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辩性训练

发布者:白坤峰     所属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     发布时间:2016-08-30    浏览数:0

 

从“完璧归赵”可知赵国必亡!

作者  白坤峰

从“完璧归赵”到“渑池会”到“负荆请罪”, 蔺相如与廉颇的故事把中国人忽悠了上千年。而恰恰是蔺相如的所谓成功(实为耍楞或骂街才一时战胜了秦王),把赵国推向了灭亡之境。

各位看官如果不信,听我分九点讲来:

第一,出使秦国,赵国竟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看一个国家是否有希望有前景,要看其是否有高才、俊才。

赵惠文王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wèi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交换)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被欺骗);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读者看到了吧?堂堂的赵国,竟然找不到主动请缨之士:大家都怕完不成任务,大家都知道秦国想强索和氏璧,大家都做缩头乌龟。

此时的赵国,急需智勇双全之人,或者二楞子。很可惜,赵国只有后者,他就是蔺相如,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因耍椤而当上高官的人。

           第二,低智商的缪miào贤,推荐了低智商的蔺相如。

缪贤是宦官总管,即书中的“宦者令”,他推荐蔺相如的理由简直荒唐可笑——蔺相如比我聪明。

要是牛顿、爱因斯坦这样评价蔺相如,也就算了。然而,他是智商平平的缪贤。何以见得蔺相如聪明?缪贤对赵王这样说:

“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私下打算欲逃出赵国前往燕国;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你被赵王宠幸,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这种形势下必不敢留君……君不如肉袒tǎn/伏斧质(光着上身,趴在斧头刑具上,表示任对方砍头请罪……’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shè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

缪贤说:燕王曾经对我说“交个朋友吧”,所以我犯错之后想投奔他。蔺相如阻止他:赵国强大而燕国弱小,你是赵王的宠臣,所以燕王讨好你;但是你要是逃亡去找他,那么燕王当然不敢收留你。

缪贤说:你真是太聪明了,我听你的话。

我的天哪,蔺相如所说的一切,只是寻常道理。缪贤如此敬重他,这除了证明缪贤的水平差,还能证明什么哟?

这不是常识吗?你得罪了大公司领导,原来与你关系甚好的小公司领导当然不敢收下你。

连常识都搞不懂的缪贤,当然敬佩多少有点常识的蔺相如。

更为荒唐的是:赵赵惠文王也低智商,他也敬佩只懂点常识的蔺相如。

第三,低智商的蔺相如,遇到了低智商的赵王。

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君臣的对话,一个比一个弱智:

赵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理亏在于赵国;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我的天哪,蔺相如的一番分析,其前提就是错误的:为什么赵国不答应交换和氏璧,赵国就先理亏呢!真是岂有此理。要是有人出高价换你的玉石,你不答应就是先理亏吗?难道你就不能客气地拒绝对方吗?

赵国完全可以说:不换,不换,就不换。从文章的事后故事看,赵国也不怕秦国打过来。恰恰是蔺相如的首先不诚信,足以引发战争。

再看蔺相如出发前的表态:“……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请让我)完璧归赵。”赵王于是答应了。

我的天哪,蔺相如就这样怀着一颗二愣子的必死的雄心、不想活的壮志出发了。这种德性,对于外交官而言,是大忌。因为外交官的任务不是去拼命的。

从后来的情况看,蔺相如根本没有预设的方案,完全是临场发挥、临时起意。也就是说:他不是智者。

     第四,二愣子的蔺相如,恰遇一时大意的秦王。

秦昭王坐于章台殿,接见蔺相如,“相如奉璧奏(献给)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之)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后退站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蔺相如一看秦王压根不提所给的十五城,于是上前说:和氏璧有个小斑点,我指给你看看。

假如秦王有警惕之心,会立刻说:你一边凉快去,小样。倘如此,蔺相如绝无可乘之机;也就是说,蔺相如的成功完全建立在秦王一定会上当的前提之下。要是秦王不上这个简单的当呢?蔺相如必败无疑。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但秦昭王光高兴了,一时大意了。蔺相如拿到了和氏璧,开始耍愣:我的脑袋要与它一起撞碎,不要拦我,不要拦我,我数一、二、三!一、二、二点五、二点六……

秦王并不怕蔺相如撞头,但确实怕他撞碎了精美的和氏璧。于是道歉。

蔺相如得意万分,继续耍愣:“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最高的礼仪)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答应了。但蔺相如先耍了赖。“相如度duó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穿旧衣服),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一开始就准备骗人,可能是公认的事实,但人家一直没有实行骗局。最先骗人反而是蔺相如。

在外交斗争中,本应该得分的赵国,反而先失了诚信这一分。

处理和氏璧一事,对赵国而言,最好的办法是:一开始就婉言拒绝。

蔺相如第三次耍愣了:“(我)令人持璧归,间(从小路)至赵矣。……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huò(请把我煮了吧)!”我的天哪,蔺相如哪里像外交官啊,这简直是流氓无赖:我已经不诚信了,我就是不诚信,你们秦国有种就把我煮了!

好在秦王还理智,“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第六,低智商的廉颇,正好侍奉低智商的赵王。

赵王一看和氏璧回来了,笑得跟面团似的,也不思考它是怎么回来的、后果是什么。立刻封蔺相如为上大夫。

接着,秦昭王来信,要与赵王在miǎn池(河南省三门峡市)谈判。

“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跟随)。”

廉颇、蔺相如说法的前提就是错的:为什么赵王不去就是示弱呢?拒绝与秦国会谈不正好展示坚定信念吗?难道冒险就是牛气吗?

