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实践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根据自身实际教学情况及课程学习,设计和实施一次教学活动。截止日期 : 2017-07-01

作业要求 :实践研修是本次培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在岗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良性循环过程,逐步提升实践教学及教育科研能力。现将实践研修成果做如下提交要求,各位参训学员请在“实践研修成果”栏目中根据要求提交一篇实践研修成果。 
内容: 

请参训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教学情况及课程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实施一次以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为特点的教学活动。并将教学活动设计、实施与反思以文稿的形式提交至平台。

要求:
     1.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2.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 
     4.提交实践研修成果时,请附上1-2张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图片。 
     5.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作者 :耿老师

根据自身实际教学情况及课程学习,设计和实施一次教学活动。

2016-07-19提交者:学员王利军浏览(2 )

数学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每个人一生的发展,越来越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但它的基本出发点在于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现代社会的发展也迫切要求人们加速人的自主探究建构,并正确发挥其作用。因此,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就成为小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教师“教”上下功夫,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很少有学生自主的活动,更谈不上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这样做严重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阻碍了学生思考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处于低水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重要的丞待解决的问题。在未来的社会里,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获得一堆知识,而在于掌握学习方法,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自主探究”是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将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过程。

近几年来。我校随着小学数学新课的实施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出现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过程的形式化—— 对话变成问答,由满堂讲变为满堂问”;有活动却无体验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有探究之形,却无探究之实小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现象提前出现等等。这些在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必须给予正视,为此,我们选择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作为专项课题进行研究,不但非常必要,而且更富有现实意义和研究的价值。

二、课题的界定

指导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实践给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指点式的培养活动,它侧重于对受教育者提供一种帮助和引导。

“自主”是指“自己作主,不受别人支配”(辞海注释)。

“自主探究”是指围绕一定的学习任务,通过开展积极主动的探讨和研究活动,从而发现问题、进出问题、解决问题,直至提出新的问题的学习活动。在整个自主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为主要线索,在这条线索的每一个环节上又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共同完成整个学习过程。

  “自主探究学习”是指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给学生创设情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做,通过学生的自学、尝试、操作、交流、总结、实践反思等形式,让他们在数学王国里自由地探索,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

  策略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促进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达到唤醒小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自主探究的习惯以及自主探究的品质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对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实践的研究,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探索出适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

四、主要理论依据及假设

(一)理论依据

1、唯物辩证法内、外因理论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外因,学生是内因,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学、讨论、思辩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辅以教师的指导,维持和发展学生内在动力。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指出: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主动建构者,要求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3、“发现学习”理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需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激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know-what)”,“知其所以然(know-why)”而且要让学生“知其所用(know-how)”,“知其谁用(know-who)”。

4、生本教育理论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本体。因此,教育应该真正认识和把握学生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价值的原则。生本教育的本质和基本原则是从内部和外部了解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创新是他们学习的核心过程,他们是在创新中进行学习的。同时,儿童还有着无限的潜能。教师应从儿童对知识的实际形态的认识进行教学设计,把学生置于创新的环境与状态下,尊重儿童的独立性,全面依靠学生,关键是要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提供一种挑战自我的创造情景,保持儿童追求的天性,最大限度发挥其潜能。

5、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他们对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喜欢问个“为什么”,乐于独立提出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他们已具备初步的自主探究能力,这就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可行性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儿童对事物的分析还不成熟。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给予适时、有力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独立思考中可能产生的缺点和偏向,这又为不可替代的教师的指导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理论假设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试图通过构建和完善“自主探究学习”课堂教学策略,创设符合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征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才能的条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探索活动中获得成功,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主动、全面、协调地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长期以来,我校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推进素质教育的研究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且学校历来重视科研工作,对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给予大力支持,对取得优异成绩的老师进行奖励,形成了良好的教研兴教氛围。

2、课题组的老师均是我校的数学老师,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课题负责人有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参与科研热情高,并有较强的研究水平和写作能力,撰写的二篇科研论文分别获市二等奖。

3、本课题实验研究的目标明确,有较高的现实意义;从当前的教育改革发展看,“鼓励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也是当前教研教改的要求;课题界定、研究内容及方法都很清晰,从课堂到课外都有系统的划分。

4、经费来源:我校对课题研究必须的经费给予大力支持。

综上所述,我们有条件完成该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

六、研究内容

1、“自主探究学习”、“教学策略”等关键概念的界定;

2、课堂教学中教师影响学生自主探究的行为的研究;

3、有效改善教师教学方式的研究;

4、构建自主探究型教学模式的程序框架的研究。

七、实施思路、操作原则及研究方法

1、实施思路

该课题作为统领数学中心组的总课题,教师人人参与研究。根据小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分低、中、高三个梯度,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研究。

