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a中小学1班 简报

发布者:胡凌云     所属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第十中学     发布时间:2016-07-30    浏览数:0

 

本班学情:

2016年苏州工业园区教育课程网络培训,于2016627日正式开始至今(730日),已开展34天。

截止73016时,平台参训人数30人,已投入学习的有24人,学习率80%,合格人数19人,合格率63.3%

学习提醒:

培训课程还有一天的学习时间,请还未合格的教师抓住最后的时间参与学习。

优秀作业选摘: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培训心得

陈志芳

花了整整两天多时间,终于把这个课程的视频都看完了。如果说有什么让我最印象深刻的,那便是最后面的一个视频中演示的一个project bridge了。老师巧妙的使用了三D打印,学生们合作学习,与外界专家交流,同时老师任务布置与测试,这正是我一直期待学习的,因为无论是视频中老师们所陈述的,亦或是我在近两年中在教学中不断感受到的,我都深深的体会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已经成了一个必然的趋势。要做一个合格的好老师,光有满肚子的学科墨水已经是不够的了,你还必须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用巧妙有趣的方法来提高你的课堂效率,使学生对你教学的内容充满兴趣与乐趣。

为什么我们的课堂要信息化?在我看来有以下的原因:1,学生接收信息的习惯。我们的学生处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他们早就习惯了用快捷方便的网络等方式来得到信息。2,苏式教育理念的基础。苏州作为一个全国教育水平先进的城市,其教育理念也是其他城市学习的榜样。3,未来课堂的基本模式。随着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未来的课堂如果你要是不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那便是要被淘汰的节奏。4创新思维的培养载体。5,学科知识的有效运用。

最后高度概括一下学习心得:

一个中心:学习

两个要点:有趣,有效

三个特点:多元,多变,多学

四种方式:交互性,创新性,思维性,再生性

本学期多亏了我们的师傅,我去听过华中师范大学张婧老师的一个专家讲座:双板技术+未来教室+互联网,还有幸听了一节苏州中学园区校英语教研组长王军起老师上的示范课,他们对于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娴熟的运用也深深刺激到了我,期待着后面能学到更多关于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技巧,也能用到我的教学中去。

老师评语:苏州作为全国教育水平先进的城市,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也是走在全国前列,各校信息技术平台比较完善,培训相对也比较多,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奠定了基础。

培训心得

提交者:胡凌云    所属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第十中学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们教师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更好的教与学的媒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自主学习比以往传统课堂讲授更能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它们与各学科的教学进程密切结合时所具有的特性,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创建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应用信息技术来改进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的认识到教育改革的紧迫性和必然性。

我任教的学科是初中地理,在教学当中,从现代化教育手段中,也体会到了现代化的运用之益。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喜欢新鲜事物电教媒体的使用,使他们精神振奋,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也随之提高。例如,在讲区域地理的时候,我会引用google earth软件,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去认识经纬网、海陆位置、半球位置,这比我单纯的去讲授更有效果,学生们也很愿意参与到互动中。

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人才的有效方法。信息技术提供了极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任学生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使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有足够的信息支持他们的探索和设想,能力和创造力在探索的过程中悠然而生。

老师评语:教师适当引用一些新技术手段参与课堂教学,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论坛研讨:

 

胡凌云
辅导教师
到访时间:2016-07-30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