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写生活才是最好的作文教学

发布者:坊主58     发布时间:2016-08-08     浏览数:0

  有不少语文教师,总是把作文完全当作一种技术操练,结果是学生越来越怕写作文,因为他们总是感觉没什么内容可写。这样的学生上了大学、走向社会,仍然不能应付基本的应用写作,而更严重的是,他们没有通过写作记录生活、梳理思想、表达感情的意识和习惯,需要论文的时候他们就只想着花钱买,自己又不能通过写作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能力。

  持这种技术操练观点的人,其实不只是一些语文教师。在一次教师培训中,一位专家说,中学作文一学期写三篇就够了:一篇记叙文、一篇议论文、一篇说明文,写好了让学生反复改,直至完美。我对专家的说法提出质疑,一同受训的学员们便问我是怎样教作文的。我说用一句话概括的话,我是教学生写生活。

  教学生写生活,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让学生学会记录生活。有条理地、准确生动地将生活的过程、场景和细节描摹出来,这应该是最基础的写作。二是用自己的感情与思想透视生活。记录生活、描摹生活都不应该是纯客观的再现,而是通过生活抒写人间真情,表达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教学生写生活,教师必须做好指导工作。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教师要启发学生,生活没有“大小”之分,可以用来写作的生活素材是无穷无尽的,只有善于发现、细心观察,才可以准确记录与描摹,这样写作的时候生活素材才能顺手拈来。其次要引导学生欣赏生活。对生活不能“横眉冷对”,更不能鄙弃厌恶,而应该满腔热情。如欣赏妈妈的唠叨、爸爸的沉默;欣赏民俗活动中淳朴的人情和美好的愿景;欣赏戏曲中的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以及演员高超的演技,等等。在此基础上,要指导学生思考生活,要能用准确的文字将自己的思考鲜明地表达出来,或者用细腻、得体的语言将自己丰富的情感抒发出来。

  教师要教学生写生活,首先自己就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和热心人。如果自己不能敏锐地发现生活、满腔热情地欣赏生活,而是一肚子负能量,或者只是某种意志的传声筒,就无法引导学生发现生和欣赏生活。其次要给学生做一个写作的示范者。教师常常将自己的作品拿给学生看,让学生看到老师的生活、情感、思考和文笔,这是任何其他的作文指导手段都不可比拟的。再次,教师要和学生做好情志的沟通与交流。有时候学生作文的问题可能实际上是认识问题或者情感障碍问题,教师就不能只是停留在“方法”的层面,而要对症下药,以平等的态度、诚恳的语气以及恰当的方式和学生做好情志的交流工作。

  我不敢说我有什么成功的作文指导方法,但我的作文课学生很喜欢。走出去的学生时不时就给我说“好怀念您的作文课”,甚至还会说出许多年前我给他们的一两句作文批语来。有的学生还不满足于布置的作文,常常课外写了作文来让我看。我看到有新意的作文,就提出意见让他们继续修改,然后推荐给报刊,每年都可以发表几篇,这样学生们的作文兴趣就更浓了。

  成功的作文教学一定是能让学生喜欢上写作的教学。教学生写生活,并且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和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在写作中得到情志的成长与成熟,这样不仅将“技法”包含其中了,而且还能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作者李兴旺,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文章第108次入选“锐评”栏目。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