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作业周期 : 2017-03-022017-04-17

作业要求 :

各位学员:

    大家好!“提升工程培训”为省级专项培训,包含:56学时网络研修+24学时基于网络校本研修,两部分都完成后方可视为完成此项培训任务。请各位参训教师务必于2017年4月17日24点前提交校本研修成果,请在以下两种成果类型中选择一种进行提交,提交后由工作坊坊主进行审核。

【成果1】: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形式),提交时需附上教学设计、课件和教学反思等辅助材料。

【说明】各校、各学科组应要求不低于10%的参训教师提交成果1,小学科(人数少于5人)至少提交1份,具体由学校、学科组长统筹安排。

一、课堂实录

1. 课程时长:必须是完整的一堂课,每课时长应在35~45分钟之间。在视频的后期制作中,应编辑删除与教学无关的内容。

2. 录像要求:视频要保证图像清晰,能够清楚地呈现师生活动;画面无抖动、无倾斜、无变形;白平衡准确,曝光适当。 用摄像机附带麦克风或专用麦克风采集声音,保证教师和学生发言的录音清楚无杂音。

3. 后期制作要求:1、片头时长不超过5秒,应包括:课程名称、年级、上/下册、版本、主讲教师工作单位和姓名等。片尾包括录制时间、制作单位等信息。2、视频文件要求(1)稳定性:视频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2)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3)课堂实录视频的格式为H.264+AAC编码的MP4文件。(4)视频码流率:码流为0.5~1Mbps,如上传的视频内容编码率低于0.5Mbps,则码率不变,转码为H.264+ACC编码的MP4文件。 (5)视频分辨率要求达到720*576以上。 (6)视频大小不能超过500M。

注意:课堂实录请不要以附件形式上传,平台可以直接提交视频后观看。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具体内容以文字或者表格的形式呈现,与课堂实录视频内容同步,不少于500字。

三、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以PPT呈现形式,与课堂实录视频内容同步。内容要求突出重点,有逻辑性,体现课堂的主要脉络,形式要注意图文并茂,简单明了。

四、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具体内容以文字呈现,与课堂实录视频内容同步,不少于200字,目的通过课堂实践和课后反思促进教学改进。

【成果2】: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反思报告、研修总结、教学课件等(word或ppt形式)

教学反思报告、研修总结、教学课件具体内容以文字、PPT或者视频的形式呈现,至少提交1份内容,文字内容不少于500字。

 

注意:所有文字和PPT内容排版要求整洁、美观,避免出现字体大小混乱、排版参差不齐,防止出现错别字以及语句不通的情况。不要出现具体的时间日期、教师联系方式(如:电话、邮箱)等内容。

发布者 :项目管理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提交者:学员麦银凤    所属单位:遂溪县兴文初中    提交时间: 2017-04-14 22:20:47    浏览数( 0 ) 【举报】

  第十课时:压强 液体压强教学设计

一、设计意图

压强的教学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为其概念较为抽象,大部分学生在初二下学习时会感到困难,对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处理的不够好,不会灵活应用固体压强、液体压强的特点来解决实际问题,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起压强的知识体系、框架,认清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不同之处,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采用对比法和归纳法,师生讨论的方法等。

二、复习目标

1. 正确理解压强,区分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不同之处,知道固体压强等于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2. 正确理解公式p=F/S,知道其适用范围,会用p=F/S及其变形公式解决一些问题。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掌握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实验,这两个实验的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

三、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压强的概念  ②对固体压强中受力面积的理解,液体压强中深度的理解。

      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④掌握两个实验的方法、过程和结论。

  难点:①压强概念的建立  ②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知识的应用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点评

 

 

引入课题

3′

 

 

 

 

 

 

 

 

 

 

 

 

5′

在初二下我们学习了压强的概念,学过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等概念,由于压强的概念比较抽象,固、液、气压强的特点又不同,我们同学在学习时普遍感到困难。这块知识本身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属于较难的部分。希望通过本节复习课能给与大家一些帮助。本节课我们主要复习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

 

(板书)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

那些同学知道我们在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这部分学习了那些知识? 

 

 

 

 

 

 

 

 

 

 

一、压力

什么是压力?压力产生的原因?压力的范畴?

压力的方向?

(课件)判断下列图中MN面所受压力

的大小

 

 

 

 

 

 

 

 

 

 

 

 

 

 

 

 

 

 

 

 

 

1.概念

压力、压强的概念、单位、计算公式;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2.实验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

3.能力

会利用p=F/S及其变形公式进行计算

学会分清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并根据各自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由于物体间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属于弹力垂直于受力面

甲:F=F=100N

乙:F=F+G

=100N+50N=150N

丙:F=F-G

=100N-50N=50N

 

 

 

 

 

 

 

 

 

 

 

 

让学生归纳知识比教师自己讲出来要好,让学生开动脑筋、组织语言、互相补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注意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10′

二、压强

压强表示什么?

怎样表示压强的大小?

压强的单位及其符号?

压强的计算公式?

1帕斯卡的含义?

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

 

 

 

现提供实验器材有:

海棉、木板、矿泉水瓶、水

选用器材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写出相应的实验步骤。

选出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写出相应的实验步骤。

想一想:

实验中通过观察什么现象来感知压强大小?采用的物理方法是什么?

