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培训心得截止时间:2016-07-31
  2. 作业要求:
     

    作业题目:看完本次培训课程内容,请结合自身实际教学,撰写提交一篇培训心得。

    要求:

    1.内容必须是自身真实感受及认识,可结合自身教学案例。切勿抄袭;

    2.字数要求300字以上;

    3.请在截止日期前完成提交,过期将无法提交;

    4.完成此项得分情况详看考核要求作业项。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培训心得

提交者:高莉     所属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     提交时间:2016-07-23    浏览数:3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的教学重点。可是,现在许多识字教学呈现出一种非常热闹,但孩子对生字的掌握却不牢固,前学后忘的现象。识字、写字是今后阅读、写作的基础,也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如何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出有效的识字课,提高孩子的识字能力,是我们语文老师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的词串识字《识字4》是介绍常见昆虫的一篇课文:观察 采集 昆虫/ 田野 树林 花丛/蝴蝶 天牛 蟋蟀/螳螂 蚂蚁  蜻蜓。第一行是讲儿童的活动,有的在观察昆虫,有的在捕捉昆虫,准备做标本。第二行是讲昆虫生活的地方。第三、四行是讲常见的昆虫。教学中,我把《识字4》中的部分内容用图片投影出来,然后采用各种认读方法,比如:当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同桌互相指读,分行读等,让学生充分朗读了《识字4》中的词语。从初读到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几个教学环节下来,小朋友们已经读得非常熟练,并且还带有自己所体会到的感情色彩,还有的小朋友还加上了自己的动作。看他们念得有声有色,熟练准确,我不禁感到这节识字课的教学目标已经顺利完成过半,心中暗自欣喜。接着,我去掉了词串上的拼音,决定随意指读。其实,我是想在刚才学习的基础上再重温一遍今天学习的词语。抽读的时候,我发现一些简单的词语小朋友们可以再认,但是,一些字形比较复杂的词语,如“蝴蝶”、“蟋蟀”、“蜻蜓”、“螳螂”等,有些小朋友们不能一下子反应过来,我看到他们在看到词语后,小眼珠滴溜溜地转动,嘴巴还在轻声说着什么,终于我知道了,有的小朋友是在根据图片想词语,有的小朋友干脆从头背诵韵文,背到我指的词语之后再说出来。之后,我又拿走了投影指读,之后又取出生字卡片,让小朋友们认读。当我用生字卡片单独抽读的时候,对字形复杂的生字,有些小朋友竟然不能认读。刚刚的暗自欣喜一下子没有了。“怎么回事?不是念得很熟练了吗?正着念,倒着念,都挺顺溜的呀?怎么脱离了书本,脱离了图片,脱离了词串,单独认读就出现问题呢?”课后我心中反复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课堂上依托于课本的教学,学生们“热闹”的朗读,并不能代表他们已经完全学会了生字。学习生字是为了以后运用生字,作为语文教师,我非常希望小朋友们在上完我的语文课后,能够自由读报,阅读书籍;能在今后的考试中,自己独立阅卷;能很高兴自豪地对我说:“老师,这上面所有的字我都认识,我能读懂!”但是,这节课后,我发现小朋友们在打开书时,识字4的字都认识;脱离课本后,识字4的字还是“生”字。如何让孩子真正地有效地认识生字呢?纵观苏教版教材,识字量大,而且,识记的生字也不是从易到难的安排的。比如《识字5》中有一个四会字“沙”,但是,此时小朋友们还没学过“少”这个基本字。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错综的安排,内容也教为枯燥。因而,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而且很容易回生。

大家知道,汉字有其自身的特点、规律。汉字本身是不能表音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进行识字。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进行识字”。如何在识字量较大的情况下,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先进理念,切实落实好识字教学,让学生真正地认识字,并且能够在实际中很好地运用,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年级学生识字存在的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通过课后反思,并且在课堂继续实践,我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办法便是让学生进入“游戏厅”玩,在轻松、有趣的玩耍氛围中记住汉字。低年级孩子年龄小,自制力弱,学习以无意注意为主。他们天性好动,而活动则是他们最喜闻乐见的方式。学生都喜欢游戏,要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汉字是最古老又最富有生命力的文字,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关于汉字的轶文趣事举不胜举,学生听了这些故事不由自主地对汉字产生了好奇心。于是,我在课堂上经常开展一些游戏,例如:顺口溜、猜字谜等,学生的识字兴趣也越来越浓。

经常任教低年级,我发现在教孩子们识字时,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辛苦,但是收效并不大。究其原因,一是汉字本身难认难记;二是教学流程呆板,教学方法单一,使识字教学成为了枯燥乏味、毫无乐趣的事情,与低年级学生好动爱玩的特性形成了强烈反差,让他们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课后,我又思考我们该如何提高孩子的识字兴趣呢?经过课后反思,我发现在识字过程中,应采用丰富的识字形式,让学生对汉字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自觉主动地学习识字。我们平时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识字愿望,在识字过程中让学生逐步掌握识字的方法,形成独立识字的本领,去主动认字,体会成功的快乐,才能让学生的兴趣持之以恒,让单纯的兴趣变成学生的一种心理满足,形成学习的内驱力。自主识字就是让学生自由选择愿意识记的字、自由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记住字形,老师的引导只是体现在恰到好处的点拨上。例如,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说说,这些字中哪些是你认识的。当学生说出后,及时鼓励说:“你真棒!你真行!”并问他是怎么认识的。学生可能会说:“我是在阅读带音节读物中认识的。”或者说:“我是在广告招牌上请教父母认识的。”“我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及时鼓励:“你真会识字。继续努力!”学生听到老师这些真诚的鼓励,就会获得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了自主识字的信心,自主识字的愿望也会更加强烈,自主阅读课外读物的积极性更加高涨,鼓励他们能主动在家里、街上、商场等生活中识字,从而增加了自己的识字量,使学生在自主识字中感受成功的乐趣。

我想:只有在课后认真及时地进行反思,才能总结出更有效的方法,从而在课堂上再实践,那样我们的识字课就会更高效了。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