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大家谈

发布者:白坤峰     发布时间:2016-08-30     浏览数:0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星海实验中学“好课大家谈”综述

引言

本文结合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好课大家谈”内容的整理,从下水作文、数字世界、英语阅读、化学题眼、历史故事等四个学科着眼,畅谈高效课堂中不经意间给听课者留下印记较深的“微改”,这些“微改”为星海高效课堂二次启程奠基,它们有个共性,就是弥散在常态课堂中,需要慧眼识别。这些好课中的“微改”因其行之有效、积水成渊、富有教学智慧很值同行备课时借鉴与启发。

星海在教学质量上是个比较惹眼的学校,家长社会格外关注:一旦大伙围在一起微信唠嗑,只要说起园区教育,园区的中考、高考成绩,总有一所学校绕不过,那便是星海实验中学。人们在翘起大拇指夸耀星海的同时,有时不禁要打听就读星海的娃或家长,探悉星海课业负担重不重,在校时间长不长,课外活动搞不搞,说到底换用政府文件语来讲,那就是“规范办学”。星海规范办学不胫而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让家长看得见的规定,就是学校一以贯之地严格执行作息时间,家长接送准时准点,校门口很少堵车。“用有限的时间做更多的事件”这是星海办学的简明风格,校园内重中之重、当仁不让的首要是课堂教学,学校要求课堂教改要摒弃耗时长、容量小、见效慢的陋习,各教研组、备课组要集思广益谈课改,要从生态课堂与变革课堂双轮齐驱,精心促培喜闻乐见的“好课”生成。星海的好课,目标在高效,阵地在课堂,切磋在课外,关键在 “微改”,交流在平台。平常,不少聆听好课的同行总习惯将课堂值得喝彩称道的微改亮点整理成文,上传到校园内网“好课大家谈”,供大家分享、变通,从而促成拾级而上的“好课”不断涌现。

好课,因“微改”而喝彩,以下结合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好课大家谈”内容的整理,从下水作文、数字世界、英语阅读、化学题眼、历史故事等四个方面谈高效课堂中不经意间给听课者留下印记较深的“微改”,这些“微改”有个共性,就是零碎的弥散在常态课堂中,需要慧眼识别。这些好课中的“微改”因其行之有效、积水成渊、富有教学智慧很值同行备课时借鉴与启发。

一、下水作文: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游泳教练不一定会游泳,但是,如果教练会游泳,就可以进行现场动作要领的示范,更有助于运动员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实战技能。语文教师不一定是作家,但是,如果他会写作,或者说他能写出高分的“下水”作文,就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写作,或者是指导学生写出高质量的考试作文。学生作文写得好不好,与学生的阅读面有关,与学生的勤动笔有关,与教师的指导训练有关。在指导学生写作方面,教师的写作示范或范文引导至关重要。

33日上午,B老师依托高三“零摸”考试题,以自己的“下水”作文,指导学生如何学写议论文,为学生提供了一堂看得见摸得着的高质量的作文指导课。

  2015年苏州高三“零摸”作文题是“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运用适当的文体样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小花对牡丹说/我开故我在/待到百花齐放时/也就不再有我在

    星星对星座说/我亮故我在/待到星斗满天时/也就不再有我在

    溪水对江河说/我流故我在/待到百川归海时/也就不再有我在”

B老师先采用实物投影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常见的学生作文话题,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对其中的一些观点进行分析,然后转入高三“零摸”考试作文题。B老师和学生说“本次高三考试作文题虽然句子很简单,但包含的意义很深刻,同学们考试时都写了,我也写了一篇,大家看看写得怎样?”说完,在学生的好奇与期待中,他用实物投影逐段亮出了自己的“下水”作文。

B老师先亮出了文章开头170字(非常有意思的是,B老师在文章题目处故意留白),并和学生一起朗读、分析,然后要求学生续写,在学生练笔的基础上,两位同学口述自己的续写内容,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予以点评和引导。在听完两位同学的续写内容表达后,B老师向学生提供了自己的这一部分内容,并且和学生一起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写,如何选择合适的例子放到自己的作文中,同学们个个听得津津有味。整堂课,B老师采用先提供一段范文,然后让学生续写并口述续写,教师再提供范文,逐段讨论,直到读完全文。这种夹叙夹议的师生“接龙”方式,使学生对写作有了更加直接的感性认识,避免了作文指导中的枯燥乏味。

作为听课老师,我被B老师的勇气折服,被课堂绽放的智慧吸引,被师生的和谐共进感动。B老师以自己的“下水”作文为例,让学生对照教师的作文寻找写议论文的感觉,这种在“泳道”内的畅游,既给学生提供“畅游”的方法,又给学生提供了“畅游”的机会,并且避免了学生的课堂“闲游”;既给学生当堂写作体验,又训练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课的使命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数字世界: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43日,苏州市的数学二轮专题复习工作会议在梁丰中学进行,我校数学组极其重视本次活动,高三全体数学老师和高一,高二的备课组长一起调课参加了活动。作为重点内容之一,12位资深专家级高三数学老师奉献了12堂精彩纷呈的二轮复习微专题示范课,我们一行收获满满,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听课,评课体会,摘要如下:

