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必完成】校本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21-06-03 2021-07-31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导言: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位老师,他站上讲台,潇洒转身,粉笔划过黑板,一副作品便悄然呈现。

这作品,便是“板书”!

信息时代,我们看过太多的ppt,却永远无法替代老师们的“板书”。

“板书”中蕴含着每位老师的故事、涵养、知识和专业水平,透露出每位老师不同的审美、性格和对学生的殷切嘱托。

它独一无二、无可替代,却又转瞬即逝、只留下一抹白痕。

“板书”作为老师们的“作品”应当让更多的人看到,应当从幕后走向台前。

网络平台属于各位老师,让我们结合网络学习的心得,改进完善我们的“板书”,展示出自己的“板书”,分享我们关于“板书”的故事和心得,让我们将用粉笔挥洒出的时光定格下来,流传下去!

作业内容: (任选一项或几项提交)

结合网络学习和校本实践活动,提交一份您最得意的“板书”作品,上传至平台。  

1. 您最喜欢的自己的课堂板书照片,作为附件上传(不少于2张)

2. 按照板书原貌,手写拍照,作为附件上传(不少于2张)

3. 您关于“板书”的故事或感悟心得(不少于500字)

作业要求:

1.结合培训课程中所学的有效教学相关内容进行打磨;

2.结合本校本班具体情况和教师实际教学工作进行打磨。

3.如果能简单介绍一下您这份“板书”的使用背景(学生、教学环境、学校情况等),将更好地展示您的特色。

4.作品需为原创,禁止抄袭,网络复制粘贴。


发布者:项目管理员

【必完成】校本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任飞燕    所属单位:贾滩镇中心小学    提交时间: 2021-07-22 10:47:24    浏览数( 0 ) 【举报】

学弈 教学设计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开始第五单元的学习了。翻开目录,我们看到本单元围绕着“科学与发现”这一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将看到古人思辨的智慧,也将感受好奇心和想象力创造的神奇。最重要的,我们要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在口语交际和单元习作里,可要用到这一重要技能哦!

  好,今天咱们先来学习14课《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一篇。我们之前已经学过文言文,知道文言文的一些学习方法,那就是逐字翻译,结合上下文理解。今天咱们要继续运用这些方法来学习《学弈》。


理解题目。2.46s

要想读懂文章,先要理解标题。谁能告诉老师,“学弈”是什么意思?对了,从注释1我们知道,弈,是下棋的意思,古代专指下围棋。那么,学弈,就是,对了,学习下棋。

“学贵有疑,疑则有进。”

看到标题,你有什么疑问吗?有的同学可能会问:谁学下棋?向谁学习?怎么学的?学的效果如何?……也许你还有很多很多疑问。一会儿,我们读文章时,你来找找答案。


二、了解作者。

3.05s PPT: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

这句话和我们今天学的古文都出自同一本书——《孟子》。它的意思是,我们念诗读书,要了解它的作者,了解历史,这样能加深我们对文章的理解。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文的出处。快速默读这段文字。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PPT: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非常了不起。我们太谷有孟母广场,“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应该非常熟悉,纪念的就是孟子的母亲。原来,我们今天学的这篇《学弈》,选自《孟子》这本书中《告子》的上卷第九篇。这本书里的文字发人深思,很多成语都出自这本书。比如:(PPT)

这样的成语还有很多,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给大家5秒钟时间截图,下课以后亲自查一查它们的出处和意思。

三、疏通文意,读出韵味。

今天咱们要学的这篇古文,其实也暗藏着一个成语!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学弈》,找找看吧。

1.要想学好古文,首先得读准字音。注意这几个字的读音:

PPT:生字注音 多音字

其中“援、俱、弗”是生字,注意援、俱的右半部分,还有弗的笔顺。

还有两个多音字“缴”和“为”,将它们的读音写在书上,记在心里。

现在,你来读读课文吧。你可以借助注释和字典,把字音读准,再想想每句话的意思。难读的地方,借助老师划出的/,读好停顿。

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小贴士,相信,你会从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围绕目标,赶紧开始吧。

PPT出示:

自学目标:1.对照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2.自由朗读,把字音读准。

小贴士:

理解文言文可以用以下方法:1.借助注释理解;2.联系上下文;3.借助字典;4.结合已有学习经验,举一反三。


3.时间到。相信很多同学已经发现,这则故事和我们二年级时学过的课文《学棋》,讲的是同一件事。这降低了我们理解的难度。现在咱们来看看大家的学习成果如何吧。

(1)PPT出示:谁来教大家下棋呢?

第一个问题,谁来教大家下棋呢?(对,是弈秋)文中这样形容弈秋:(一起读)通国之善弈者也。

通国,注释里写到,是全国的意思。善,根据上下文,我们理解为擅长。善弈者,就是?擅长下棋的人。这里的“者”,怎么理解呢?“作者”,是写文章的人。“读者”,是读文章的人。“老者”,是年老的人。“者”,在这儿就可以理解为“……的人”。

通过这句话,我们知道了,弈秋,是个围棋高手,而且还是全国闻名的。后世称某高手为“当代弈秋”,即意味着其水平与国手相当。这样的一位大师来教学生,想必一定能教出好学生吧?然而事实是这样吗?不是。文中写了他的两位学生。我们来看看这两位学生是怎么学棋的。

(2)PPT出示: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 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注释:使,让。诲,教导,训诲。其,其中的。专心致志,专心专意去做一件事,不为其他事情干扰。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齐读这句话: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 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好,借助注释,你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前面的部分好理解,就是,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专心到什么程度呢?“惟/弈秋/之为听”。这半句的两个“wei”很关键。“惟”是只的意思。说明什么?突出听课之专心。第二个“为”,它没有实际意义,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我们翻译时,要注意这种“倒(dào)装句”。根据意思,适当(dàng)调整词语顺序。

