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发布者:陈菲     发布时间:2016-07-05     浏览数:0

之前看到几位老师在讨论如何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让我想起了一本书《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杨谨老师用一个“蹲”字教会我们如何与孩子更好地沟通:“蹲下来,孩子不必仰视父母,关系变得平等了。蹲下来,父母能跟孩子平视,能更好地注视孩子的目光。蹲下来,父母和孩子距离近了,可以温和地说话,有效得沟通。蹲下来,近距离、平等、温和、真诚的注视,父母和孩子的心理距离也近了。蹲下来,父母拥有和孩子同样的视野,看到他看见的画面,更好地了解他正在经历的感受。是的,蹲下来,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不仅仅是种身体的姿势,更是一种谦卑的心态,站在孩子的立场看他们的世界,温柔地陪伴,耐心地对话,这样孩子才更愿意分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听进父母的话语。” 这是一本教父母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的实用书籍,但我想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同样适合。 
我想很多老师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在课堂上训斥调皮的学生,你命令他站起来,可是他偏偏和你唱反调坐在凳子上一动不动。你觉得权威受到了挑战,然后盛怒之下做出了一些不理智的行为。我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学生完全不理会我的命令,我感到很生气却不知道如何是好,只好留下一句:“你等着”,然后下课汇报给班主任。但是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开始反思我自己。当时在课堂上我只顾着自己的面子,觉得自己就是权威,却忘了换位思考想想那位调皮的学生,他也是需要面子的,当我在全班面前训斥他的时候,他也会觉得很没面子很受伤,从而产生更加逆反的心理。下次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想我不会再这么冲动,下课之后找他过来,两个人平等地谈谈他这节课为什么表现得过分活跃,也许效果会更好。 
这本书从心理方面娓娓道来,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由自主的思想,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所以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认识孩子的行为,从而了解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及时作出引导。蹲下来,让我们和孩子的心更贴近,这样孩子也会更愿意听你说话。 
除了家长之外,我们就是与孩子们相处时间最多的人了,如果我们也可以多用心去关注孩子,用真诚和耐心和他们相处交流,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那么,让我们一起给天使插上翅膀吧!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