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中学物理实践成果要求截止时间:2016-09-30
  2. 作业要求:

    结合所学课程内容,选取一堂课进行教研活动设计,并通过学科年级组设计实施一次主题活动,活动后根据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修改、完善,并反思教学心得,最终提交一篇实践研修成果。

    要求:

    1. 字数要求在500字以上;          

    2.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将为“0”分;

    3.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不要提交带网页格式的文档;

    4. 如在实施过程中有照片记录,可上传插入文档内;

    5. 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截止日期:2016930日 )。

  3. 发布者:辅导教师14

中学物理实践成果要求

辅导教师14 已推荐!

提交者:翁剑     所属单位:扬州市开发区实验中学     提交时间:2016-09-24    浏览数:2     

课堂教学反思和改进案例

 

一、原课堂教学情况

1.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的编排,每一章在有关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内容结束后,总有一节或部分内容要涉及到本章主要内容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对于这些内容学生总是得过且过,持无所谓的态度,认为那与他们没有太多的关系,不感兴趣。为了扭转这种现象,为了让学生发现物理知识随时随地与其摩肩接踵,也让学生觉得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确是有用的,进而对物理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选择了“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这节内容作为尝试。

这节课计划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整节课主要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讲授课本上的内容,“轮船排水量”、“潜水艇”、“气球和飞艇”和“打捞沉船”以录像或Flash动画配合讲解,“密度计”配以实物投影进行演示实验,“潜水艇” 和“打捞沉船”安排学生动手实验。第二环节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展示、交流课前事先收集到的材料,这些材料是课本外有关浮沉条件应用的例子。

2.  课前准备

师生共舞,双向活动。教师制作了此节内容的多媒体课件,进行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课前准备工作。学生以个人为单位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并提交给教师。教师在审阅学生提交内容的基础上,按资料内容进行合理分组,以4~5人为一组,每组推选出2~3个作品作为汇报内容,作品内容避免重复,最后每组推选发言代表。在任务的驱动下,各小组均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并且大部分同学都表现出了较高的热情。

3.课堂教学实施结果

按教学的设计,师生双向活动进行了课本内容的讲授和学习,由于利用实验、录像资料以及Flash动画作为依托,学生的关注程度很高,领悟力也较好,第一环节顺利达到了预期设想的教学目标。但作为向课外内容拓展的第二环节却显得“苍白无力”,距预期的教学目标于千里之遥,大为缺憾。因为只有两个小组的代表上台进行了交流,学生明显地表现出意犹未尽。

二、课后反思

1. 成功之处

这节课就采用的教学手段来讲,比较成功。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对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益、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拓宽渠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实施教学,比教师用一支粉笔“滔滔不绝”的讲授更为有效和直观。一些内容利用录像或Flash动画展示,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关注程度很高,因为计算机多媒体可以提供声音、图像、影像等等,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这节课学生的动手能力有较好的体现,利用实物投影的演示实验更是让学生一目了然。

第二环节的设计较好地体现了“二期课改”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查找资料、制作电子作品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事,比平时单由教师布置预习任务更能激发起他们的积极性。可能在学生眼里这些工作已不是平时意义中的索然无味的预习学习,而是一种娱乐。其实在这种形式下同样能学习,同样能得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充分表现出了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在很多方面超出了教师对他们的要求,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二期课改”倡导:让每个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去认知,形成持续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提倡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重视参与、探究和愉快的学习体验。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物理知识、技能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由于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形式为小组合作学习,因此交流与合作是基础,通过小组成员分工、交流与合作,经过小组内、小组间的交流,取长补短,进而完善及提高活动的质量,充分体现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另外,从作业反馈体现出学生对课内知识掌握得较好。

