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对待学生

发布者:坊主61     发布时间:2016-07-29     浏览数:4 精华

“严是爱,宽是害”是许多老师的口头禅,“严师出高徒”也成了老师的经验之谈,无可否认,在很多时候,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是班级管理中有效的教育手段,但我同时还认为,过分的严厉,有可能回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特别是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自尊心特别强,爱面子思想严重,生理和心理都还不够成熟。在很多时候,宽容反而能使学生内心受到感化,会收到神奇的教育效果。宽容是一种信任、一种激励,会化作一种激发学生自省、自律、自强的力量;宽容又是一种仁慈、一种关爱,可以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从而促进老师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

有个名叫石鑫的学生,逆反心理强、情绪偏激。过去由于经常迟到、旷课,还时常抽烟、打电子游戏,无心学习,得过且过。为此他经常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这使得他对师长的教育产生了抵触情绪,总是认为师长对他有偏见,在跟他过不去。反而使他继续我行我素,知错不改。我接任他的班主任后,通过其他同学和家长的谈话了解到他的个性特点后,决定尝试新的教育方法去转变他。

有一次,他上课迟到,我向他了解迟到的原因,谁知道换没有等我说完,他就很不耐烦地说:“我迟到是违纪行为,你要记我迟到或者旷课随你的便吧!”说完便气呼呼地离开了教室。看来无法沟通下去,我决定冷处理。就这样平静地过了几天,几天以后,我才主动找他谈话,我只字未提他上次的错误,而是表扬他近来在各方面表现的进步,同时问他看能不能把我当作朋友来看待。他对我的做法很意外,同时也为我的宽容而感动。原来他是准备来受训的,没料到是这样推心置腹的谈话,逆反心理被我的宽容冲破,最后他主动向我承认了错误,并感谢我对他的教育,还表示今后加倍努力。我根据他的突出表现,及时在班上给予充分的表扬和肯定,并对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果然不出所料,他逐渐改变了原来的毛病,变得热爱班集体、遵守纪律、认真学习了,成绩也逐步得到提高。

他的转变使我意识到,若当时不冷静,和他针锋相对,事后又毫不手软,严加惩罚,虽为自己挽回了面子,但很可能把一个有潜能的学生推向破罐子破摔的境地。

因此,我觉得在转化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责备,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要珍惜学生的情感、想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而过分严厉的教育效果往往远不如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所以老师对学生的批评要有分寸,要合理地把握批评教育的“度”,绝不能一棍子打死。教育的语言要有“弹性”,既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又不会激起学生的对抗情绪,不要轻易地把学生推向自己的对立面。

当然,宽容并不是姑息放纵,也绝非不讲原则。宽容并不等于纵容,如果班主任一味心慈手软,疏于管理,致使学生纪律涣散,有恃无恐,无所顾忌,这是软弱无能的表现。宽容与严厉是矛盾的统一体,宽容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严格,宽容应该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作为班主任应该做到:原则问题不让步,是非面前不糊涂,评判学生看主流,心存宽容要看事情的发展,对于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尚未成熟的学生,教师多给他们一点微笑,少一点严厉;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职责;多一点尊重,少一点约束,他们就会多一点自尊,多一点自信。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