那整句话其实是说,这位同学,学棋很认真,只能听到师傅的教导,周围的风声,鸟鸣,什么都听不到了。我们从图片上也能看出来,他皱着眉头,“旁若无人”地研究棋局。“专心致志”这个成语,就是出自这句话。此刻,你是否也像他一样,“专心致志”?我们再来读一次,感受下什么叫“专心致志”。


(3)另一位同学,又是怎样学习的呢?就是这句:

PPT:一人 / 虽 / 听之,一心以为(wéi) / 有鸿(hόng)鹄(hú) / 将至,思 / 援弓缴(zhuό) / 而射之。

鸿鹄:指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至:到。 援: 缴(zhuό):


这位同学,虽然也在听课,但是心里想的是什么?你看他手里拿着棋子,眼睛却看着天上,想着拉弓射大雁呢。真是“三心二意”啊!作者写这句话,似乎带着一丝戏谑的语气。我们能否读出这种语气呢?来,试试吧!


一位同学,专心致志,另一位却三心二意。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这样的写法给你什么感觉呢?这种写法,叫对比。正反两方一对比,高下立见,好的坏的都变得很明显。这就是对比的作用。

PPT:这两句话用了什么写法?作者的目的是什么呢?


那我们还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这两位同学?(1.一心一意,全神贯注,聚精会神。2.心不在焉,,左顾右盼,心猿意马)这两组形容学习态度的反义词,希望大家积累下来。快速做好笔记。倒计时1分钟。


那最后 ,两位同学的学习效果如何呢?

PPT:虽 / 与之 / 俱(jù)学,弗(fú)若之矣(yǐ)。

之: 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俱:一起,一同。 弗(fú)若:不如。矣:用在句末,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了”。


虽 / 与之 / 俱(jù)学,弗(fú)若之矣(yǐ)。根据注释,我们可以直接翻译过来:虽然与他一起学习,(却)不如他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两个“之”,都是指谁?对,第一个,专心致志学棋的同学。诶?你发现没,这篇文章里有好多“之”,意思都不一样。其实有几个“之”都是代表前面提到的事物,我们根据上下文,可以分辨它的意思。

PPT:

①的 ②弈秋的教导 ③天鹅 ④那个专心致志的人 ⑤无实在意义

思援弓缴而射之。(  )        通国之善弈者也。(  )

虽与之俱学。(  )           惟弈秋之为听。(  )

一人虽听之。(  )           弗若之矣。(  )



故事讲到这里,作者提出一个问题:“为(wèi)是 / 其智/弗若与(yú)?”

为,因为。所以这里的为读四声。与,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我们再读一次,读出疑问语气:为(wèi)是 / 其智/弗若与(yú)?因为他的智力不如人吗?

作者自己回答了:“曰(yuē):非/然也。”然,这样。非然,不是这样的。

诶?老师就想问了,不是因为智力,那是因为什么呢?相信同学们心中已有了答案。同一个老师教导,讲一样的内容,却因为学习态度不同,最后学习效果也不同。同学们,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呢?对,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啊。

其实孟子讲学弈这个故事,是有原因的。我们来看这段话:

PPT:孟子曰:

这段话是说,当时有人怪齐王不明智,而孟子曾担任过齐王的客卿却不曾辅佐,孟子因此作出这样的解释,指出齐王不能专心致志听取孟子的良策,所以自己也没有办法。孟子接着用“学弈”的故事来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通过故事来说明深刻道理,这就是寓言故事。我们在写文章、辩论时也可以用到这一方法。



孟子真不愧是“亚圣”啊,短短5句话,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学习贵在用心的道理。你能用文中的话把这个思维导图补充完整吗?

PPT

学弈    谁来教  弈秋   通国。。。          结果           原因

     谁来学   其一人 专心致志                       为是其智弗若与?

          一人  思。。。         虽与之。。。。,    曰:非然也。


熟读成诵。让我们再来把《学弈》齐读一次。一边读一边想每句话的意思。争取能把它背下来。(师生齐读)理解了意思就好背了是不是?再借助思维导图,简直是小菜一碟。下课后同学们再自己多读几次,把它背会。


四、拓展延伸

1.故事里一心想着射“鸿鹄”的人,学棋失败了。也许他该去学射箭,说不定能成为一个射箭高手呢。老师带来了另一个关于射箭的故事——《纪昌学射》。认真读读这个故事,找找主人公纪昌,是如何刻苦学本领的。


前情提要:纪昌想找射箭能手飞卫学射箭,飞卫让纪昌先学习不眨眼。于是纪昌回到家,躺在妻子织布机下面,盯着梭子看。两年后,即使锥子尖刺在他的眼眶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后来飞卫又让他练习视物,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才行。于是,纪昌这样练习……


昌以耗(máo)悬虱(shī)于牖(yǒu),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hú),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耗(máo):牦牛尾巴的毛;虱(shī):虱子;牖(yǒu);窗户;南面:面向南;旬日:十日;浸:渐渐;以睹余物:用这种眼光看其他的事物。

  乃用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便用燕地的牛角加固的弓,用北方出产的篷竹作为箭杆,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

  贯:穿透。绝:断。


借助注释,并结合上下文理解。用横线划出纪昌认真学习射箭的语句。



学,当入耳入心;学,当矢志不渝;学,当迎难而上。

学弈,如此,学射,如此,天下万般学习,皆是如此!

少年恰是读书时,莫负年华当勤勉。

作业:诵读经典,制作劝学小书签。


老师评语:
批阅者:项目管理员 项目管理员
批阅时间:2021-07-26 15:11:14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