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生冲突情境下掌握沟通的方式,教师要有五颗“心”

发布者:杨晨辰     发布时间:2016-07-07     浏览数:0

 在发生冲突情境下掌握沟通的方式,教师要有五颗“心”

  1)爱心

首先,在处理幼儿之间的冲突问题时,教师要有爱心。教师必须接受孩子的情绪,安抚幼儿,作为幼儿园的教师,爱心是十分重要的,所谓爱心就是一颗爱学生的心,一颗发自肺腑的,对学生充满热情的心。人对于事物是比较敏感的,只有出自真心的关爱,才能让学生和家长真正接受。因此,在处理幼儿冲突时,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家长感觉到老师是出自真心在关心他的孩子,而不是在应付他,不是因为孩子出了一些问题,让家长来收拾"烂摊子"。真挚的感情可以拉进彼此的心灵,让交流和沟通更容易也更愉快。

  2)公平的心

第二,教师要有一颗公平的心。作为幼儿园的教师,面对幼儿之间的冲突,必须是公正地评价,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幼儿的家庭条件,认识水平差异等,而有所不同。在公正的前提下,正确地评价幼儿,实事求是的向家长反映情况,只要是从事实出发,家长对你也会有一个良好的印象,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会更加容易和信服。

  3)体谅的心

第三,教师要有一颗体谅的心。体谅的心即教师需要体谅幼儿,体谅家长。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让家长知道,他们的孩子在幼儿园中的真实表现。但也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以不同的方式与家长沟通。在处理幼儿冲突情境的问题时,如果有受伤的孩子,我们首先要体谅家长的心情,但也不能一味的指责制造冲突的孩子,必须找到合理的方法,能够促使双方的沟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此外,教师还要注意沟通的方式,尽量站在家长的角度想想,注意语言的婉转,即要使家长能够清楚了解自己孩子,又要他能冷静的看待孩子的问题,为接下来,对于孩子的教育打好基础。

  4)耐心

第四,教师在处理冲突问题时要做到有耐心。由于现如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对于家中唯一的孩子,比较溺爱,爷爷奶奶辈的,或者是一些较少数不讲理的,素质相对较差的家长,面对这种冲突事件会显得比较激动,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要做到有耐心,特别讲话必须特别注意。不仅要做到不卑不亢,而且要注意语言艺术,能很好的驾驭批评艺术,让这类家长了解到孩子的不对的地方,认识到对孩子健康成长的伤害,用理智的态度来面对和解决问题。

  5)恒心

最后,教师在教育幼儿,在与家长的沟通必须要有恒心。教育并不是一日就可以完成的,教师必须进行跟踪教育,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期性。幼儿的不足之处,也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改正的。教师应该和家长长期的沟通,互通学生在学校和在家的表现,及时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幼儿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