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研修作业一截止时间:2016-10-30
  2. 作业要求:

    内容:提交一篇学生心理咨询个案,谈谈可以采取哪些针对性的措施?


    题目:题目自拟。


    要求:


    1.字数不少于500字。


    2.作业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作业,成绩为“0”分。


    3. 请在截止日期前完成,逾期不能提交。




  3. 发布者:培训项目管理员

研修作业一

提交者:陈欣     所属单位:隔川中小     提交时间:2016-08-21    浏览数:2     

                                                  孤单的孩子不再孤单

一、基本情况

小梅,女,6岁,小学一年级,智力发育和学习正常,性格内向,倔强,不愿与同学交往,总是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在座位上画画。

二、原因分析:

从心理学知识上来说:

1、孩子不合群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于家长的教育方式,家长的过分保护,不让孩子与其他“坏孩子”来往,怕孩子受欺负,怕孩子沾染上一些不好的习惯,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或是急躁、自我控制能力差,或是胆小、懦弱,均不受同伴的欢迎。小梅身处独生子女家庭,爷爷奶奶对她很是宠爱,爸爸妈妈对她期望也很高,无论大小事情父母都替她亲力亲为,就怕她受到一点点伤害。再加上小梅的父母过于严肃,缺乏教育孩子的经验,望女成凤之心亦过于急切,便常有管教过严的情形出现,这样也限制了小梅的自我发展,使得小梅畏首畏尾,不敢尝试。

2、曾在交往中遇到过同伴的排斥,失去信心,不愿交往。小梅自己不是很注重卫生,身上总是脏兮兮的,这就让其他孩子对小梅产生了排外现象,造成了小伙伴都不愿跟她玩,由此也让小梅产生了逃避集体活动的心理。

3、个人因素:小梅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刚上一年级,对新环境适应起来比较困难。

三、辅导措施:

由于以上原因,我决定对小梅采用正面鼓励,积极强化的方式去辅导。

1、与家长的沟通,争取家长的支持。

小梅心理上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于是我把她的父母请到学校一起商量转变她的方法。我建议小梅的爸爸妈妈多为孩子创造宽松的环境氛围,多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多跟孩子取得心理沟通,注意发现孩子的进步,并及时给予表扬,这样可以让孩子自己慢慢学会与人如何相处。

2、发动同学的力量,体验集体的温暖。

我有意识的找来班上积极上进,热情开朗的小朋友,对他们提出要求,希望他们能带小梅参加活动,主动与她谈心,和她交朋友。经过几次的交往,我发现她慢慢开始接受,课间操场上有了她活动的身影。也许是同伴的热情与快乐感染了她,让她的情绪得到调节,性格渐渐外向起来。

3、行为强化法。具体方式有:

1)阳性强化法

2)塑造法行为

3)代币奖励法

我通过以上方法,鼓励小梅主动交往,在交往过程中给予相应的强化,如表扬、注意或给予奖品等,让她体会到有同伴的快乐。

4、认知重建法。

在辅导的过程中,我主动跟小梅沟通、交流,改善自己的卫生习惯,帮助她重新认识自我,树立交朋友的信心。

四、辅导效果

通过我们的关心与帮助,小梅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下课能主动找同伴交往、游戏,学会了和同伴相处、合作,在班里有了很多好朋友,性格变的开朗起来,时常能看到她脸上的笑容。家长也跟我说小梅在家活泼多了,也愿意把学校的事情与他们交流了。

五、个案反思:

1、在辅导这个孩子的过程中,我觉得始终要坚持用正面鼓励,积极强化的方式去耐心地改善这个孩子的行为。但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有时会出现退缩现象,此时我还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鼓励,多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多给她创造交往的机会。

2、在工作中还要化被动为主动,及时发现,及时辅导,以促进孩子尽快转变。从辅导小梅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老师要对孩子多多关注,用更多的耐心、爱心与细心来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帮助更多这样的孩子告别孤僻的性格,养成开朗的性格。

3、在辅导小梅的过程中,我还感受到要向孩子倾注更多的爱,努力建立起老师和孩子之间的信任。只有孩子信任老师,才能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扉,把心里的话告诉老师。同时加强老师与家长的联系,让家长参与整个过程,借助家长的力量,共同督促形成良好的氛围,这样的教育和辅导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不仅仅要停留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