1.环环紧扣。听了昆山震川中学L老师的一节《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健谈函数中的多变量问题的处理》使我受益匪浅,L老师的课总体来说,他很容易将难题使学生感觉得简单。L老师首先在选题上注意只选择一个类别的函数,采用一类函数进行变形,课前热身的第一小题,求这个函数的单调区间是一个容易题,但是紧跟比较两数的大小,这就开始需要学生通过构造函数来完成,有一点难度。接下去层层推进,处理函数中的多变量问题,主要三种类别,在教学的过程中,L老师主要以学生的解法为主,不断的修正学生的解法,层层剥开题目中的难点,使得题目看上去越来越简单,因为梁丰的生源比较好,所以在学生的解法中遇到超出高中教学的内容,L老师也跟学生一一解释,包括拉格朗日定理和定积分,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规范解题。陆慕高级中学的Z老师,从和学生一起回顾考试说明,一起做江苏高考真题,总结出江苏高考立体几何考试的特点和要求,重点落实在平行与垂直这两个问题。通过例题精讲,一起归纳平行与垂直的证明方法,规范解题过程,力求满分题!在要求掌握通法的同时,一起揣摩得分点,分析由条件可以得出的结论,强调不能认为显然而跳步,导致扣分。在寻错纠错中,让学生体验规范的重要性,改变平时重分析思路,轻规范书写的坏习惯。

    3.知难而进。“基本不等式”内容在高考中是C级要求,如何突破难点,如何在题型梳理、方法总结基础上力争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这成为二轮复习阶段要研究的问题,我们在准备这些C级知识点的专题讲义时感到有点茫然,缺少抓手,听了粱丰中学文科班C老师《基本不等式》一课,感觉豁然开朗。一节生动的数学课一定是“生在动”,C老师布置给学生一个学习任务是自己为二模编一道基本不等式题,有了前面的变式和题组,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出现了很多新颖的题目,学生在编题过程中既要保证题目正确又要给出解答,能力在无意中得到提高。老师评价了这些题,也对这些题做了一些条件补充,使其更规范。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在思维的碰撞中提高了数学思维品质。

三、英语阅读: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对于英语阅读教学的重点定位,很多老师还是停留在“为语言知识而读”、“为理解内容而读”,而对“为阅读能力而读”,“为思维能力而读”,“为阅读兴趣而读”缺乏应有的认识和实践经验。317日下午,园区初二英语“课外阅读”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活动中,两位老师就从课外阅读入手,带着学生阅读欣赏了两篇小故事和一个寓言故事,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进行了深层理解,有效激发了学生思维,强化运用了阅读策略,培养了学生的复杂思维能力,升华了学生情意,可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两堂课之后,在场的老师们对阅读教学也有了新的体悟,无论是从阅读课的选材上,课堂的组织形式上,还有阅读教学的目标上都有了新的认识。现将这两堂课的亮点列举如下:

1.趣味相投,言近旨远。我校Z老师围绕“助人自助”这个主题选择的两个小故事都有着“出人意料”的结局,就这一点就足以抓住学生;而来自星湾的F老师选择的寓言故事精彩而鲜活,特别是材料中对话式的呈现方式狠狠地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最重要的是两位老师不约而同也用心良苦的把阅读课的学习作为媒介,希望能够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可见,要想上好阅读课,首先要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能够触动学生的,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教学材料,而能够让学生通过阅读有所感悟更是让阅读课不再是“语法课”的关键所在。

2.目不交睫,着眼语篇。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两位老师都在上课之前以PPT的形式直观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清楚的知道学完这堂课我要达成哪些目标,Z老师更是在最后首尾呼应教学目标,让学生可以自我评价。任何教学过程都应该立足目标,教学目标不是我们要做什么,而是我们要达成什么目标。其中特别要指出的是Z老师匠心独运地从母语中小说三要素迁移出English Story的阅读三要素,希望把单纯的阅读上升到赏析,让学生可以结合语篇学会思维分析,在词汇的处理上更是多问了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关注上下文,强化阅读技巧。而F老师也是通过一则寓言的赏析让学生体会寓意,模仿剧本体会人(鸟)物心理。两位老师都很好的展示了课外阅读五维目标的设定,充分重视学生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这五个方面的综合表现。

