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图形与几何教学过程及反思截止时间:2016-09-28
  2. 作业要求:
    “图形与几何”的内容按“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和”图形与位置“四条线展开。这四条线都以图形为载体,以培养几何直觉、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以及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我们赖以生存的现实空间为目标。不仅着眼于理解和掌握一些必要的几何事实,而且强调现实经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形成积极的态度与情感。试完成一篇相关教学设计。
  3. 发布者:辅导教师4

图形与几何教学过程及反思

提交者:毛俊玲     所属单位:扬州市花园小学     提交时间:2016-09-18    浏览数:3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切入。

1.课件出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屏幕,找一找校园中哪些地方有四边形?请同学到前面和点击课件,指一指你找到的四边形,说出这是什么图形。(设计意图:从生活场景入手,丰富学生的感知,曾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利用课件的交互功能让学生去点击去发现,自然地形成数学与生活的链接。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同时复习四边形。)

2.课件出示:一组图形,说出你知道的四边形的名称。这些四边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为什么平行四边形能从众多的四边形中脱颖而出,它有什么不同于一般四边形的特征吗?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共同来认识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从实物抽象到图形,使学生的思维水平上升一个台阶,过渡到图形,学生虽然没有学习平行四边形,但他的原有认知也不是空白,通过丰富的表象和预习他们能初步的认识平行四边形。)

 (二)操作探究,在交流中感悟。

1.特征: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围一围请两位同学到前面,用钉子板围出一个平行四边形,说一说怎样才能很快围出一个四边形,通过这个活动,渗秀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特征。

画一画请两位同学在方格板上画出平行四边形,其它同学在书上第38页画方格中画一个平行四边形。想一想怎么才能很快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再次操作让学生感悟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还可以引导学生用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来让学生验证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老师通过课件验证这一结论。对于能说出对边平行的学生给予鼓励,但不做为板书和要求全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板书:有四条边,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平行四边形有四个角,它的角有什么特征呢,拿出的平行四边形,小组讨论:比一比,画一画。引导学生在交流中达成共识,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老师用课件进一步验证。板书:有四个角,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2.   特性:容易变形

4个人一小组合作,拿出平行四边形框架,小组中每个人拉一拉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板书: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征?课件演示:生活中运用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的实例来丰富学生的认知。(如衣架,升降梯,电动门等.)思考生活中为什么应用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呢?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具使学生操作感知,不至于让学生思无源想无据。让学生操作感受到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并利用课件丰富学生的认识,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三)练习巩固,在应用中提升

练习是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使所学知识形成技能的桥梁,也是教师考查学生目标达成度的手段,因此我设计了三个练习。

1.涂色练色(我设计为交互响应的课件,单击鼠标图色,并会显示是否正确。这样可提高课堂效率,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2.画一画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3.判断练习(及时反馈全体学生是否真的认识了平行四边形,三年级的教学中还不要求形成概念,就是要通过大量的实物图形来感知,多媒体课件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4.猜猜看(用你学过的知识来描述你拿出的图形,让同学们猜一猜你手中图形的名称。

变换练习的形式,还是为了巩固对图形特征的认识,同时增强了学生对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几个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对比。)

5.介绍七巧板。“七巧板”在国外被称为"唐图"意思是中国图。七巧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我国先秦的古籍《周髀算经》,其中有正方形切割术,并由之证明了勾股定理。七巧板是由七块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的薄板组成,拼出来的图案变化万千。“七巧板”流传至今,成为人们喜爱的智力玩具。

二.教学反思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直角基础上安排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并通过学生手动、脑想、眼看,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发展空间观念。重点是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点,难点是让学生动手画、剪平行四边形。根据以上几个方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堂课上,我做了如下几个方面:

1.通过复习,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比如四边形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条边,而且都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些都是为了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打基础、埋下伏笔。

2.通过知识迁移以及学生动手拉一拉、摆一摆,引导学生探究出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于“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的发现,我请两名学生上台来拉一拉事先准备好的教具(三角形和四边形),这两名学生都能够发现三角形拉不动不能变形,而四边形能够拉动能变形。之后,我归纳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我问学生,平行四边形是三角形还是四边形?学生齐答“四边形”,那平行四边形具有稳定性还是不稳定性?学生就很容易回答出来。至于平行四边形的其他边和角的特点,我是这么引导的。问平行四边形有几条边,边有什么特点?问平行四边形有几个角,角有什么特点?学生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结合平行四边形的图形都能够想出来。对边相等学生还通过测量给出的平行四边形来进一步验证。对角相等学生也实际动手比了比。

3.通过钩一钩、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等活动,让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法制作出平行四边形。不管是在钉子板上“钩”出平行四边形,在方格纸上“画”出平行四边形,还是用一张纸“折”出平行四边形、“剪”出平行四边形,学生参与都非常积极,并且基本能够做出来一个平行四边形。每一次活动,我都请两三名学生进行汇报和展示,最后请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具有什么特点?制作平行四边形时要注意什么?学生都能够一一补充。

还存在如下几个方面不足:

1.用一张纸“折”出平行四边形、“剪”出平行四边形这个环节没有真正落实,还需要在下一节中继续完成。

2.没有从具体生活情景中引出平行四边形,而是简单的通过复习进行引入课题,对“平行四边形来源生活”没有让学生充分体会到。

总之,今后我会继续努力,多反思、多进步,把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上来。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