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运用信息技术生动课堂教学

2016-12-08  发布者:张 磊  浏览数( -)


       信息技术是新型的教学媒体,它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成为一座架设在教师、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从创造情境、展现过程、变枯燥为形象三方面入手,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三个效果进行详细分析,深刻阐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对学生在学习中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状态起到的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数学课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优势,优化了教学过程,让教学课堂更加生动、高效。

      一、   创造情境,激活感官,提高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才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特别是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充分运用现实资料,扩大知识容量,还可以通过声音、画面形象化数学教学中的信息通道。视听结合,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感染力强,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学习的积极性[1]。

      1、创造学习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一进入课堂就有乐学的欲望。

      2、创造应用情境。数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数学知识的获得和思维能力的提高都是在不断的运用中提升的,然而在常规教学由于受到空间、时间等限制,无法有效的创设较多的实际问题情境,限制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1]。而信息技术教学媒体却具备这样的长处,通过创设丰富的虚拟应用情境,有效的引导学生进入虚拟的现实世界,通过对方法和策略的思考及实践操作的想象,收到培养应用能力的效果。借助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让教材“活起来”。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知识。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3、创造自主学习环境。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环节大都由教师主宰,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而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探究的天地,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精神,进而提高了学习主动性。

      二、展现过程,举一反三,提高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中将会运用到大量的思维思考,是培养思维基础和关键。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逻辑思维、空间思维的思考能力有限。传统的识字教学往往是老师唱主角,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学得很吃力,学生不但记不住或记不牢,久而久之还会产生厌学情绪,低效率的学习过程教学严重影响学生今后的思维运用能力。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化展现运算的过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能形象逼真地再现知识产生、形成过程,把思维的过程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促进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教学“圆的面积”时,利用生动的画面把由圆转变为长方形的过程直观地呈现出来,便于学生探究圆的周长、半径与长方形的长、宽的关系,从而更容易地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的安排,学生既容易理解掌握知识,也能促进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多媒体技术,空间化展现运算的过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空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对于立体图形、计量单位等知识来说,学生是否能建立起相应的空间观念是致关重要的。如教学“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时,用动画、闪亮等方式来演示这三种线的特征,学生对于是否有端点、是否能延长、是否能测量这些知识就能在脑海中形成较清晰的空间观念,这些对于传统的直观教具来说是难以呈现的。这样既弥补了传统教学难以讲清的不足,使学生突破了现实的局限,能在脑中展开发散思维,建立空间观念,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又渗透了“无限”的思想。

     三、变枯燥为形象,激发潜能,提高创造

无从下手是一些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时的最大苦恼,怎样才能解除他们的苦恼?数学知识又是极其抽象的,学生的抽象思维往往不能理解数学知识的奥妙。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把静止图象变为动态画面,把问题的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起到变复杂为简单;变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的作用。有促进学生思维的纵深发展,增强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深刻性。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数学中比较抽象的东西变得形象具体,使学生的学习不再觉得枯燥、乏味。         

      同时,通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制成很多情景交融,形象逼真的课件。它使学生接受知识更便捷,获得知识更迅速,从而激发创造潜能。例如:在教“圆的认识”中,利用动画,大屏幕上出现了几个小汽车行驶的画面,汽车的轱辘有的是圆的.有的是方的.有的是三角形的。学生看到这个画面觉得新奇,心里马上产生疑问:为什么现实生活中车轱辘都是圆的呢?车轱辘不是圆的会怎么样呢?教师趁机可以让学生讨论一番,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播放演示。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信息技术课程为数学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学习工具和方法,给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实践证明,恰当而巧妙地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进行整合,能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变静为动,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学生易于接受。随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从单一学科知识的学习向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的转变,我们要改变原先那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课程组织形式,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整合,探索以课程整合为基本理念,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以优化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持续不断的去探索研究,使学生们在声、形、色的教学环境中愉悦地获取知识,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富有魅力。以此来培养中小学的信息技术素养,促进他们综合素质发展。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