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和学校是两个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发布者:张静     发布时间:2016-08-27     浏览数:0

在儿童的预期社会化中,家庭和学校是两个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儿童有相当长的时间在家庭和学校里度过。家庭无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它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将持续个体的一生。不过,家庭发挥影响最大的时期还是在个体的童年时期。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庭的影响逐渐降低,学校及其他社会化因素的影响逐渐增强。尽管如此,家庭对于人生各个阶段的社会化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家庭对于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形成个体的基本生活习惯、基本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奠定了个体社会化的基础。目前,关于家庭内社会化的研究集中在父母抚育儿童的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方面。如迪·包林德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较为综合地对儿童抚育方式及孩子对周围环境适应的状况两者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2’他把儿童抚育方式分为四个维度:父母的控制、亲子交往的透明度、成熟要求、养育。父母的控制是指严格的约束手段,表现在行动上就是父母力图影响孩子的行为,使孩子能认同父母的价值标准、为人准则等;亲子交往的透明度是指父母在做出家庭事务决定时对儿童解释并使其参与的程度;成熟要求指父母对孩子在智力、社会性、情感方面顺利发展的期望;养育是指父母保护、抚育孩子,给孩子以温暖。父母对孩子抚育行为的重要性不在于单一维度,而在于几个维度的结合。由此形成三种主要的儿童抚育方式:独裁型(高度控制、低度交往透明度、高度成熟要求、低度养育),权威型(高度控制、高度交往透明度、高度成熟要求、高度养育),容让型(低度控制、高度交往透明度、低度成熟要求、中度养育)。研究的结果发现,独裁模式管教下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常偏于退缩,活动力较弱,缺乏热情,在同伴面前显得十分羞怯,动作不自在。女孩子特别依赖于父母,缺乏获得成功的动力;而男孩子则显示出超乎寻常的歹毒。不良的父母抚育儿童的方式导致了儿童过度社会化,使孩子普遍缺乏自尊心,过分自制、内敛,常怀有无力感、负罪感,成为失败主义者。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