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发布者:翟晓芳     所属单位:新阳中心学校     发布时间:2016-10-18    浏览数:0

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0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现行的课程体系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的时代发展。在这一历史的背景下,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也就是说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将紧紧围绕着“以学生为本”的发展思路而展开,“以学生为本”将是我们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鉴于此,我们谈一谈什么是“以学生为本”,学校教育为什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及教师怎样来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一、什么是“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是中央根据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出的一个重要执政理念,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长远的指导方针,也是我们实际工作中必须落实的重要原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同样指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学生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由此可见,学校的教育也必须遵循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1、“以学生为本”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肯定

在学校教学中,笔者以为以人为本,就是要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学生发展的合理需求,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肯定。因为学生只有在主体地位被确立以后,才有可能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积极性。

2、“以学生为本”是一种价值取向

学生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而且他们都要踏上社会,因此,学生价值取向正确与否对社会价值体系具有很大的冲击力,学生道德水平的高低对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作为教师,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也就是说教师一方面自身正确的价值取向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以及共产主义教育等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感,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作为案例来培养学生的理性感,通过对自然与生命种种探究来塑造学生的审美感,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教师这两个方面的正确教育与引导,让学生建立起合乎于社会准则的、并能推动社会道德前进的价值观,从而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家里的好孩子、学校里的好学生、在集体内的好伙伴以及社会上的好公民。

3、“以学生为本”是一种教育的方法论

以学生为本要求我们教师的一切思考和行动都首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它能使我们的教学目的明了,方向明确,内容明晰,从而有目的地完成教学任务。显然,以学生为本也就是我们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因此,综上概括起来,“以学生为本”的概念就是在学校教育中以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与道德准则的教育方法论。

二、学校教育为什么要“以学生为本”

学校教育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必然要求学校的教育作相应的变革,而任何的变革都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来支撑;经过对现实的分析与对理论的探索,寻求切实可行的方法,并把这种变革的方法上升为国家的法律以体现国家的意志。目前,国家法律规章的规定、社会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都要求学校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以及学会共同生活。因此,在这一历史背景之下,我们教师应顺应时代变革的要求,及时、正确、有效地贯彻执行“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全面地展开素质教育,以不负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1、国家的法律与政策性文件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这就告诉我们: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它强调的是人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因此,学校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全体学生,着力于学生的素质教育。

2、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地在全国中小学校开展了这么多年,然而绝大部分学校却仍然搞的是实实在在的“应试教学”,分数成为了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把学生的升学率作为考核学校的最重要标准,从而把学生当作考试的工具,而忽视了其道德思想的教育与身心健康的状况,而且忽视了众多的所谓分数低的“差生”的教育。显然,应试教学不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它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无疑对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没有起到积极作用,而且也违反了《教育法》、《义务制教育法》以及《青少年保护条例》。在这种情形下,新课程再次提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这无疑将逐渐改变应试教学的这一现象,促使学校进行“以人为本”的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扎扎实实地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3、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启示

二十世纪中期以来,我们一直在强调人本管理,尤其是“需要理论”、“人际关系理论”以及“激励理论”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然而“强权操纵”的管理方式依然存在,它是一种以管理物的方式来管理人的非人性管理方法,它扼杀了人性的自由和发展,它追求的是以牺牲人的平等为代价的效率,因为“企业化的物的管理模式根本就不能适合管理人的方式”。正如保罗·弗雷兹所言:“虽然人性化和非人性化是两种确实存在的选择,但只有前者才是人的使命。这种使命一直被否定了,但这种否定反倒证实了这一使命的重要。”

现代人本主义的代表马斯洛与罗杰斯等心理学家强调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个性的发展,培养有个性的人;主张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不要过分强调特定学科的知识结构,不要过分强调知识的纯粹性和抽象性,而是要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教师应变“知识的传授者或解惑者”的角色为帮助学生探索可能答案的“促进者”。 依据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我们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校成为学生实现生命价值的场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展现出来,重视每个学生独立的生命个体,关注学生的个性的健康发展;要转变地位和角色,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通过教育活动,使学生得到不断的发展并走向成熟。

4、“以学生为本”是学生理解生命意义的根本要求

学校的教育是建立在学生个体生活基础之上的,离开了学生个体的自为存在,一切都会失去真实的承担者与前程。因此,学校必须给学生提供一个适合学生充分发展的良好环境,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发现、实现与创造生命的意义,从而促使其在实现生命价值的同时,实现其社会的最大价值。学校的教育又是直面人生命的一种活动,因此,只有回到生命本质意义上的教育,才能理解现实生活的意义,这意味着教育的本源;只有在教育中对生命的感知、感悟、理解与升华,才意味着对生命意义的真正理解。

