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作业要求一】初中历史1坊截止时间:2016-12-10
  2. 作业要求:

    研修作业一  

     

    针对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特点请根据自己对信息技术和学科融合的理解,设计一篇教学设计,并提交2张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照片。

    要求:

    1. 教学设计中要突出体现使用信息技术的环节,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2. 必须是自己的原创,无抄袭复制现象。

    3. 作业字数三百字以上。

    4. 作业标题格式必须是:【研修作业】+姓名/工作坊名称,例:【研修作业】张三/初中历史1坊。

    温馨提示:

    1.务必在作业的截止提交日期之前提交,预期将无法提交。

    2.提交作业后辅导老师未批阅或被批为不合格时,在作业的截止提交日期之前,学员可以重新编辑提交作业。

    3.防止网络拥堵造成提交作业失败,建议学员先在Word文档中完成作业后再复制粘贴到平台编辑框中,不要上传附件。

    4.照片要点击插入图片按钮插入,直接复制粘贴到编辑框内是提交不上照片的。

     

  3. 发布者:刘亚明

【作业要求一】初中历史1坊

提交者:张慈宠     所属单位:白牛中心小学     提交时间:2016-10-31    浏览数:0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并把握解放战争发展到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战略决战。

能力目标:通过对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军队优劣势、强弱势、胜败势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归纳出蒋家王朝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历史史实,归纳综合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学习毛泽东等领导人以战略家军事指挥家的伟大胆略和雄伟气魄,把握战略决战这一历史机遇,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功绩,进而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和平解放北平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爱护文物,保护人文环境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解放南京

教学难点 对渡江战役历史作用和蒋家王朝覆灭原因的分析和理解

3.   教学用具

PPT

4.   标签

5.2 战略大决战 教学设计 教案

http://hiphotos.baidu.com/doc/pic/item/e7cd7b899e510fb3de464c8ede33c895d1430c4f.jpg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面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并用动态板书演绎解放战争发展形势:

1、蒋介石何时发动内战?(19466月)

2、头一年里,战况如何?(敌人对中原解放区、陕甘宁解放区、山东解放区等地发动进攻,战场主要在解放区内,战略上,敌人进攻,我方防守。但是我军在正确战略作战方针指导下,大量歼灭敌军,粉碎了敌军的进攻。战争形势的变化,使人民解放军具备了转向全国性战略反攻的条件。)

3、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开始?(当时战局已经发生变化,敌军的进攻被粉碎,我军具备了反攻条件。刘邓大军这个军事行动采取的是进攻态势,把战场摆到国民党统治区去了,严重威胁着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并带动了其他各战场的解放军转入反攻。)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随着各战场的解放军转入反攻,国民党军队被消灭的数字达到200多万。他们只能把兵力收缩到沈阳、北平、徐州等战略要地。通过决战彻底打垮敌他们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大决战阶段。(布置学生阅读93——98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三大战役

1、学生根据94页《三大战役示意图》与教师在黑板上手书的草图比对,通过认识地理范围加深理解各个战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书上做标记:

A、东北——辽沈战役——“关门打狗”——解放东北全境

B、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淮海战役——“猛虎掏心”——奠定解放江南的基础

C、北平、天津、张家口等地——平津战役——“分而取之”——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2、组织小组探讨:三大战役为什么选择东北作为突破口?(用“分层法”启发引导:

A.兵力对比:转入反攻后,东北地区的人民解放军兵力超过了国民党[这是当时最新的变化]

B、敌军态势:国民党军队被孤立分散,活动范围小,补给困难,是战是守举棋不定。

C、我军态势:解放军根据地广阔,物质力量雄厚、得到人民支持[刚完成土地改革]

D、战局延伸:胜利后可挥师入关,有利于华北、华东作战;还能以东北的工业支援全局。

3、“动脑筋”,让学生讨论回答:陈毅的话说明了什么?(人民群众的支持[直接参军、组织民兵、踊跃支前等]是解放战争胜利原因之一。)

4、继续探讨:为什么要用和平手段解放北平?(继续用“分层法”启发引导——

A、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B、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古迹和文物、保护环境不受破坏;

