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教学资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第二课时)

  发布者:徐冰    所属单位:古交市    发布时间:2021-05-05    浏览数( -) 【举报】

第二学时

主要任务:了解文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性格和志向以及孔子的思想态度,学习利用人物语言及简单动作描写展示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

一、学前尝试

(一)学法指导

1.熟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同学间相互讨论交流,分析文中人物性格特点。

2.仔细阅读孔子师生间的对话,学习本文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二)学前尝试

1、结合情景剧,思考:孔子的四个弟子中,你最喜欢的是谁,并说明理由。



二、课堂探究

1.本文语言简洁生动,内容鲜活,极富表现力,认真阅读课文,具体分析从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的言谈中,完成下面表格。一个小组就一个感兴趣的人来讨论,最后将结果板书在黑板上。

学  生 志   向

(尽量用原文,但不要全文照抄) 性   格

(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概括) 孔子对其评价

(引用原文并概括)

子  路(由)  

冉  有(求)  

公西华(赤)  

曾  皙(点)  

2.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的复述曾皙的一段话,说说这种生活理想的魅力在哪里?孔子为什么说“吾与点也”?




3.孔子是我国春秋时的思想家、教育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被后代尊为“圣人”。读《论语》这一章,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位老师?结合子路等人的回答,分别说说孔子和他的四位学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课堂检测

1.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是一本语录体议论文集。

C.对四位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关于“志”的言论,孔子耐心的当面逐一点评,展现了孔子的平易近人与循循善诱。

D.《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

2.阅读课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塑造了一个循循善诱、和蔼可亲的师长形象的孔子,循循善诱是指他的教育态度和方法,和蔼可亲是指他的性格特征。 

B.子路声称能将困于战争和饥荒的大国治理成勇而知义的礼仪之邦,他不假思索,抢先回答,“率尔而对”,反映出子路爽快、坦率但急躁、自负的性格,所以孔子对子路“哂之”以此来否定他的志向。

C.冉有愿意治理一个小国家,先是说六七十里见方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小国,并将礼乐方面的治理让给君子,表现了他极其谦让的态度,这反映出他谦虚谨慎的性格。

D.公西华年少而怀有大志,把自己的宏大理想说得极其婉转、谦让,说自己没有才能,只能学着治理国家,态度谦恭。

四、课堂小结

1.写作内容:


2.艺术特色:


五、课后巩固

1.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时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成人。

B.小相是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指最低的士这一级。

C.《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文集,它是孔子编写的儒家思想重要著作。

D.莫春,指阴历三月。

2.下列对课文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的突出特色是能扣住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来记述,五个人的发言都合乎各自的个性、身份、志趣、教养,显得深刻而生动。

B.全篇以“言志”为中心组织材料,思路清晰,不枝不蔓,文章清晰,表现力强。

C.全文成功地运用了对话和人物动作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师生间的对话,将人物的心情语态、精神气质都传神地表现了出来,写得简练含蓄,生动感人。

D.孔子四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分别如下: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比较鲁莽;曾皙,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冉有,懂礼爱乐,洒脱高雅,卓尔不群;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3.阅读理解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晳后。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下列句中的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吾与点也(与:赞同;点:观点)       B.是故哂之(是故:因此;哂:笑)

C.安见方六七十(安:怎么;方:道)     D.唯赤则非邦也与(唯:只;与:通“欤”)

(2)下列句中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A.因之以饥馑                           B.加之以师旅

C.以吾一日长乎尔                       D.毋吾以也

(3)曾皙的答话跟子路等三人有明显不同,对此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写曾皙,淡泊名利,突出他与子路等三人的相异之处。

B.写曾皙的动作,为写曾皙的特殊志向,引起孔子的感叹和赞赏作铺垫。

C.子路等三人虽然讲法不同,但都讲为政,而曾皙讲的则与为政无关。

D.曾皙所说的时间、地点、同游的人物,描写的是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图,人们潇洒自得,乐趣天然,天下太平,人民生活美好,人与自然和谐。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