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二】教学设计方案截止日期 : 2016-11-22

作业要求 :

 要求:

下载附件《教学设计模板》模板填写内容, 围绕“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设置教学设计内容。要求每个栏目必须填写完整,字数不少于500,内容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截止提交时间为1120日24点,逾期不能提交。

为方便坊主审阅,上传的内容如果不含格式、图片、公式请直接复制粘贴至文本编辑框中发布,不能直接发布的请以附件的形式上传,文件名称以“单位+姓名+教学设计”命名,比如:遂城白水小学张三教学设计。

【仅为建议,不做考核】按照教学设计方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请同校老师帮忙借助手机、DV将上课的内容录制成“课堂教学视频“上传至本栏目下,录制时间控制在10-40分钟,内容可以是整个教学过程也可以是其中某一个指定的教学环节。

作者 :项目管理员

【作业二】教学设计方案

2016-10-18提交者:学员温贤群浏览(1 )

教学设计方案

题目

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级学科

高一数学

课型

信息技术与

学科整合课

授课教师

温贤群

工作单位

廉江市石岭中学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并能熟练地将方程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会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处理问题。

2、了解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能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出符合精度要求的方程的近似解。

教学重难点

关键

重点:通过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体会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初步形成用函数观点处理问题的意识.

难点:利用二分法求给定精确度的方程的近似解

教学方法

通过实例理解二分法的概念及本质,了解二分法是一种程序化的方法,体会无限逼近与叠代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能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硬件:多媒体、教学图片和教学卡片

软件:WPS office

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对本课堂的学习使学生较为熟练地掌握网络技术的应用、如何区分和筛选网络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问题1: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我们会求解,类似于这样的方程你还会解吗?

问题:从城市A到郊区B的一条长为10km的供电线路的某一处发生了故障,如何查出故障所在?

问题2:你能确定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吗?

问题3:你能把函数的零点限制在更小的区间内吗?

填表:

区间

中点值

中点的函数近似值

问题4:区间在逐步缩小,什么时候停止呢?

(1)二分法定义:对于在区间[a,b]上连续不断,且满足f(af(b)<0的函数y=f(x),通过不断地把函数f(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

(2)给定精度ε,用二分法求函数f(x)的零点近似值的步骤如下:

1.确定区间[a,b],验证f(af(b)<0,给定精度ε

2.求区间(a,b)的中点c

3.计算f(c)

1 f(c)=,则c1就是函数的零点;

2 f(af(c)<0,则令b=c(此时零点x0(a,c));

3 f(c) ·f(b)<,则令a=c(此时零点x0(a,c));

4.判断是否达到精度ε

即若|a-b|< ε,则得到零点值a(或b);否则重复步骤2~4

练习:1、下列图象中,不能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是(     )

(题目教学卡片出示)

2、用二分法求图象是连续不断的函数∈(1,2)内零点近似值的过程中得到,,,则函数的零点落在区间(   ).

(A)(1,1.25)   (B)(1.25,1.5)  

 (C)(1.5,2)  (D) 不能确定

3.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用二分法求方程在区间(2,3)内的近似解(精确度0.1.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从学生身边及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让学生初步感受二分法的思想,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实际背景作为抽象概念的出发点,通过类比、抽象、概括等方法得出二分法的概念与步骤。

从特殊到一般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的重要途径,这样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培养学生的归纳与概括能力

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二分法的思想及解题的步骤。

2、明确二分法求函数近似零点的条件达到巩固的目的

5分钟

5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板书设计

1、方程的解与函数零点的关系

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的一般步骤

课后作业:p92习题A组2,3,B组1

老师评语

附件

  • 廉江市石岭中学温贤群教学设计.doc下载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