何使用,而不是处处滥用。


二、 紧呈现,喧宾夺主

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应用能够把被感知的对象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通过音响、色彩、动态画面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更为集中、稳定、持久,思维更加活跃,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但在许多课堂实践中,有些课件却或多或少地偏离了教学目标。如有些语文老师在介绍与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时,大量调用一些音像图片资料,仿佛学生观看了一部电影,而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以及作者的用意无法顾及,这样必然失去了语文课的意义,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更是不利的。所以,我们在使用多媒体的时候,一定要适可而止,在需要多媒体展示的时候,以最合适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切不可随意呈现,喧宾夺主。

三、 精心制作,避免粗制滥造,应付了事

在制作课件过程中,既要讲究科学性,还要讲究美学性。既要便于课堂教学的开展,利于学生思维、感情、能力的发展,又要尽可能地让人感觉舒心,画面清楚和谐,创设出优美的情境,营造出一种求知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还能不断吸引学生注意力。

四、 课件制作避免华而不实、呆板单调、硬拼乱凑

五、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多媒体、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提高教学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确能替代教师的一部分工作,到那种认为机器能代替教师的观点是错误的。计算机再怎么更新,它总需要人操作和管理的;课件需要教师的制作与开发。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情况需要教师去把握,学生的学习活动需要教师去引导。因此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普及,不是不需要教师,而是对 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学手段变化了,但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没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要处理好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关系,不能心中只有多媒体教学工具,而忽略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让现代化教学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作用,与学生紧密相结合,使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总之,一个多媒体课件应该以充分发挥学习者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为重心。因此,只要我们能够从课堂的实际出发,抓住教材重点,精心制作课件,合理使用多媒体,就可以使教学更丰富多彩,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真正提到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