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微课作品截止时间:2016-07-29
  2. 作业要求:


    通过培训学习,制作1篇微课作品,微课制作要求如下:

    (务必提交自己制作的微课,不可提交他人的作品,如为他人作品,坊主一律批阅为不合格) 

    1、微课片头为微课内容标题,标题居中显示,请标明作者及单位。如 “小学语文写作  作者:张小燕 廉江第一小学 ”

    2、微课的类型可多样,可以是 ① 讲授型:以学科知识点及重点、难点、考点的讲授为主,授课形式多样。 ② 解题型:针对典型例题、习题、试题的讲解分析与推理演算,重在解题思路的分析与过程。③ 答疑型:围绕学科疑难问题进行分析与解答。④ 实验型:针对教学实验进行设计、操作与演示。

    3、微课制作时应确保录音效果,无干扰噪音,音量适中。普通话基本标准,讲解声音清晰。

    4、引用的图片、动画、影视等应做处理,不要出现第三方版权信息。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侵害他人版权。

    5、提交微课作品时,可在文本编辑框中写明微课设计的思路、教学方法和拍摄使用的工具或软件。视频格式:avi/mpg/mp4/flv/wmv/mov/3pg/mvb/mkv,时间请控制在5-10分钟左。【微课制作方法(文字版可参看附件


    视频上传步骤介绍

    http://html.study.teacheredu.cn/el/proj_1389/article/37001/5375313.htm?ms=1467169372658

    微课制作方法欣赏【视频版】:

    http://html.study.teacheredu.cn/el/proj_1389/article/37001/5324829.htm?ms=1467169372658


  3. 发布者:项目管理员

微课作品

提交者:黄碧伟     所属单位:遂溪县遂城第二小     提交时间:2016-07-10    浏览数:2     

 

“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名称比喻句的判断

授课教师姓名:黄碧伟

单位:湛江市遂溪县遂城第二小学

微课设计简介通过视频演示以及简洁的语言描述,让学生轻松地认识比喻句,初步掌握判断比喻句的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理解文段中含义较深的句子,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1、掌握比喻句的特点。

2、能判断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重点难点突破策略1、视频演示;2举例说明

教学过程

一、比喻的概念

比喻,也叫打比方,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就是用一个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使描述的事物更形象、更生动。

二、比喻的基本结构

比喻的基本结构有三部分:本体、喻词和喻体本体是指要描述的事物、喻体是用作打比方的事物,喻词是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常用的喻词有: “好像”, 犹如”,“是”, “成了”,“仿佛”等。

三、判断比喻句的方法

(一)根据比喻的原理判断

比喻的原理:把什么比作什么

(二)根据比喻的特点判断

比喻句中的本体、喻体必须是不同类事物,而且二者具有相似之处。

(三)具体的判断方法

代入法、对照法、换词法和缩句法。结合具体说明如下:

代入法

就是依据比喻的原理,把句子中的相关成分代入“把什么比作什么”,看是否成立。

1天上的星星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宝石。”       ()

2、这人很面熟,好像在哪儿见过。                (×)

3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           (×)

4、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       ()

对照法

就是对照比喻特点来判断,本体、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而且有相似之处。

1他像他的爸爸一样,很喜欢打乒乓球                (×)

2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好像回到了童年时代。       (×)

3茂密的枝叶像凉棚似的,遮住了阳光             ()

换词法

一些用“是”作喻词的比喻句,与含有“是”的句子容易混淆,我们可以用换喻词的方法加以区别。如果句子意思变化了,就不是比喻句。

1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

2他是我们的老师。            (×)

缩句法

有些比喻句很长,我们一下子很难找到它的本体喻体,这时,我们可以先将长句缩成短句,然后再来判断。

如:

在那太阳刚刚跃出的海面上,金光特别强烈仿佛是无数个火红的太阳铺成的一条又宽又直又红的海上大路。      ()  

四、小结

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对比喻句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判断句子是否是比喻句时,牢牢抓住比喻的原理和比喻的特点来判断,想清楚后再下结论。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