三、教师怎样来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因此,我们教师应改变传统的陈旧观念,确立“以学生为本”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教师的教为本位为学生的学为本位,以课堂教学的改革为切入口,贯彻和实施“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1、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发展观念

传统的教育往往把学生定位在被教育的对象,学生被普遍当作教师传授知识的瓶颈,把“学生发展”仅仅置于各种考试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增加与熟练的程度中,学生变成了学校考试的工具。这种应试教育的手段严重地限制了“学生的发展”,这种专注于工具价值的发展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内在的、自然的本体价值的实现。大家知道,学生的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是内在地统一于其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之中的。学生观的核心内涵是几乎任何人都认为学生是人,然而在我们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却这涉及一个如何看待人的问题。这次课程改革无疑给我们教师树立了新的学生发展观。第一,由于学生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不成熟,在学校的环境条件下,学生必然具有“被决定”的一面。因此,新课程必须具有必要的统一性、规范性,这一点在课程标准中得到了体现。第二,作为具有主动性生命形式的人,学生与无生命的物和有生命的植物、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正是这种主动性,使人能够不断地“更新”,不断地超越自我。因此,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第三,学生具有“未完成性”。在学生身上,具有丰富的潜能,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蕴藏着重要的人力资源,而且为了充分发挥课程在学生全面发展上的作用,这次课程改革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学生发展观,即除了在课程结构、教学过程、课程评价方面作了调整之外,还强调各科的课程标准都必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厘定应该达到的目标。因此,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也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使命。

2、改变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为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学为本位

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传授知识,而学校往往偏重知识传授而忽视技能培养。知识之所以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知识已经成为了学生深造与就业的敲门砖。因而在学校里,学生的任务就是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学校教育必然会出现书本中心、教师中心、死记硬背的现象。因此,这次课程改革坚持了实践的观点,并吸纳当代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复杂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认为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检验的。换言之,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这次课程改革要求在师生关系、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都要有重大变革,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储知识,而是学会探究,以便为终身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3、改变以教材为本的教学方法,建立“学生本位”的课堂教学模式

以往教学组织的过程通常是:熟悉教材标准与要求(有时是考试标准与考试要求)→确定授课目的→制定教学策略→课堂教学→反馈评价。其教学的出发点(逻辑起点)是教材,教学的组织过程是由教师在这一出发点上演绎出来的,固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强调“因材施教”、“备课要备两头”(备教材与学生),但实际上教师大部分是立足于教材规定的要求,想方设法“启发”“诱导”学生去适应教材的规定。学生只是在教师考虑教学策略时,作为授课对象被思考。学生只是在教师考虑教学策略时,作为授课对象被思考。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体作用,学生总是处在被动的适应中学习,抑制了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为教师向学生展示的知识世界具有严格的确定性和简约性,这与以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为特征的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不匹配,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新课程要求我们改变这一模式,建立以“学生本位”的教学模式。笔者以为“学生本位”的课堂教学模式应当是:教学材料—学生背景→学生发展问题→教学目的→制定教学策略→课堂教学→反馈评价。

首先,这一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学以书为本出发点,代之以教学材料与学生背景分析作为制定学生发展的并列的第一出发点。其中教材作为一种教学活动的框架内容,规定了教学活动的主题与范围,学生背景是作为教育对象的现状(发展需要与条件),这两方面构成了教师提出这一试图解决学生发展问题的根据。这些发展问题不仅仅是认知问题,还包括道德行为问题、能力训练问题、身心健康问题等。这些问题的提出不只是教材规定的,而更主要的是由教师创造性地提出,是教师依据教材与学生背景综合思考的结果。

其次,这一模式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即立足于“学生为本”,从根本上把握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因此,它把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发展问题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至于这个发展问题提得妥当与否、与学生实际的发展需求是否相一致、能否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等问题,这实际上或是教师的水平问题,或是技术手段的问题,这当然有必要不断提高与完善,但这毕竟把握了方向,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也为教师创造性教学提供了可能性。

第三,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具有更强的主导性。教师从教学目的提出,直至整个教学活动的完成,比传统的教学过程更赋予主动的创造品质。因此,比以往的“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过程无论从视角上还是评价的内容上更具有评价系统性。它比以往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存在更多的评价点:从教材和学生背景分析上评价教师对学生发展问题把握的准确程度;从学生发展问题出发所提出的教学目的上可以评价其有效性;在教学过程和教案上可以评价其有效性;可以依据提出发展问题和实现程度的情况作出评价;从教育思想上更具有其可评价的内容,因此这一模式已展示了课堂教学系统评价的雏形。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