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培训心得截止时间:2016-07-31
  2. 作业要求:
     

    作业题目:看完本次培训课程内容,请结合自身实际教学,撰写提交一篇培训心得。

    要求:

    1.内容必须是自身真实感受及认识,可结合自身教学案例。切勿抄袭;

    2.字数要求300字以上;

    3.请在截止日期前完成提交,过期将无法提交;

    4.完成此项得分情况详看考核要求作业项。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培训心得

提交者:李燕     所属单位: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岚谷欧洲城幼儿园     提交时间:2016-07-14    浏览数:2     

幼小衔接需要准备事项

1. 心理准备:

(1)了解学校

孩子入学前,他们聪明的小脑袋里一定充满了好奇:学校什么样?跟幼儿园有什么不同?也有好多玩具吗?老师凶不凶?学校里都会教些什么呀?为什么要上学?……这时,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告诉孩子:上小学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可以学习知识,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父母还可以讲讲自己小时候在学校中有趣的事,读书的好处和乐趣等等;另外,我们可以通过搜索网上有关的图片,让孩子认识教室、操场、食堂、卫生间,还可以搜索一小段小学生上课的视频,一边跟孩子看,一边进行讲解,比如“这就是课堂,老师要跟小朋友们在这里一起学习知识,上了小学,你也可以坐在这里,学好多本领,明白好多道理!”并可以顺势让孩子找找看,哪个小朋友坐得最端正,哪个小朋友听得最认真,哪个小朋友发言最积极……这样,潜移默化中,已经在孩子心中树立了合格小学生的形象,并使得孩子从心底里喜欢上学,并愿意成为这样的合格小学生!

(2)敬畏课堂

有了上学的兴趣之后,还要引导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学校和幼儿园不同,课堂是个严肃的地方,不是游戏场,要认真听老师的话,不能做小动作,不能干扰其他同学的学习。严谨的学习态度、严肃的学习纪律,是课堂必须遵守的!还可以告诉孩子:在上课前,老师要进行精心的备课,备课很辛苦,有时候要到深夜,老师这么辛苦,就是为了能在课堂上把你们这些小朋友教好,老师会特别喜欢上课认真听讲的小朋友;所以遵守课堂纪律,是对老师劳动的尊重,更可以让自己学得轻松,学得有趣!

(3)直面困难

学校以学习为主,有了学习任务的要求,侧重点与幼儿园就完全不同了,因此,家长要告诉孩子:在学习上也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知识没有听懂啊,比如作业写得多了手腕又酸又累啊,比如做错了题目不会改啊……要让孩子学会面对困难,懂得不懂就问,懂得坚持,进而懂得战胜困难。

心理准备是入学的第一道关,有了对学校、对学习的充分认识,孩子就能自信地跨进小学的大门——这份自信是开始学习的坚实地基!

2.习惯准备

好习惯成就一生!


  1. 规整物品:

上了小学,各课的书和配套的本子会一下子摆在面前,对于一个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同一科目的本子都是一样的,而各种本子的用途是不一样的,如何才能在老师要求下快速找到需要的本子呢?这就要孩子具有一定的规整物品的能力。这个能力可以从大班开始,自己的书架,自己的抽屉,都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整理了,东西放在规定的位置上,哪里取出、放回哪里,这样,需要什么东西,便可以第一时间找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对自己的物品能够规整好,就会顺利地对自己的学习用品也规整好!鲁迅先生说过:“时时早,事事早!”很多习惯的培养,的确是越早越好!

  1. 认真进餐

“人是铁,饭是钢”,孩子能较好的进餐,健康就有了保证,但是很大一部分孩子还存在吃饭时边吃边玩、边吃边说话等现象,除了培养孩子的进餐礼仪,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努力做到不挑食!因为在上了小学,就是孩子集体生活的开始,饭菜基本是荤素搭配的,但是食堂的饭菜比不了家里按孩子口味精心调配的饭菜那么可口,如果孩子因为对饭菜过分挑剔而吃不好饭的话(尽管只有中午一餐),时间一长,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在幼儿园里,身体不好请假也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是学校里如果生病请假,就会耽误功课,落下的功课,即使老师补课很精细,也少了同学们互相启发的课堂氛围环节,少了这样享受学习的过程!因此,吃好饭,也是学习好的保证!

