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培训心得截止时间:2016-07-31
  2. 作业要求:
     

    作业题目:看完本次培训课程内容,请结合自身实际教学,撰写提交一篇培训心得。

    要求:

    1.内容必须是自身真实感受及认识,可结合自身教学案例。切勿抄袭;

    2.字数要求300字以上;

    3.请在截止日期前完成提交,过期将无法提交;

    4.完成此项得分情况详看考核要求作业项。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培训心得

提交者:高超     所属单位: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实验小学     提交时间:2016-07-17    浏览数:1     

 

这一次网络培训让我受益非浅,特别是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内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进一步增强了自己战胜困难,抓好教育教学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信心和决心。

问题学生每个班都有,我任教而班级也有个问题学生,让人头疼。前些日子,班里经常发生丢东西的现象,很多学生反映“我的橡皮丢了;我的笔丢了;我的尺子丢了……”。

一开始,我以为这是班级同学丢三落四的习惯所致。丢三落四是小学生经常会犯的错误,比如橡皮这样的文具,擦得圆了以后很容易滚落,然后被其他同学捡到或被值日生扫掉。对此,我在平时也注重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捡到东西要放到讲台上供人认领,不能占为己有”。虽然很多同学找回了自己丢失的物品,但报告的声音依旧存在。这不免让我开始担忧,班里真的有“小老鼠”吗?

我清楚地知道,不能再让这样的风气继续蔓延开来,抓“小老鼠”成了当务之急。首先,我缩小了“目标”范围,并采取了一些低调的措施,想要抓到几个“目标”的把柄。然而,方法并不奏效。就在苦恼之际,这只“小老鼠”自己露出了马脚。

某天下午,小吉跑来跟我换奖品,他的免做卡集满了两张。我当时也没多想,就给他换了奖品。晚上回到家,回想这一天发生的事情,这件事让我越想越奇怪。想要集满两张免做卡,就得拿到十颗小星星或是三十个有进步,小吉平时的作业做得很一般,他哪来这么多的小星星?再想想,之前他也犯过手脚不干净的错误:写匿名纸条辱骂同学,当时也让老师们找了很久才抓到他。就这样,种种怀疑接踵而来,这让我越来越肯定,“小老鼠”就是他!

第二天一早,我就把小吉叫到身边,询问他小星星是怎么得来的?一开始他还不承认,我便把作业翻开来一一对证:“翻遍你的作业,只有五颗星星,另外的几颗是哪来的?”在证据面前,他无法再狡辩,说出了偷拿别人小星星的事实。然而当我想要进一步确认他“是否拿过其他东西时”,他不承认。我想,没有一点威逼利诱是套不出他的话的。如果继续逼问,可能会适得其反。

中午时分,我和王老师商量了此事。既然小吉承认是他拿了别人的小星星,那么其他的东西,十有八九也是他拿的,现在只差他承认自己的错误了。但是怎样处理好这种敏感事件,我心里还没有数。处理的不好,可能会让班级同学情绪泛滥,让他在班里再也抬不起头。尽管他的动机可能不会像“社会中的小偷”那么功利化,但如果就此放过,也无异于放弃了一次宝贵的教育机会。

当然,对待这种事情态度要明确,让小吉深刻认识到错误并以此为戒,对班级同学进行共同教育是必须做的。王老师经验丰富,不仅让小吉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还把拿过的东西一五一十地罗列了出来。他承认从三年级开始就有小偷小摸的坏习惯,这次被老师发现,一定会改过自新。他在全班面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王老师也对此进行了正面教育,让同学们再给小吉一次机会。

这次事件过后,班里再也没有报告丢东西,小吉也没有因为此事在班里抬不起头。此事虽得到了妥善的处理,但我有几点值得反思的地方。一是小吉大多是在饭后那段时间做坏事的,这方面的管理我有所疏忽;二是对于这样的事情我应该多问多学,了解情况制定策略,争取主动解决问题。

事例中的小吉并未意识到“偷”的严重性,因此一而再再而三地做错事,这样的问题孩子需要我们去引导督促。这篇总结开篇和事例都很到位,但是结尾略仓促,若是能对本次学习再做一个整体的概述会更好。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