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初中语文9坊研修作业(二)论述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截止日期 : 2016-12-10

作业要求 :

初中语文9坊研修作业(二)论述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走进课堂,让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丰富了教师教学资源,拓展了学生知识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能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对于优化课堂教学起着积极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结合我们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请您列举两三个教学实例来论述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作业要求:

1.字数要求:字数300—1500字左右。

2.要求原创,拒绝抄袭、复制。

3.案例真实,论述充分。

温馨提示:

1.为方便老师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为了不影响您的考核成绩,请在截止日期之前提交。

作者 :王海侠

初中语文9坊研修作业(二)论述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016-10-31提交者:学员吴昊浏览(0 )【推荐】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

邓州市赵集镇第一初级中学     

学习目标:

  1.了解文中介绍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2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

  3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学习重点:

  1、了解文章介绍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2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学习难点:

  探寻这些奇怪现象产生的缘由,学会从科学的角度来认识一切怪异现象。

 学法指导:

    本文寓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细细品读,既让人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又从感受到语言的熏陶,趣味盎然,所以同学们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发展思维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并能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讨论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在没正式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复习一种文体知识:说明文 学生简单谈一下,教师总结 见教案

一、说明文知识复习分类:-事理、事物   本文属于事理说明文(科学小品)

常用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分类别、作比较、列图表、引用等

二、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仰望浩瀚无垠的苍穹你想过宇宙里有些什么吗?面对姹紫嫣红的花朵,你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吗?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充满了无穷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探秘,今天就让我们在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的带领下把目光投向茫茫无边的沙漠去看看沙漠里的奇怪现象。首先请同学欣赏一组沙漠图片,并用语言描绘你对沙漠的初步感受。出示课件23456789.观看课件,生谈感受。

小结:我所看到的沙漠是空旷的、茫无涯际的、浩翰的、荒芜的、神秘的、人迹罕至的……这一节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出示课件10明确:说明对象 类型:事理说明文

2 作者简介:出示课件11找学生读

三、出示目标:出示课件12 学生齐读

四、检查预习:出示课件131415

    1、注音。学生在黑板上展示

          )柯             蜃(       戈(         )穿    

    2、词语解释 生站起来说

    光怪陆离:

    单枪匹马:

可望而不可即:

空中楼阁:

五、合作讨论:出示课件16

用圈点勾画法速读课文,解决如下思考题(6分钟)

1、古代到过沙漠的人对沙漠有什么感受?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见课件17

2、课文描述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这些奇怪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出示课件18192021222324

3、作者按怎样的写作思路安排全文?按哪种说明顺序去写?出示课件25

4、本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以第5自然段为例,你能找出哪些说明方法?出示课件26

六、思维拓展:出示课件27

1、你对沙漠有哪些了解?出示课件30313233343536.

2、你认为应该如何改造沙漠

、布置作业:出示课件28

      从本文发表至今40多年来,人类对沙漠又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你从报纸杂志或网上,还了解到沙漠里有哪些奇怪现象,能不能尝试用科学道理对这些奇怪现象作一说明,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八、学习小结:通过这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沙漠里的一些奇怪现象以及产生这些奇怪现象的原因,还了解了本篇说明文作者为了把说明对象的特征交代清楚采用了恰当的说明方法。那么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我们应激发起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沙漠、治理沙漠、利用沙漠。出示课件29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九、板书设计:见课件2526

知识链接:

      一、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事物说明文);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事理说明文)的一种文体。

      二、说明文的常识:

  1、说明对象:介绍事物、阐明事理

  2、说明特征: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本质东西

  3、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引用、下定义、作诠释、画图

  表、摹状貌等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5、说明语言:准确、简明(科学小品文:生动、形象)、周密

  6、说明文的结构: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 2.递进式(事理性说明文大多使用)

    三、说明文的分类:

  从对象上: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从语言上:生动性说明文、平实性说明文

    四、常见9种说明方法:

  1、举例子

  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只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作用:把比较复杂的事物说得具体明白。

  2、分类别

  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作用:有条理地说清楚事物或事理。

  3、列数字:

  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作用:把事物说得精确直观。

  4、作比较

  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

  作用:把抽象或陌生的事物或事理变得具体易理解。

  5、下定义

  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下定义。这是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的一种方法。

  作用:准确简练概括地说明事物。

  6、打比方

  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

  作用: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突出事物的性状特征。

  7、画图表

  有些事物的关系抽象而复杂,仅用文字说明还不能使读者明白,这就需要附上示意图,或按比例精确绘制图,如产品设计图、军事行动路线图等。有时,被说明的事物项目较多,也可制定统计表,将有关数字分别填入表中,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作用:把事物说得精确直观。

  8、作诠释

  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如“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这个定义,可以颠倒,即说“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词”也行;而“铀,是银白色的金属”则是作诠释,不能颠倒,说成“银白色的金属是铀”。

  9、摹状貌

  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

  作用: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

老师评语

非常优秀,知识链接是亮点,教学设计很精彩,课件展示很充分,内容精彩很受益。为你点赞!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