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谈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截止时间:2016-11-25
  2. 作业要求:

    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培训,要求教师树立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的意识,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有效参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园本)及区域研修,养成网络学习习惯,促进终身学习,实现专业自主发展。

    题目:

    请参训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及培训所学,谈一谈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以及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

    要求:

    1. 撰写内容层次清楚,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2. 字数不少于500字;
    3.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请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作业,逾期将不能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谈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

提交者:次旺卓玛     所属单位:昌都市二高     提交时间:2016-10-09    浏览数:0     

 要谈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信息技术?它是指对图形、图像、文字、三维动画、声音及动态视频等多种媒体进行综合处理及表现的技术。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媒体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者,学生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媒体传递则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如果能够“图、文、声”并茂,有活动影像的特点,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自己,从而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们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的动力”。我们的教学实践也表明,能否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是了解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如果学生们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时,就能积极主动的去学,乐学不倦。同时,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接受外来信息和知识,主要是通过人体的各种器官实现的,是先有感觉后有认知。因此,我们若能在教学中给学生们以直接的感官刺激,就能够引发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传统教具和教学模式很难长时间吸引住学生们的注意,如学生们面对黑板上所列提纲,往往是忙于记笔记,不做认真理解思考,其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但如果我们能够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富有创意的画面、动态的示意、丰富的影视资料,变被动的“听”、“记”为主动的“看”,这样就能引发学生调动多感官学习的兴趣,对所学习内容产生积极的注意倾向,并激起热烈、持久的情绪。从而思维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创新教育思想。

    二、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科学研究已证明,人们通过各种感官获得的知识比率为:视觉83%、听觉11%、其他6%,视听结合可获得几乎是最佳的知识保持率。由此可见,利用多媒体进行历史课堂教学,对于调动文科学生多感官参与历史知识理解记忆,提高师生教学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还具有快速、准确、大容量的特点。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既能降低劳动强度,节省时间,又能加大教学信息的容量、讲练的密度、训练的层次、训练的力度。还可以当堂得到教学信息反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三、借助多媒体工具软件提高教学质量

    在历史教学集体备课过程中,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来制作教学幻灯片和多媒体课件,对教学课件的制作,也可查阅与历史教学相关的资料来补充教学内容,用于指导学生自学的课件,可让学生自定学习进度,自选学习路径,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得到反馈、完善,从而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创造能力。

    四、科学整合学科,促进多面发展。

    实践证明,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改变师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为师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素材。让师生把信息技术课程中学到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中。必须与历史学科结合起来,让师生都能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人终身受益,计算机及网络等信息技术在信息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要始终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理念,把信息技术与所教学科有机整合,更有效地主动去获取、处理、分析和利用教学信息,从而不断地提升教学质量。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