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要求二】小学语文工作20坊截止日期 : 2016-12-20

作业要求 :请结合教学实践浅谈怎样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

作者 :张薇

【作业要求二】小学语文工作20坊

2016-11-18提交者:学员李冬浏览(0 )

我们身边常常有老师师说:“我们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的教学方式得到的教学成绩,并不比那些使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老师差,我们又何必费时费力去钻研那些时髦的东西呢?”乍一听这些说法似乎较合理,但仔细推敲起来便不难发现一部分老师说这话的原因是他们本身还没有很好地掌握有关操作、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方法,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素养。另外他们感觉使用这些现代教育设备太麻烦,比如制作一个完整的语文教学课件可能要花费好几天的时间,不符合他们偷懒的思想。  

其实多媒体走进当今语文教学课堂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新课程改革要求时,才发现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语文教学模式限制了师生之间的互动频率,而且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不能展示语文世界的丰富多彩,不能让学生在语文世界里自由的遨游。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核心有三根支柱撑着: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他们整合交融,共同构筑了语文教育的立体空间。在这一课程背景下,作为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更为艰巨,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知识观,能力观,优化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真正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现今,改进教学方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语文教学课堂中去。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这经过许多语文老师的实践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笔者也多次将该项技术应用到语文教学中,现将自己的几点心得和设想作一简要的介绍。  

一、    有利于加大语文教学的信息量。  

语文学习必须广泛涉猎,必须具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好读书,不求甚解”是学好语文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但在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的条件下,广泛阅读,多方涉猎是无法在语文课堂上实现的,而凭借现代教育技术则完全可以做到。  

比如我在讲解李白的 《小儿垂钓》时,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小孩子钓鱼的记录片,放完之后请学生谈感受。接着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小孩钓鱼的图片及胡令能的《小儿垂钓》一诗的内容,同时放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朗读边领略课文意思,渐入佳境。从实景欣赏到名人诗词资料,学生根据这些能较容易地体验作者创作文本走过的心路历程,从而能更真切地触摸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更深刻地把握课文主旨,达到教学目的。这些是传统教学法所难以比拟的。  

二、有利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上的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波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而有趣又必须与情感相结合,运用情感教学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智力活动达到最加心理状态。而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理解能力,把课文的内容和情节通过语言描述、图片再现、实物演示、音乐渲染、表演描绘等手段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就会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自然地产生和课文内容有关的想象和联想,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有利于打破课堂局限,变“封闭保守”为“开放活泼”。  

从语文作文教学来看,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作文教学是一个以技法训练为中心的封闭的教学体系,其最大的弊端就在于人为地阻隔了写作与生活之间的血肉联系,于是闭门造车、无病呻吟、为文造情成了学生无奈的唯一选择。在他们的作文中看不到个性的神采飞扬,情感的真实流露,听不到他们生命深处的呐喊。貌似华丽的辞藻掩盖不了思想内容的空乏,看似花哨的语言掩盖不了心灵情感的空虚。为了改变这一弊端,教师首先要打破作文教学囿于课堂的藩篱,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投身于广阔无垠的社会中去并与之尽情地对话。  

这时我们就可以建议有条件的学生用数码相机或DV机拍下自己感兴趣的景物,并让他们把收集到的图片按一定要求整理,合成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画面。在这些内容的启发下,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形成了富有个性、丰富多彩的写作内容,从而自觉地将自己的写作笔触由自我表白式的无病呻吟转向对世间百态和灵魂深处的生命历程的再现,让大千世界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四、运用多媒体有利于丰富表扬的方式。  

就作文教学来讲,传统的表扬方式是感性的单调的语言和掌声鼓励,这些表扬方式对于维持学生的习作内驱力是脆弱而短暂的,借助多媒体技术却大大丰富了表扬方式。我们可以把佳作录制下来配上一段优美的民乐或一首动听的歌曲,也可以把学生的佳作制成精美的电视散文或配上精致的FLASH动画,使之图文结合、相得益彰,更可以将优秀作文发到校园网上进行交流鉴赏。这种将声音、形象、色彩集于一体的表扬方式更具有一种理性的关切,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样习作才能“嵌入”学生的生命历程。  

当前学生厌学语文的情绪依然存在,语文教学效果依然较差。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在目前来说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最方便、快捷、有效的方法。为了我们的国学,我们要摒弃偷懒的思想,不断努力从多媒体技术中挖掘出更有价值的教学方式,为中国语文教学贡献力量。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