 

(课件)例题1

一块砖长24cm、宽12cm、厚5cm,重24N,怎样放置在水平面上,地面受到的压强最大?最大压强是多大?

 

 

 

 

 

 

(课件)例题2

在海滩上的作案现场留下了罪犯清晰的脚印,公安人员立即用蜡浇铸了一只鞋模,测出鞋模的平均厚度为5cm,质量为1125g,又经测试知道产生与脚印同深度的压强为3×104Pa,罪犯的体重为多少?若案发现场留下的是罪犯站立的脚印,又该如何计算罪犯的体重?

 

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压强等于单位面积上物体受到的压力

帕斯卡(Pa

p=F/S

1帕表示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改变压力或受力面积的大小

 

第一次将装满水的瓶子正放在海绵上,第二次将瓶中水倒掉一半,再正放在海绵上,比较先后两次海面的凹陷程度。

第一次将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正放在海绵上,第二次将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倒放在海绵上,比较前后两次海面的凹陷程度。

 

 

压强大小由压力和受力面积决定,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所以当砖块竖放时压强最大。

S最小=12cm×5cm

=60cm2=6×10-3m2

F=G=24N

p=F/S=24N/(6×10-3m2)

=4×103Pa

 

体重G=F=pS,走路时一脚着地,S为一只脚的面积,可利用鞋模算出:

V=m/ρ=Sh

S=m/ρh

=1125g/(0.9g/cm3×5cm)

=2.5×10-2m2

罪犯体重:

G=F=pS

=3×104Pa×2.5×10-2m2

=750N

若是站立脚印,受力面积应该是两只脚着地的面积。

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可以采用的方法

相同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的手力面积上

相同的受力面积上作用不同的压力

不同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的受力面积上

 

压力的作用效果可以通过被压物体的凹陷程度来反映,为了使凹陷程度更加明显,应当选用海绵,正确选择实验器材是做好实验的基本要求。

 

 

 

 

 

计算时要注意单位换算

 

 

 

 

注意行走时是一只脚着地,站立时是两只脚着地。

液体压强

 

15′

 

 

 

 

 

 

 

 

 

 

 

 

 

 

 

 

 

 

 

 

 

 

 

 

 

 

 

 

 

 

 

 

 

 

 

 

 

 

 

 

 

 

 

 

 

 

 

 

 

 

 

 

2′

液体压强有什么特点?

液体压强与固体压强的区别?

液体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仪器?

通过观察什么而感知液体压强的大小?

 

 

 

想一想:

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深度(密度)的关系时,要控制什么量相同?如何操作?实验方法?

在探究液体不同方向上的压强是否相等时,又要如何控制变量?

 

 

(课件)例题3

一段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扎有一橡皮膜,当注入某种液体时,橡皮膜向下凸出,将其放入一盛水容器中,当管内外液面相平时,橡皮膜凹进管内,则管内所装液体可能是:

A、盐水 B、煤油  C、水

D、都有可能

 

 

 

 

 

 

(课件)例题4

如图瓶内装半瓶水,用塞子塞紧,然后将瓶子倒过来,使瓶口向下,这时水对塞子的压强与未倒置前水对瓶底的压强相比较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例题5

将半瓶矿泉水倒放在海绵上比正放时对海绵的压强大,这是因为                 ;倒放时瓶塞上受到的压强比正放时瓶底受到的压强大是因为                    

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见中考指导书

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而固体则不是任何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要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种液体的不同深度处

要控制深度相同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不同液体的相同深度处

控制变量法

要控制液体密度相等、深度相等

 

分析:在乙图中,橡皮膜受到水对它向上的压强和管内液体对它向下的压强的作用,因为橡皮膜向内凹,所以水的压强大于液体的压强,又因为液面相平即深度相同,所以根据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可得到管内液体的密度小于管外水的密度,即管内液体可能是煤油。

答案B

 

 

 

分析:

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是液体的密度和深度,当瓶倒置时,液体密度不变,液体的体积不变,但由于细瓶颈在下,故液体深度增加,则瓶塞受到的压强比原来瓶底受到的压强大。

答案A

 

 

 

倒放时海绵受到的压强大是因为压力相同时,减小受力面积可增大压强。

倒放时瓶塞受到的压强大是因为液体密度相同时,倒放时瓶内液体深度增加,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液体由于重力作用对底部有压强,又由于具有流动性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我们通过观察U型管左右两管内液面的高度差来感知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注意在探究过程中应选取密度相差较大的两种液体

在探究同一液体同一深度处不同方向的液体压强时,要注意压强计的金属盒的重心在同一深度

 

橡皮膜向内凹的情况反映了橡皮膜所受的两个压强的大小关系,利用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来进行比较是关键所在。

 

 

 

 

判断深度变化要注意容器的形状,不同形状的容器倒置后的深度变化是不同的。

 

 

 

 

注意分清液体压强和固体压强,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4-14 23:52:09

附件

  • 公开课第十节:压强 液体压强 (2).ppt 下载
  • 九年级物理《压强液体压强》教学反思(公开课).docx 下载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