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培训心得截止时间:2016-07-31
  2. 作业要求:
     

    作业题目:看完本次培训课程内容,请结合自身实际教学,撰写提交一篇培训心得。

    要求:

    1.内容必须是自身真实感受及认识,可结合自身教学案例。切勿抄袭;

    2.字数要求300字以上;

    3.请在截止日期前完成提交,过期将无法提交;

    4.完成此项得分情况详看考核要求作业项。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培训心得

提交者:徐晓晖     所属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提交时间:2016-07-25    浏览数:0     

         

做一名反思型教师 寻一方智慧教育家园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职业幸福有着丰富的内涵,工作的胜任感、职责的神圣感、创造的兴奋感、喜人的成就感等是其核心。对这些幸福指标的追求,使我们不断渴望自己有长足的发展。因为我们的使命是培养人才,而实践证明唯有不断发展的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人才是动态的,随时代发展而变化。无论道德还是文章,都是如此。如果先于学生受教育的教师在思想与学术上停止不前,必然落后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和时代要求。而在职教师的发展不可过多寄望于脱产学习。因此我们教师主要靠在工作中自我提高自我发展,学会反思自己的工作等是必由之路。这意味着我们为追求幸福务必使自己成为反思型教师。

    做一名反思型教师,意味着我们要让思想回归与本源的平静,并从中获得力量,在平静中谋求发展,这需要我们坚持做好两点:一是 读书,构建自我心灵的家园,二是思考,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从反思的方式看,我认为有集体反思和个人反思两种。集体反思强调教学中的同伴互助。当一个教学研究小组开展一个主题研究活动以后,通过集体备课(或者备课组活动),每个老师进行教学研讨,从而采用集体研究的方式,对于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以利于教师找出教学中的问题,或者找出一个教研组中教师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提出变革的方法。这样的反思,可以是座谈式的谈话,面对面的探讨碰撞,也可以是网络上交流,以平等的对话引起心灵的交互,理念的升华。可以是专题研究,也可以是零碎式的敲打。这种方式,有利于教师之间分享彼此的智慧、知识、情感和思想。个人反思则强调自己对于课堂教学的顿悟。它通过教师课前的预设、课堂上的现实生成,对成功的抑或是失败的地方,通过教师自我挖掘,自我寻找研究点,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钟反思体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的统一,体现了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的有机融合,不断增加了教师的思考力、感悟力、对课程的执行力。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师的自我实现就是希望能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教好学生,得到领导、同行、学生、家长的好评。一个经常反思的老师,能够拥有一份爱心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能够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方式,能够进入教学的良性循环,自然能不断赢得学生、家长、领导的赏识、认可,而自己获得了多重角色体验,从而在教育教学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智慧家园。

一是读书,构建自我心灵的家园,二是思考,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只要我们都能坚持,一定会迅速成长。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