3.独具匠心,秀外慧中。最值得一提的是:Z老师的板书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把人物关系处理成了一个心形来契合文章主题,忍不住赞叹一句“亏她想得出来”。而F老师的课堂总体来说气氛活跃,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等组织形式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并且基于“翻转课堂”的相关理念让学生课前预习而保证课堂进行有效深层挖掘,吃透阅读材料,盘活了语篇。同时,两位老师都通过让学生自主拟文章标题来考察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整体把握,紧扣教学目标。从对学生的课堂观察来看,两位老师的确设计巧妙,循序渐进的把每一位同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了起来,不光是表情更是思维。

二、化学题眼: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做化学试题就是有问必答、有求必应,神似日常生活中的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本学期有幸听了西交大附中L老师的一节高二会考复习课---《无机工业流程题(江苏会考26题)解析》,从会考命题来说,该题是化学会考冲A的压轴题,是冲A的拦路虎,向来有得26题者得化学A的说法,从L老师选择该内容来开公开课,也体现了该题的重要,L老师开的课亮点不少,如:精心选题(准备学案)、设计合理(讲解与训练结合、巩固与提升结合、化学与生活结合)等。现借用L老师的课堂材料--2012年江苏26题,并结合社会现象,就“题眼”阅读对化学学习和学生成长谈谈自己的感想。

2012年江苏26题】纳米氧化铝在陶瓷材料、电子工业、生物医药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可通过硫酸铝铵晶体分解得到。[已知硫酸铝铵晶体的化学式Al2(NH4)2(SO4)224H2O,相对分子质量为906(NH4)2SO4溶液显酸性]

制备硫酸铝铵晶体的实验流程如下:(问题略)

思考延伸:根据历年来对各题失分率的统计,26题始终是当年试卷中失分最高的,失分的最重要原因是“读不懂题失分”、 “阅读后抓不住有效信息失分” 及“阅读完题干后因材料陌生而慌乱失分”。而解决失分的关键在于对无机工业流程题信息是否有效阅读,对信息知识是否进行精准获取,即是否能灵活、敏锐、快速找到解决问题所需信息。其实26题就是对学生阅读能力在化学中应用的考查。

就本题而言,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抓住问题题眼:(1)阅读出关键词:“(NH4)2SO4溶液显酸性中的酸性”;(2)阅读出潜台词:“晶体制备迁移联想CuSO45H2O的制备”;(3)阅读出思路线:“科学家的合成思想(即L老师课上所说的“干什么?、“怎么干”);(4)阅读出生活化:“结合日常生活中水作洗涤剂的目的理解乙醇作洗涤剂”。所以,阅读在解决此题中是“基础”,更是关键,如果没有良好的阅读能力,不能抓住关键“题眼”,即抓住问题的表意重心,那这样的化学压轴题必难突破,答非所问,冲A定成泡影。

四、历史故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历史知识通常比较杂碎,如果历史老师能开动脑筋将零散的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定有事半功倍之效。K老师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讲授就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亮点:

1.故事情节曲折。本课通过百年无锡荣氏家族的曲折发展来创设情景,以设问提出问题,给予学生充分的课堂阅读、讨论、探究的时间。学生通过百年无锡荣氏家族兴衰史的学习,学会多角度地分析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封建主义压力的减轻、帝国主义资本的客观影响、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和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领导了一场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

2.板书简明曲折。通过先分后合的板书设计,娓娓道来,循序渐进板书,这是小年轻K老师的一大健步,书写的字迹也渐趋成熟,并且将四个阶段的特征用四字词语加以概括,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日益萎缩”,这样易加深学生的记忆,使知识点更牢固;

3.数据图表曲折。K老师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他有心、用心的设计了一张一目了然的数轴曲线图(简要归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各阶段的发展概况),在课堂要结束时展现给学生,便于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形成整体的历史知识框架,起到苏式课堂轻负高效的精致效果;

4.讲授跌宕曲折。乘电梯时,严校长发觉K老师满头满脸大汗淋淋,看来K老师上课是在全身心投入上课的,历史教学内容就那么多,历史教学重难点就那么多,我们教师要变着法子让学生对历史学科感兴趣、有情趣,就是要有一份不断求新求变的教学激情,注意课堂语调要抑扬顿挫,给予全力投入,看好K老师,今年比去年有长进了,望不懈努力。

以上仅仅摘其四个学科的课堂微改亮点加之概述,其他学科就不一一而足。总之,一堂近乎完美的好课很难寻到,但一堂闪烁亮点的微改课,只要我们用心去找,总能在不经意间惊喜地发现闪亮点;一人对好课微亮点的发现毕竟有限,但一旦众人养成听课、评课的好习惯,去将发现的校内外好课的亮点概述成文,放在“好课大家谈”这个共享平台上交流,那日积月累的积土成山的“好课大家谈”,便浑然成为大家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的动力源,成为星海高效课堂二次启程的奠基石。

* 该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 “十二五” 规划精品课题培育对象 “中学网络课程促进学生畅游式学习研究” (D/2011/02/473 ) 的研究成果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