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二】教学设计方案截止日期 : 2016-11-24

作业要求 :

 要求:

下载附件《教学设计模板》模板填写内容, 围绕“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设置教学设计内容。要求每个栏目必须填写完整,字数不少于500,内容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截止提交时间为1120日24点,逾期不能提交。

为方便坊主审阅,上传的内容如果不含格式、图片、公式请直接复制粘贴至文本编辑框中发布,不能直接发布的请以附件的形式上传,文件名称以“单位+姓名+教学设计”命名,比如:遂城白水小学张三教学设计。

【仅为建议,不做考核】按照教学设计方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请同校老师帮忙借助手机、DV将上课的内容录制成“课堂教学视频“上传至本栏目下,录制时间控制在10-40分钟,内容可以是整个教学过程也可以是其中某一个指定的教学环节。

作者 :项目管理员

【作业二】教学设计方案

2016-11-21提交者:学员黄纯通浏览(0 )







 
 
 
 
 
 


 
 
 
 


 
 


 
 


 
 


 
 


 
 


 
 
 


 
 
 


 
 


 

教学设计方案


 

 

题目


 

 

摩擦力


 

 

级学科


 

 

八年级物理


 

 

课型


 

 

信息技术与


 

学科整合课


 

 

授课教师


 

 

黄纯通


 

 

工作单位


 

 

廉江市第二中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生活体验认识摩擦力;


 

2.能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用弹簧测力计粗略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改变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4.认识摩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利用与防止,并能正确说出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能表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2.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控制变量法在物理研究过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设计实验、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与实践使学生了解摩擦在实际中普遍存在,既有利也有弊。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辩证观点;


 

2.通过生活中实例的研究,激发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关键


 

 

教学的重难点是测量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教学方法


 

 

物理实验法


 

分析法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硬件:物理实验器材  电脑  投影机


 

软件:多媒体课件  视频播放器


 

 

教学设计思路


 

 

对摩擦现象,学生们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先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现象引入新课。


 

摩擦现象学生比较熟悉,要先引导学生对摩擦与哪些因素有关做出猜想,然后让学生按照课本提示,独立完成实验,包括自己设计实验,自己设计表格记录实验数据,自己得出实验结论等等。教师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即可。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


 

①足球在草地上滚动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


 

②矿泉水的瓶盖上有许多竖纹;


 

③运动员赛跑时穿着带有铁钉的跑鞋;


 

④汽车在雪地上行走艰难,而当轮胎上裹有铁链后就能前进自如了;


 

⑤生锈的铁锁打不开,当加了几滴油后就可以打开了等等)。


 

思考:这些现象都与什么有关?摩擦总是阻力吗?摩擦总是有害吗?


 

学生观赏并思考,初步了解摩擦力,它可能是阻力,也可能是有用的动力。


 

新课教学


 

(一)摩擦力


 

先请同学们把手平放在桌面上,手心朝下,一起来做几个小实验。


 

学生动手实验,说出自己的体验,了解摩擦力及其产生。


 

1)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2)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但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3)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也不用力推或拉,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教师利用多媒体来演示实验:用二个长毛刷,毛对毛合在一起,并产生相对运动。让学生看到二个毛刷的毛分别产生向不同方向的弯曲。


 

思考:


 

1)摩擦力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2)摩擦力的作用点在哪里?


 

3)摩擦力向什么方向?


 

4)摩擦力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后总结: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力,这个力就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作用点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二)测量滑动摩擦力


 

动画演示:把木块放到水平桌面上,弹簧测力计通过绳子拉着木块前进。


 


  
  
   
   
   
   
   
   
   
   
   
   
   
   
  
  
  
  
   思考: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哪些力?画出力的示意图。怎样知道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进一步提问:


 

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滑动摩擦力?


 

弹簧测力计能直接测量滑动摩擦力吗?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原理是什么?


 

测量时要让拉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木块必须做怎样的运动?拉力的方向必须满足什么条件?桌面不水平行不行?


 

总结:只有把物体放在水平支持面上,让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才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


 

(三)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1)提出问题: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请你猜想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或假设:滑动摩擦力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可能与压力有关,可能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可能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3)设计实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不止一个,那我们在设计实验时应该注意运用怎样的科学研究方法?如果我们先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怎样改变压力大小?怎样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请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记录的表格。


 


 


 


 

多媒体展示表格


 
  
   
   
   
   
  
  
   
   
   
   
  
  
   
   
   
   
  
  
   
   
   
   
  
  
   
   
   
   
  
  
   
   
   
   
  
 

   实验次数
   

   接触面的材料
   

   压力变化情况
   

  摩擦力fN
   

        1
   

   木块与木板
   

          不变
   

        2
   

   木块与棉布
   

         不变
   

        3
   

   木块与毛巾
   

         不变
   

       4
   

  木块上放1个钩码,再放到木板上
   

         变大
   

       5
   

   木块上放2个钩码,再放到木板上
   

   变大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按设计好的步骤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5)得出结论: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摩擦力与物体运动速度和接触面积是否有关,请同学们继续探究。


 
  
   
   
   
   
   
  
  
   
   
   
   
   
  
  
   
   
   
   
   
  
  
   
   
   
   
   
 

   

实验次数


   

   

木块放置方式


   

   

接触面积大小


   

   

弹簧测力计示数


   

   

摩擦力fN


   

   

1


   

   

平放


   

   


   

   

2


   

   

侧放


   

   


   

   

3


   

   

立放


   

   

最小


   

 

多媒体展示表格


 

学生汇报:摩擦力与物体运动速度和接触面面积无关。


 

引导学生总结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大小与速度大小、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四)摩擦的利用与防止


 

让学生回忆或回放刚开始上课时的视频,思考并回答:摩擦总是阻力吗?摩擦总是有害吗?怎样增大和减小摩擦?


 

实验:用滚动代替滑动能减小摩擦。


 

1)将一个实验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记录示数大小。


 

2)将小车倒过来,轮子朝上放在水平桌面上,再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记录示数大小。


 

3)比较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能得出什么结论?


 

通过联系生产和生活中的摩擦实例,认识生活中摩擦无处不在,有些摩擦对我们有益,有些有害,并能正确说出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在实验探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


 

 

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充分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促进作用,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这里采用的方法是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形象到抽象概括,由浅入深,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让学生明确:测滑动摩擦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测量的是拉力,不能直接测量摩擦力;测量时应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让学生思考、回答,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分析思考能力。
 


 


 


 


 


 


 


 


 


 


 


 


 


 

 

 

 

 

 

 

 

 

 

 

 

 

 

 

 

 

 

 

 

 

 

 

 

 

 

 

 

 

 

 

 

 

 

 

 

 

 

 

 

 

 

 

 

 

 

 

 

 

 

 

 

学生可以个别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


促进知识的巩固掌握。提升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在弹力、重力之后,研究第三种常见的力──摩擦力


 

1个课时


 

40分钟


 

 

板书设计


 

 

                                               摩擦力


 

(一)摩擦力


 

摩擦力作用: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二)测量滑动摩擦力


 

                                (三)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四)摩擦的利用与防止


 


 


 


老师评语

附件

  • 廉江市第二中学黄纯通教学设计.doc下载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