C、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家所推崇的上策,有利于进一步瓦解敌人。)

5、完成97页“练一练”:填《三大战役》表

http://hiphotos.baidu.com/doc/pic/item/503d269759ee3d6d0de866b14b166d224f4ade9a.jpg

教师补充、过渡: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打到长江边,国民党妄想依靠天险“划江而治”,要求和平谈判,当时国际上也都认为中国将重现历史上的“南北对峙”格局。党中央仍然以和平民主为重,同国民党谈判,拟出了“惩办战犯”等和平协议。但是,在蒋介石的“遥控”下,国民党代表拒绝签字。于是,党中央决定发动渡江战役。

 

百万雄师过大江

1、学生阅读97页“文献资料”,即时回答: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目的是什么?(彻底消灭敌军,解放全中国,捍卫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2、解放南京意味着什么?(提醒学生联系98页“自由阅读卡·邓小平走进原总统府”回答:A、反动势力方面:统治全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B、革命力量方面:共产党代表劳动人民接管了国家领导权,劳动人民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

3、“活动与探究”,小组讨论:共产党为什么在三年内就能以弱胜强?(从五个层面进行启发:

第一层面:力量对比[如表格所列数字,这是可以随着战争进程发生剧烈变化的]

第二层面:军队士气、人心向背[如书上原因AD]

第三层面:政权性质、国家职能[国民党政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对内压迫和镇压人民,对外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是旧社会三座大山的总代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第四层面:战争指挥者的素质[如书上原因BC]

第五层面:历史发展趋势[国民党发动内战,违背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也违背了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意愿,不得人心,必然走向失败。共产党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和要求,顺应了抗战后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所进行的事业是正义的、进步的,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然取得最后的胜利。

上述第二、五层面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http://hiphotos.baidu.com/doc/pic/item/e7cd7b899e510fb3de464c8ede33c895d1430c4f.jpg   课堂小结

http://hiphotos.baidu.com/doc/pic/item/d1a20cf431adcbefe3019d7ca4af2edda3cc9f97.jpg

http://hiphotos.baidu.com/doc/pic/item/e7cd7b899e510fb3de464c8ede33c895d1430c4f.jpg   课后习题

1、中共中央军委果断地作出同国民党进行战略决策是在(        )•       A1946                B1947        

 C1948                D1949

219489月到1949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是(      

 ①辽沈战役   ②渡江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台儿庄战役    ⑤平津战役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3、率领北平守军接受和平改编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是(       

         A、张学良          B、李宗仁

         C、佟麟阁          D、傅作义

4、看到“19494月”、“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等关键词,你俩能联想到的事件是(       

 A、渡江战役        B、淮海战役      C、重庆谈判        D、挺进大别山

5 为解放江南地区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6 平津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是()

 A 天津       B 北平

 C 新保安     D 张家口

7 统治人民达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     

   垮台的标志(   

   A 北平的和平解放    B 南京的解放

   C 三大战役的胜利    D 上海的解放

8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上述评价和哪次战役有关(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9.电影《大决战》有三部,按战役的先后顺序排列这三部应是

 ①《辽沈战役》篇     ②《平津战役》篇     ③《淮海战役》篇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10.解放战争时期,当毛泽东得知一场战役的胜利消息时,欣然提笔写下七律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首诗反映的战役是

A.挺进大别山战役   

B.三大战役   

C.渡江战役   

D.孟良崮战役

11.国民政府统治垮台的标志是

A.三大战役胜利   

B.北平和平解放   

C.南京解放   

D.新中国成立

 

http://hiphotos.baidu.com/doc/pic/item/e7cd7b899e510fb3de464c8ede33c895d1430c4f.jpg   板书

板书设计

1.三大战役

⑴ 辽沈战役:歼敌47万人

⑵ 淮海战役:歼敌55万余人 

⑶ 平津战役:歼敌52万人 

2.渡江战役:

⑴强渡长江解放南京: 1949423日南京解放

⑵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胜利进军及意义

您的教学设计符合作业的要求,教学环节完整,但有些内容上传不完整,略有不足,审核通过。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