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作业二】教学设计截止时间:2016-09-01
  2. 作业要求:

    下载附件《教学设计模板》, 围绕“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设置教学设计内容。要求每个栏目必须填写完整,字数不少于500,内容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为方便坊主审阅,上传的内容如果不含格式、图片、公式请直接复制粘贴至文本编辑框中发布,不能直接发布的请以附件的形式上传,文件名称以“单位+姓名+教学设计”命名,比如:乐昌市第三中学张小燕教学设计。

    【仅为建议,不做考核】按照教学设计方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请同校老师帮忙借助手机、DV将上课的内容录制成“课堂教学视频“上传至本栏目下,录制时间控制在10-40分钟,内容可以是整个教学过程也可以是其中某一个指定的教学环节。

  3. 发布者:项目管理员

【作业二】教学设计

提交者:罗碧懂     所属单位:新丰县黄磜中学社区     提交时间:2016-08-20    浏览数:0     

教学设计方案

题目

促进民族团结

年级学科

九年级思品

课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

授课教师

罗碧懂

工作单位

新丰县黄磜中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我们国家实行的民族政策以及各民族的共同愿望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论思维的能力,使他们尝试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及辨证的观点分析有关的政治现象,逐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提高关心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自觉性,并能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尊重少数民族,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

教学重难点

关键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难点:维护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2)讨论法;(3)讲授法。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硬件:教学一体机

软件:ppt、相关视频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系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依据思想品德课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特点,教法的选择遵循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物示人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形成科学正确的观点。因此,本课教学选择的教学方法主要是:(1)情境教学法;(2)讨论法;(3)讲授法。学法: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分析等动态活动较多的学习方法来进行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播放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深入少数民族家中了解民情。”视频引入本课内容。

2、过渡新授:齐读宪法民族相关节选

3、联系上述材料,并阅读课本P92-95,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3)在我国建立了什么样的新型民族关系?(4)我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提高学生兴趣,下载相关视频

(二)新授(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1、时政再现:

出示材料:在历届全国人大、政协中,55个少数民族不论人口多少都有自己的代表和委员。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2983名代表中有55个少数民族的代表414人,占代表总人数的13.88%。引导学生思考:

1)汉族人口众多,分布地区广,是不是应该地位高,而其他民族地位低呢?

2)尽管少数民族人数少,但在20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名额中都有一定的名额,

这说明了什么?

3)为什么要实现各民族平等?

4)怎样才能实现这种平等呢?(配合人民币背面文字图片,引出“三个尊重”)

2、合作探究

1)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搜集探究我国维护民族团结的历史事迹和新中国时期英雄人物,小组代表讲述故事。讨论:这些英雄人物维护民族团结对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有什么作用?

2)时政再现:多媒体播放“新疆7.5打砸抢烧事件”引导学生思考:

1、谈谈你看了刚才视频(新疆7.5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的感想?

(可以从事件的本质;怎样以实际行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谈)

2、民族团结对社会稳定、国家发展有什么作用?(意义)

本环节主要从历史和时政的角度,学生搜集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对比,突出团结对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领悟促进民族团结不仅是党和政府的政策,更是各族的根本愿望,符合各民族的根本利益。事实证明胜于空洞的说教,鲜活的材料使学生获得自我认识和提高,在自主探究中突破难点。

3、知识扩展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之间的关系

 

做好相关ppt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你知道吗?我国宪法和1984531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确定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对民族区域自治的性质、机关和自治权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你知道我国现在有几个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单位?

阅读课本P94-95思考: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地位、含义是什么?

2)、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加强师生互动,感受民族团结的前进步伐,体会到党和国家制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寓理于情,以情导理。

三)、活动践行,情感升华

1、播放《爱我中华》MTV,学生跟唱。

2、巩固小结:通过本站学习,我的收获是什么?我对本节课的学习经历有何感受?作为国

家的小主人,我们可以促进民族大团结做些什么?

下载丰关mtv

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熔铸民族魂魄》

第八课“民族大家庭”

第二站《促进民族团结》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维护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附件

  • 新丰县黄磜中学罗碧懂教学设计.doc     下载
  • 新丰县黄磜中学、罗碧懂、促进民族团结.ppt     下载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