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二】教学设计方案截止日期 : 2016-11-24

作业要求 :

 要求:

下载附件《教学设计模板》模板填写内容, 围绕“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设置教学设计内容。要求每个栏目必须填写完整,字数不少于500,内容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截止提交时间为1120日24点,逾期不能提交。

为方便坊主审阅,上传的内容如果不含格式、图片、公式请直接复制粘贴至文本编辑框中发布,不能直接发布的请以附件的形式上传,文件名称以“单位+姓名+教学设计”命名,比如:遂城白水小学张三教学设计。

【仅为建议,不做考核】按照教学设计方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请同校老师帮忙借助手机、DV将上课的内容录制成“课堂教学视频“上传至本栏目下,录制时间控制在10-40分钟,内容可以是整个教学过程也可以是其中某一个指定的教学环节。

作者 :项目管理员

【作业二】教学设计方案

2016-11-21提交者:学员罗权浏览(0 )

 

教学设计方案

题目

人民当家做主的法治国家

年级学科

九年级政治

课型

信息技术与

学科整合课

授课教师

罗权

工作单位

遂溪县杨柑二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知道人民怎样行使当家作主权力,认识全国人大的地位、职权及与其他国家机关关系,知道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及在法治国家里国家机关和公民该怎么做。

 

能力目标:

树立法律意识,提高自己维护国家利益,规范自身行为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目标:

自觉培养民主法制意识,提高关心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

关键

重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怎样依法治国。

难点:人民怎样行使当家作主权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硬件: 多媒体平台

软件:PPT课件

教学设计思路

同学们在第三课对我国的政治国情有所了解,但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我国的政治权利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太远,学生没有体验和接触过。对此,在本课中加强对学生的理论认识,让学生明白在我国是怎样行使权力的,我国是怎样去建设法治国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板书)

1、人民怎样当家作主( 板书)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国内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那么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呢?

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从左至右)

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完成投影框内的填空,通过这一活动了解人民是怎样行使权力,并明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3分钟

观看结构图,明白全国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关系、感受人大职权

阅读p76材料:

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未获该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我们可以说: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显示全国人大权力的示意图)

人民代表大会对“一府两院”具有监督作用;人大代表有人民选出,人大代表不满意,就是人民群众不满意;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从中可以得出人民代表大会与其她国家机关的关系:

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并受他监督,向它报告工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大同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的关系:

全国人大,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其它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他监督。国务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高检察院都要向它报告工作,全国人大有权对国务院及其各部门提出质询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

通过直观的全国人大权力的示意图,让学生从直观上去把握全国人大的地位,与其她国家机关的关系一目了然。

10分钟

小结与课堂习题训练

一、小结: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者有什么区别?

2.人民是怎样行使权利的/人民怎样当家作主?P76

二、判断训练:

1、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

2、人民代表都是直接选举产生的(        )

3、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     )

4、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

提升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7分钟

多媒体展示,知道我国怎样实行依法治国的方略

 

 

5分钟

2.生活在法治国家里( 板书)

材料一:据统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300余部法律,国务院制定了1000多部行政法规,地方政府制定了6000多部地方性法规。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使我国国家和社会生

活各个方面基本做到有法可依。

材料二:我国加强反腐败的力度,截至2015318,十八大后全国已有98名副部以上官员和军级以上军官落马。

材料说明我国实行怎样的治国方略?

    说明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方略,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能力拓展:“法治”和“法制”的区别;“法治”与“人治”的区别

(1)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①依法治国的含义: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依法治国:A、标准是宪法和法律;B、主体是人民;C、目的是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D、实质是崇尚法律权威,认为法律权威高于个人意识。

②依法治国的意义:A、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B、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有法可依——要求建立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执行法律时必须做到一丝不苟,依法办事。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违法必究——指凡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不允许任何人或组织享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为什么?)

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一切国家机关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组织和建立千里秒毫 ,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3)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性:

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使国家的公共管理活动依法进行,符合法律的规定。

(4)公民要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

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通过小结,让学生从整体把握,构建知识框架,明确重难点

10分钟

小结与课堂习题训练

.小结:怎样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要求)

. 判断训练:

1、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 (        )

2、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

3、一切国家机关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组织和建立的。 (     )

4、行政机关能否自觉依法行政直接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      )

提升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5分钟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3分钟

布置作业

巩固记忆

2分钟

板书设计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1  人民怎样当家作主

2  生活在法治国家里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