2. 失败的原因

这节课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没有按预期的设想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后学生普遍反映,甚至有同学讲,自己小组的内容比已交流的两个小组内容的要精彩许多。学生的感觉很是失落,和课前的热情参与形成明显的反差。分析原因,显然是课堂上交流的小组太少,各小组交流汇报的内容没完成,草草收“秋”,虎头蛇尾。仔细研究后不难发现,其实学生在查找与内容相关的合适的资料前,必然要仔细研究过课本上的本节内容,第一环节之所以进行得如此顺利,是因为学生上课之前已大体搞懂了基本内容。学生在课堂上是对第二环节大感兴趣,除了希望了解到其他各组的情况外,最关键的是想表现自己小组的作品。另外,从时间的分配来看,在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内,想要完成两个环节的教学任务,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分析,失败的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策略出现问题。

3. 理论学习中反思

在物理教学中,提倡“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根本转变,再促进教师的教学模式发生转变。

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灌输教学方式,要向探究、体验、互动的教学方式转化,教师不仅要授之于“鱼”,更应该授之于“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是简单地作出解答,而是指出进一步思考的路径,提供查找资料的方法,或者启发同伴们一起讨论,倡导交流、合作的精神。其次,教师不再是课堂中心。要改变过去全部由教师包揽教学的局面,应该多做有利于学生的自学和讨论,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问、善问的品格。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选择的余地,在开放、充满民主、和谐、轻松的氛围中,根据自己发展需要,自主选择、独立思考、主动学习,让学生做真正的“主人”。再次,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要给学生的活动留有充足的时间,搭建一个充分交流、讨论的平台。

三、改进后的课堂教学

1. 改进措施

找到失败的原因后,在另一个班级上这节课时,我调整了教学设计。整节课以每小组准备好的汇报作品作为基础,课堂仅仅作为交流、讨论的平台,让学生在汇报、交流和讨论中了解物体浮沉条件的各种应用。为了使课堂上的气氛更加活跃,我将8个小组的作品上传到学校校园网上,让每组同学不仅熟知自己本组的交流内容,而且能够对其他小组的内容提出针对性的问题,以便于课堂上学生之间形成热烈的讨论。并展开竞赛,根据课上的表现,评选出最活跃的小组和表现最佳的个人。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扮演组织者的角色,并适时就有关问题进行点拨。另外,作为考核学生在课前自学的质量,这节课将“气球和飞艇”的内容安插在其中一小组的汇报内容中,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学习。

2. 改进后教学效果

整节课学生的表现欲望很强烈。每组内容经过精心的准备后,汇报得大为精彩。其他同学也是争先恐后,跃跃欲试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学生之间形成了热烈的讨论氛围。教学过程呈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状态,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学生的应变能力在课上也有了很好的锻炼,个别小组的代表能够沉着应答,遇到自己不会的问题时,还能够及时向其他同学寻求帮助,共同来解答问题。作为检查自学质量的课本内容“气球和飞艇”,更是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小组代表播放了“气球和飞艇”的录像资料后,不断有同学提问,“气球和飞艇为什么要充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气球和飞艇充气或放气,只是改变了浮力吗?重力改变了没有?”更是有同学将我打算要问的问题提了出来:“给气球和飞艇充气时,能否充得太多?气球和飞艇能否无限制地上升?”学生的讨论空前地热烈。同时也说明了学生在教师布置任务后,确实是仔细研究了课本上的内容。

从回家作业——撰写题为《我熟知的“浮力”》的小论文来看,学生对这节课的反响也是不错的。他们在论文中如数家珍地罗列出很多与浮力有关的例子:“浮船坞”、“盐水选种”、“浮油选矿”、“孔明灯”、“浮沉子”、“曹冲称象”等等,而且所举的大多是课本之外的例子,显然,这节课的确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较好地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宗旨。

3. 改进后再反思

二期课改的要点之一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个体学习方式,倡导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根据这节课的尝试教学,我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生发展模式。在整个探究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基本的组织形式贯穿始终。学生的自主学习一直与合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地、自主地展开讨论和交流,充分张扬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要求。

但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要的是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原先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无从谈起。把课堂教学的重点由重教法转为重学法、由教师的讲转化为学生的主动学,使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进行学习。要达到这个目的,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是关键。这45分钟,我们要求教师不只是精心备课,不只是关注怎样传授知识、怎样训练能力,更重要的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来设计教学,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转变角色。   

 

 

                                                         翁剑

                                       

 

有思想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