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 实践 创新 反思

发布者:朱庆龙     所属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     发布时间:2016-07-28    浏览数:0

理念 实践 创新 反思

             ——苏州园区暑假网络培训《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培训总结

当新一轮信息技术浪潮互联网+”席卷而来的时候,教育也不可避免要积极应对。教育领域的这一革命,将改变教育的生态环境,为学校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暑假从6月底开始的这一个多月的网络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我选择了《翻转课程与微课程》这门课,并且有幸成为了这门课程的坊主。收获良多,也反思不少,现将培训小结如下。

一、身为新时代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与时俱进。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随着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等领域的不断发展,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手段,必将不断更新。而教师教学实践行为改变的前提,是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改变。理念先行,实践在后。没有理念的更新,教师将会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其实,早在此次网络培训之前,本人已经买过三本专业书籍《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微课程设计与案例赏析》、《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系统地阅读、领会过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要领。这次网络培训,主讲教师又重新讲解,有了新的解读,使得我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

       二、翻转课堂与微课程,要想在课堂教学内外,发挥最大的教育教学的效益,作为学校教师及其相关教辅人员,必须系统地规划、规模化实施。偶尔在课堂上使用一两次,除了能偶尔地活跃一下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兴趣之外,总体仍然平淡。最好能有一轮(三年以上)的教学实践,通过组内集体备课、分工合作来实施。这项工作,也可以作为校本教研的一项微课题,这样坚持下来,才能发挥较好的作用,才能在提升学生的同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育同行都在摸索,什么样的模式和形式最好,离不开实践中大胆的创新。

三、对于翻转课程与微课程的作用,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勇于实践,大胆尝试。但也要注意深刻反思它的弊端,翻转课堂与微课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先学后教”等教学理念,背后支撑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是“建构主义”、“最近发展区理论”、“人本主义”等等。翻转课堂与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当然也并不能包治百病解决教与学中的疑难杂症。教学的本质,最后都要回归到“人”的教育。微课程的实施,通过微视频的讲解代替了现场教师的讲解,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的进步?恐怕不能过早下结论。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比如那种传统课堂上的情感的传递、互动与交汇,在微课程中如何实现?

附件

  • 理念 实践 创新 反思.doc     下载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