  1. 学会“如厕”

这个话题说出来,似乎觉得有点可笑,但事实是:2014年武汉一家小学一年级的新生上学,让老师们最头疼的不是孩子不会学语文数学,而是怎么上厕所;准新生们最缺乏的一个环节,就是不知道课间的时间应该去厕所,或者上课时如果想大小便不会主动举手告诉老师。因而学校特意请来家长一起为孩子们补习了一节“如厕课”。我们园区的幼儿园在这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但是有些细节问题也不得不多想想:比如,幼儿园和家里的卫生间都是有纸巾的,但是小学的卫生间没有纸巾,就会有些孩子大便时不知道先拿了纸再去!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我们可以及早训练起来,为将来的小学学习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1. 遵守时间

在孩子要进入小学之前的一个学期(幼儿园大班后半学期),建议家长严格按照幼儿园的入园时间进行接送,特别是早上送孩子,因为小学入学后,上学的时间会比幼儿园早,而“按时上学不迟到”是作为小学生最基本的要求,孩子们在规定的时间到校后,要进行晨读等一系列的早间活动,这对于孩子一天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既可以平复心情,又是养成习惯的重要培养内容;相反,迟到的孩子气喘吁吁踏进教室的时候,心情都难以平静,又如何能正常开展学习活动呢?

3.能力准备

  1. 学会倾听

  2.  幼儿园课堂只有20分钟左右,而小学是一节课四十分钟,不少家长担心孩子会坐不住,会分神,会做小动作等,这在低年级的课堂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也是孩子年龄所呈现的正常现象,如何能够让孩子尽快保持持久的注意力,尽快适应小学课堂,是孩子学得好的关键所在。学会倾听,是很关键的。在这方面,老师们当然也会引导、调动孩子积极性;作为家长,我们能做的是:很认真地让孩子复述一下幼儿园今天学习了什么?争取做到老师提问的每一个问题都举手等。这样上了小学,孩子也会进行迁移,积极正向地面对课堂时间,完全融入学习活动,时间便会不知不觉过去,既不会觉得时间长,也更有利于克制自己做小动作的机会,久而久之,会形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1. “备”点知识

      对于要上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拼音远比数学要难,所以,在暑假里,可以简单接触一下拼音 ,只要认识字母即可,不必要学习拼读等稍微深入的知识,因为拼音的教学对于孩子们来说比较枯燥,而且拼音教学基本在一个半月内要完成,里面包含的各种知识点也随之完成,如果一点都不知道的话,学起来会非常吃力,特别到了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学习时,很容易混淆,再加上孩子刚入学对新环境的适应过程,有些孩子就会在这一知识的学习上出现学不扎实的状况,这会为以后学习汉字、查字典等都带来阻碍,因此最浅的认识字母的知识准备还是需要的。

      对于汉字,我个人认为:不需要会写,但不可一字不识。早认识汉字有什么优势呢?比如,老师要收发本子,肯定会找识字多的孩子帮忙,孩子在发同学本子的时候,无疑会产生一种自豪感,且对学习生活更感兴趣;在本子上做题目时,识字多的孩子就可以自己读题目,领会题意了;而不识字的孩子必须要等老师来读题目,万一有情况不明又未听清老师意思的,就会着急,以至于情绪受影响,甚至有挫败感!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也有专注力很好的孩子,在入学后逐渐跟上来的。至于写,强烈建议家长不要教,因为一年级时,重点会从笔画教起,现在汉字的笔画笔顺,家长未必能教的准确,一旦“先入为主”,纠正起来就难了;更何况,如今教学生写字,顿笔、回峰、撇尖、捺脚,以及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要求得很细,所以建议家长还是将这部分内容“放手”吧!

    (2) 学会劳动

    《劳动最光荣》这首歌大家一定都会唱,习主席的《讲话》中也提到“劳动最美”。劳动,也是人类进化史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因素。而作为小学生,一周轮一次的“值日”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是孩子们热爱班集体,为集体做贡献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孩子自理、自立能力的最佳途径。也许家长们还没有想到那么多,但孩子能够把地扫好、桌子摆好、黑板擦干净,的的确确是一项非常大的本领,不仅在学校,在家里,也可以帮助扫地、抹桌子、浇花、洗碗、洗自己的袜子和短裤等等,父母不要认为这是孩子在“受苦”,孩子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会得到多方面的锻炼:手眼协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统筹的能力,还包括责任心的培养,所以,劳动是个大的话题,早点教会孩子劳动,让他们学会担当、学会负责人,会让孩子更快地成长起来!

