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二】教学设计方案截止日期 : 2016-11-24

作业要求 :

 要求:

下载附件《教学设计模板》模板填写内容, 围绕“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设置教学设计内容。要求每个栏目必须填写完整,字数不少于500,内容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截止提交时间为1120日24点,逾期不能提交。

为方便坊主审阅,上传的内容如果不含格式、图片、公式请直接复制粘贴至文本编辑框中发布,不能直接发布的请以附件的形式上传,文件名称以“单位+姓名+教学设计”命名,比如:遂城白水小学张三教学设计。

【仅为建议,不做考核】按照教学设计方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请同校老师帮忙借助手机、DV将上课的内容录制成“课堂教学视频“上传至本栏目下,录制时间控制在10-40分钟,内容可以是整个教学过程也可以是其中某一个指定的教学环节。

作者 :项目管理员

【作业二】教学设计方案

2016-11-21提交者:学员黄育浏览(0 )

教学设计方案

题目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级学科

八年级/陈生

课型

信息技术与

学科整合课

授课教师

 

工作单位

遂溪县乐民初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

2.知道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了解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音在固体和             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发声现象,能简单地描述所观察到的发声体的共同特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对比和概括能力。

2.通过声传播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初步的在观察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初步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体会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知道我们生活在声的广袤空间中,声音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情感,通过声音可以获取大量             的信息。

2.使学生初步领略声音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引起对声音的好奇,激发求知的欲望,逐步养成自觉探索自             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物理原理的科学态度。

3.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关键

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是这一节的重点。

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模拟情境、启发、引导、创设情境、营造氛围等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硬件:演示实验器材:广口瓶、橡皮塞、抽气机,电子发声体,土电话、吉他、音叉、鼓、锣等。

软件: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思路

(一)课前活动:在教室内播放悠扬的音乐;欣赏音乐、琴诗,陶冶情操;创设情境。

(二)导入新课

1.用多媒体展示多种声音。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它是怎么被我们听到的?

(三)探究声音的产生

(四)声音的传播:1.提出问题:我在这说话,我的声带在这振动,声音怎么传到你的耳朵里了?

(五)声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

(六)小结

(七)课堂练习:出示练习题/阅读、思考,举手答题。应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八)布置作业:延伸兴趣,课后第23题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一. 导入新课: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二. 讲授新课: 多媒体教学平台展示课件;

三. 质疑问难:

四. 课堂训练:多媒体教学平台出示题目;

五. 教师小结:

六.布置作业:

课前活动:

在教室内播放悠扬的音乐。

欣赏音乐、琴诗,陶冶情操。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展示多种声音。

观察画面与聆听相关的声音。

让学生对耳濡目染的声现象产生研究的兴趣。

 

一课时

板书设计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声音的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三、声音的速度: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在介质空气中:340m/s1标准大气压、15℃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