2、操作原则

为保证该研究的顺利进行,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教师应根据课题方案和自身实际自主选择研究内容,创造性地开展研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活动、体验乃至创造。

2)差异性原则。受教育者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造成的原因有先天条件差异,有环境影响的不同,也有教育条件的不同。这些差异决定了教育工作不能只是要求有差异的个体都要达到统一的教育目标,而应当按照这种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个受教育者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3)师生合作原则。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

4)整体发展原则。要把课堂教学与学生身心素质各方面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发展整体,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家庭、学生生活形成一个相互协同的整体。教学力求面向学生整体素质的可持续发展。

5)反思性原则。反思是回顾已经做过的工作,把握既定的目标、进展,提出改进的方案,应用从教学中或从他人身上所学到的知识的一种能力。实验中,教师要具备反思的意识,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指导行为。

3、研究方法

本课题将通过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方法进行课题研究。

1 文献资料法:通过研究国家教委颁布的新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精神,根据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的方向学习小学数学教学理论,了解目前全国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型教学研究的程度等材料,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借鉴相关自主探究型教学方面的经验,从而提升课题组成员的教学理念。

2行动研究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实施自主探究教学采用的方法和手段、设计的学具教具、制作的课件,进行多视角全方位的设计,在实践中验证,发现问题不断改进。

3 经验总结法:实施课题研究方案,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依据教育教学理论和研究中形成的教学理念,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并上升为一定的可供仿效或借鉴、推广的经验。

八、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 20069

工作目标: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申报课题,开题论证,修定课题方案。

2全校动员,召开骨干教师会议,组织校课题组。

3)搜集国内外关于自主探究学习的资料,了解自主探究学习研究的进展情况。

4)搜集资料,获取相关研究成果,学习相关理论

  2、实施阶段( 200610——20078

  工作目标:

1)课题组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实施研究。采取边实验边思考,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

2)每学期定期开展专题性的研究,举行一次及以上交流研讨,并在全校或在全区进行公开观摩 。

3)搜集关于本课题的典型案例、典型教案、电脑多媒体课件等资料。

3、总结阶段( 20079——200710

工作目标:

1)搜集实验中积累的资料,从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筛选出能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指导策略。通过面上推广深化、拓展和完善本课题研究。

2)撰写实验研究工作总结和结题申请报告。

3)做好实验的结题验收工作。

九、实验成果形式

1、教学实录;2、教学设计及说课稿;3、教学课件;4、经验总结(论文);5、教学叙事;6、研究报告。

十、保证措施

1、组织到位。

1)建立健全领导机构,责任到人。

2)召开课题研究会议,制订方案。。

2、完善制度

1)成立以课题组为中心的具体操作机构。由课题组负责人,科研组主要成员和参与研究的教师组成。

2)建立科研奖励制度,教研室具体领导督促,激发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发挥教师创造力,形成合力,将课题研究直接纳入年终考核,对成绩突出的课题组成员给予奖励。

3、理论学习。

(1)教育科研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学习。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有关的教育科研的理论,初步掌握科研的方法。

(2)组织教师学习唯物辩证法、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心理学理论以及各核心期刊和科研先行单位的相关论著,掌握自主探究学习理论的内涵。

(3)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要认真学习,逐字逐句地研究、领会《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4)拓展教师理论学习的空间。组织教师参加学历进修、专业技术进修,以及各级骨干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等。。

(5)引导教师自学。通过订阅教育教学杂志、上网搜索、参加网上论坛的讨论等。

(6)聘请有关专家和教授开设讲座,进行实时指导。

4、操作规程:

①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钻研教材,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及教材的重难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氛围,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问题情境。合理安排自主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内动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②把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平台。 课题研究只有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贴近教育,贴近教学本身。每学期的教研活动要紧紧围绕课题研究展开。

③倡导“话题式”教研活动。确立“话题即课题”的思想,每周组织一次科研组成员开展话题研讨。即每周由科研组成员提出一个话题,可以是自己教学中的困惑,也可以是听课中发现的问题,在教研活动中让全体教师探讨,在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中逐渐形成共识,借此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

④参与实验的教师要摸索出“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

⑤及时进行信息反馈,调控探究活动,使知能统一,促进知能转化。要进行细致的课外辅导,提高后进生的学习自觉性,要充分利用开放的问题情境,拓展课堂的教学空间,让学生在课内外的实践活动中煅炼探究能力。

⑥及时总结。实验参与者要及时进行反思,记录教学过程,撰写教学叙事,每周进行一次小结,每月撰写一篇教学叙事,进行一次教学交流;每学期要撰写一篇实验论文、一篇阶段性总结和一篇体现课题的教学设计或说课稿。

老师评语

实践研修成果

最新实践研修成果

推荐实践研修成果

热门实践研修成果

热评实践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