    (4)提高速度

    小学生一天的学习活动,是严格按照课程表来进行的,所以每一节课需要完成的任务,课间物品的准备,当堂课的作业,都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除了提高时间观念之外,孩子们还需要有一定的做事情的速度:写作业的速度,收拾课本文具的速度,上厕所的速度等等,而这里讲的速度不是一定要快到什么程度,只是要保证做事不拖拉,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就好,否则会因为作业没有做好,需要补做这样的事情,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4.物品准备:

       孩子要上学了,当然要为他们准备好学习用品,而学习用品的准备也有讲究。书包要口袋多一点,这样便于分类整理书本,更利于孩子快速找到;而学习用具的准备,外形都不宜太奇特、花俏,因为这会成为孩子分散注意力的“诱因”,直接导致他们上课做小动作;这些物品都只要准备最简单实用的即可。

    用来装铅笔的最好是笔袋,上课开关时不易发出响声,不小心掉在地上也不会惊扰老师和同学们正常上课。功能太多反而会成为孩子的玩具,上课分神。

    铅笔,以2H的为宜,每天5-6枝,削好,套上笔套,既可以防止断裂,还可以避免扎伤孩子的小手。

    橡皮,不要买外形美观奇特,甚至飘着香味的橡皮;只要最简单的绘图橡皮,外形简单,擦得干净。

    直尺,需要一面是直线边、一面是曲线边的,因为做题目划线时经常会画直线和波浪线两种;外形同样要简洁。

    再细致些,可以将孩子所有的物品都贴上他的名字标签,以方便保管,即使遗失也可以方便找到送还。

    有了这些准备,孩子们就可以大踏步迈进小学的校门了!而进入小学后,孩子并不是进入了保险箱,这时候,我们的家长需要做些什么呢?

     

    1. 关于家长

    1. 心理准备

    1. 称呼的改变:

    孩子要一年级了,家长在称呼孩子时也有必要改变一下,尽量称呼孩子大名,在家里也可以称呼孩子小名,而“小宝贝”“宝宝”等称呼尽量不再使用,这样可以给孩子一个心理暗示:我是小学生了,要用大名,增强孩子上学的自豪感!

    (2)家庭的规则:

    上小学前,家长们对孩子的要求不会很严格,而上了小学,要配合学校教育制定一些简单的家庭规则:比如,每天早晚问候父母家人,进行礼仪渗透;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情是先写作业;不写完作业全家人都不看电视,进行学习重要性的暗示;晚上整理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后再上床睡觉,对好的学习习惯进行培养

    2. 氛围准备

  3. 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孩子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因此,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是家长给孩子最好的上学礼物!

    1. 共同学习的时间:

    在家里,每天或者每周都要家庭成员固定的共同学习时间,比如每天晚上固定的半小时读书时间,大人看大人的书,孩子看孩子的书,或者是亲子共读时间,让学习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环节。“身教重于言教”有了父母的榜样力量,何愁孩子不爱学习?

    (2)父母一方陪同的时间:

    生活在现代化都市的上班族,工作繁忙,很多父母在公司加班加点辛勤工作,有的下班时间都很难保证;但无论怎样忙碌,父母至少要有一方能够陪同孩子共同学习,特别是刚刚上了一年级,学习及生活习惯都在培养过程中时,这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家长切不能疏忽,否则将来再想纠正,就会事半功倍!

    1. 家校联合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有首歌叫做《左手右手》:家长好比左手,老师好比右手,只有左手和右手一起使劲,才能用“合力”来促进孩子的进步;如果失去家长这只协助的手,老师们在学校的教育不仅吃力,而且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家长在孩子入校后,要关注孩子每天的学习活动,辅导他们完成各项各类作业,一段时间后要与老师进行沟通和联系,掌握孩子的在校情况,平稳地帮助孩子尽快步入小学生活的正轨。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