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对幼儿一生的幸福负责

发布者:陆菊芳     发布时间:2016-07-11     浏览数:0

新时期的幼儿健康心理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个体;既要重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又要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既需要幼儿园高度重视,又需要家庭、社会的关注和参与。只有经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幼儿的心理得到了健康发展,就得到了快乐一生的基础,重视并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就是对幼儿一生的幸福负责。 

    1. 丰富的物质环境能激发幼儿的活动愿望,启迪幼儿的智慧愉悦幼儿的身心。独特造型的建筑设计能令幼儿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美化活动室里外装饰环境,做到既富有教育意义又具有美的熏陶。自主、开放的游戏环境,丰富的游戏材料,能缓解幼儿的压力, 满足幼儿的心理愿和需要。营造一个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以积极、乐观的精神影响儿童。成人经常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不因一点小事就生气、沮丧和懊恼。经常谈论些有趣的话题,讲些小笑话,活跃气氛。成人要有些幽默感,善于用一些轻松的方式化解一些可能令人不快的事。 

   2.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园得天独厚的同伴群体,为幼儿创设相互接纳、信任、尊重的集体生活的氛围有助于幼儿心理品质的形成。久而久之他们在和同伴的游戏中体验到了快乐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解决幼儿之间的冲突。注意发现儿童的优点,多肯定他们的良好行为,鼓励其进步与努力。当幼儿表现出尊重同伴的选择与想法,主动安慰不开心的同伴,把自己的玩具拿给小客人玩时,及时给予肯定。 宽容儿童的无心之过。如儿童不小心弄坏了东西,只需要提醒下次注意即可,不要厉声斥责,更不要讽刺、挖苦或打骂 。帮助儿童分析失败的原因。如果儿童的失败和挫折是由于方法问题,成人要和孩子一起,探讨应该采取的方法,给予技术上的指导。这时候,孩子特别希望获得成人的指导。儿童做错了事要明确地指出,并告诉他错在哪里,以后如何改正,但不要打骂。当孩子做了不礼貌的行为,如:模仿盲人走路、嘲笑小朋友的缺点时,应及时制止,并引导儿童设身处地体验别人的感受。 和儿童交流时要平视儿童,态度和蔼。认真听儿童的讲话,认真回答他们的问题。与儿童有关的事主动征求他们的意见,接纳儿童提出的合理请求。 经常提醒孩子关心身边的人,注意他们的需要。如: 爸爸下班回来,妈妈提醒孩子接过爸爸的包,给爸爸拿拖鞋;看奶奶腿疼时提醒儿童给奶奶捶捶;小朋友哭了,提醒儿童给他擦擦眼泪等。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 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幼儿的发展速度和进程。 帮助每一个幼儿按照自己的速度在其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避免以盲目的攀比或不恰当的评价伤害幼儿。 不能随意对幼儿进行价值评价,以免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一方面应注意与游戏、体育、音乐、美术等一日活动相互结合与相互渗透 ;另一方面,应重视幼儿行为、情感、意志、性格等的协同发展。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