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二】教学设计方案截止日期 : 2016-11-24

作业要求 :

 要求:

下载附件《教学设计模板》模板填写内容, 围绕“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设置教学设计内容。要求每个栏目必须填写完整,字数不少于500,内容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截止提交时间为1120日24点,逾期不能提交。

为方便坊主审阅,上传的内容如果不含格式、图片、公式请直接复制粘贴至文本编辑框中发布,不能直接发布的请以附件的形式上传,文件名称以“单位+姓名+教学设计”命名,比如:遂城白水小学张三教学设计。

【仅为建议,不做考核】按照教学设计方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请同校老师帮忙借助手机、DV将上课的内容录制成“课堂教学视频“上传至本栏目下,录制时间控制在10-40分钟,内容可以是整个教学过程也可以是其中某一个指定的教学环节。

作者 :项目管理员

【作业二】教学设计方案

2016-11-21提交者:学员伍小智浏览(0 )

广东省遂溪县第一中学五小智教学设计方案

题目

流行风

年级学科

高一

课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

授课教师

五小智

工作单位

广东省遂溪县第一中学

教学目标

((一)聆听《思念》和《懂你》《好汉歌》,感受、体验歌曲的创作风格和音乐情绪,认识其题材、体裁。

 (二)演唱《懂你》《好汉歌》歌曲的相应部分,在聆听、体验、表现的基础上,感知艺术表现贵在个性创造,用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自信歌唱。

 (三)探究通俗歌曲在人们生活中的用处及所体现的社会价值。 (二)演唱《懂你》《好汉歌》歌曲的相应部分,在聆听、体验、表现的基础上,感知艺术表现贵在个性创造,用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自信歌唱。

 (三)探究通俗歌曲在人们生活中的用处及所体现的社会价值。

教学重难点

关键

重点:完整聆听三首音乐作品,演唱《懂你》《好汉歌》的相应部分。

难点:演唱时对作品风格的把握。

教学方法

多媒体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硬件:教学平台

软件: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07

教学设计思路

一)聆听几首通俗作品的片段,导入本课主题。备选:《东方之珠》《明月几时有》等。

(二)引导学生对比聆听通俗音乐与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片段,感受、探讨通俗音乐的特点。

(三)聆听《好汉歌》,听辩歌曲的演唱方式、歌曲情绪,思考歌曲塑造的人物形象,再对比河南民歌《王大娘锯缸》,探讨通俗音乐与民间音乐之间的紧密关系。

  (四)聆听《思念》《懂你》清唱部分片段,感受两首歌曲的基本情绪,以情感为主线,从题材入手深入理解作品中对亲情的真挚情怀。

  (五)正视学生喜爱通俗音乐的现实,引导学生,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进行探究和拓展练习。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复习引入5分钟)

聆听歌曲思考并关注将要学习的内容。教师播放经典流行歌曲《东方之珠》等

回答问题

教师播放2个作品

讲解新课

1播放古典与民族音乐片段对比聆听,讨论:与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相比,通俗音乐具有那些特点?

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通俗音乐的特点。播放一首古典音乐《摇篮曲》舒伯特和一首民族音乐《茉莉花》片段。学生对比聆听《好汉歌》、《王大娘锯缸》,思考通俗音乐与民间音乐的关系并用简练语言回答。学生演唱歌曲片段,体会作品风格特点,思考用什么样的音量和情感歌唱。

3播放《好汉歌》,引导学生思考歌曲塑造的人物形象;再对比播放河南民歌《王大娘锯缸》,启发学生思考通俗音乐与民间音乐见间的关系。4

聆听《思念》《懂你》并清唱其中部分片段,感受两首歌曲的基本情绪,以情感为主线,深入理解作品。

5学生思考用什么样的音量、情感歌唱才能更好地体现作品风格。教师播放2个作品,清唱《懂你》片段,加深学生对作品中细腻情感的体验。启发学生思考用什么音量,情感歌唱才能更好地体现作品风格。要求学生分组演唱《懂你》《好汉歌》,鼓励学生自信,有个性地歌唱。

提问,回答问题

分组讨论为什么说流行音乐中鱼龙混杂,精华与糟粕并存?你对社会上追星现象怎么看待?

习题、图片、课件准备

练习

1P233页第五题(书上)

解决问题

课件演示引导学生通过亲身感受,探讨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之间的关系。

课堂小结

(一)演唱检测,根据歌唱的效果小组互评。

 (二)通过听辨音乐片段,对本课的学习效果自评。

 (三)师评:教师根据学生课上学习情况给予评价。

板书设计

                               流行风

《东方之珠》    《好汉歌》

《雾里看花》    《长江之歌》

《走西口》      《天黑黑》

《王大娘锯缸》  《明月几时有》                       

《光辉岁月》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