低智商的廉颇、低智商的蔺相如把低智商的赵王劝得没其他话说了:我去我去,我去,行了吧。

廉颇好像很聪明,好像考虑问题很长远,他当众说:要是赵惠文王被秦国扣留了,我们赵国该怎么办呢?噢,我有好主意了——

“廉颇送至境,与王诀jué曰:‘王行,度duó道里/会遇之礼毕,还(返回),不过(不超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

做好最坏的打算,本是好事,但是廉颇说话的前提就错了:如果赵王过了三十天还不回来,我们就立太子(赵孝成王)为王,以断绝秦国扣留赵王以要挟我们的企图。言外之意,生怕三十天之后还不知道赵王的具体下落。

我的天哪,廉颇的担心全是“咸吃萝卜淡操心”,读者想一想,秦国如果扣留了赵王,难道只是封锁消息、一声不响、装聋作哑、只让赵王在秦国清静享福吗?难道秦国不在第一时间给赵国送信以提出交换条件吗?

其实廉颇担心完全多余,赵国想不知道赵王的下落都不可能。

廉颇啊廉颇,你太单纯了。赵王啊赵王,你也没反应过来。

第七,爱耍愣的蔺相如,遇到了准备不足的秦王。

秦王与赵王的“渑miǎn/ 会”之前,秦国已经在战场上打败了赵国。秦王很高兴,以为赵国必服软,于是秦王首先在酒席上找事发难: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私下听说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秦国史官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令赵王鼓瑟”。

非常明显,秦王故意写下一“令”字,以示侮辱赵国。

此时,赵国可以这样回击:立刻请秦王演奏;如果秦王不答应,蔺相如立刻叫过来赵国史官,做如下记录:“某年月日,秦王失礼一次。”

这样,赵国既可以达到了回击之目的,又让秦国在礼仪上失分。如果秦王还继续无理取闹且不顺从,赵国君臣可以立刻退席以示抗议,还可以立刻回国以示更大抗议——安全与尊严同时到手。

但是,耍愣已习惯成自然的蔺相如跳了出来:

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秦国音乐请奏盆缻fǒu(请让我献上瓦盆。当时秦国人喜爱边敲瓦盆边唱歌……以相娱乐。”

秦王怒,不许。……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意译为:自杀式袭击矣!”左右欲(杀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后退。于是秦王不怿,为wèi一击缻fǒu

相如顾召(回头叫来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wèi赵王击缻”。……秦王竟酒(酒宴结束,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赵国在酒宴上胜利了。但是,这种胜利让赵王昏了头:他认为蔺相如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天才。(庸才之领导,常常有这样的用人之误)于是立刻封蔺相如当更大的官,“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之上)。”

大家想想,廉颇能服气吗?换了你会能服气吗?

廉颇当然很生气:我在战场上拼命过成百上千次,才当上了大官;而蔺相如只拼命了两次,就官职超我;哇呀呀,气死我也。

第八,低智商的廉颇叫板低智商的蔺相如:蔺相如胜出。

廉颇很生气,这是肯定的,但这不是必须的——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地位低下之人吾羞(我认为羞耻,不忍为之下。”

廉颇宣言(扬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廉颇应该去侮辱赵王才对啊,但他不敢,于是扬言要侮辱蔺相如。这就如同单位会计不给你报销出差费,你不去找领导而是跑过去与会计吵架一样荒唐。

蔺相如此时表现得很高尚:“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cháo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争位次)。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蔺相如表现高尚,这没有什么,哪怕是装的,还应该表扬他。

但是,蔺相如竟然也觉得自己是人才,是大人才,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大人才,而且,在道德层面上远远于廉颇。这就有问题了。如下: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但我考虑到,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只是因为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天哪,蔺相如真的以为吵架赢了秦王就证明自己的综合能力高于秦王了。我的天哪,真傻!

如果你在大街上骂架,一时骂过了马云、莫言、梅西、科比、奥巴马,你就以为在经商、写作、足球、篮球、外交方面强过他们了?

但是蔺相如就这么认为。

蔺相如这么认为也就算了;但廉颇一听,竟然愣了,他恍然大悟:蔺相如这么有才,这么高尚,我竟然没有发现!天哪,我竟然不知道自己这么没才、这么没德;天哪,我要向蔺相如好好学习,我要向蔺相道歉道歉道歉。

廉颇闻之,肉袒tǎn负荆(光着上身,背着竹条,表示任对方抽打(通过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尊称蔺相如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生死之交

廉颇本不应向蔺相如示威,事后主动道歉是应该的,这在往往死不认错的中国人里,是不多见的。值得敬重。但他也把蔺相如当成了人才,则是错误的。蔺相如只是赵王手下的忠诚小弟。(潇水所言)

             第九, 结局:猪一样的队友 让赵国灭亡。

长平之战,廉颇与蔺相如都在,但秦国根本没有把这对好搭档放在眼里。廉颇与蔺相如加起来再乘以二,恐怕也比不上一个白起;最后,赵国被秦国打了个落花流水,不久后灭亡。

重病中的蔺相如,曾劝止赵孝成王任用赵括,总算可能对了一次。

也许,当年蔺相如两次冒险之后的侥幸成功,助长了赵国的冒险念头。当时的赵国,国力不足,难以与秦国打持久的消耗战,于是撤换了中年的廉颇而让年青的赵括冒险一搏。

所以,重读蔺相如的故事,让本人得出这样的结论:

不要怕神一样的对手;只要你周围全是猪一样的队友,你也能事业有成——至长一时有成。

   

附件

  • 从完璧归赵可知赵国必亡.docx     下载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