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谈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截止时间:2016-11-25
  2. 作业要求:

    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培训,要求教师树立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的意识,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有效参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园本)及区域研修,养成网络学习习惯,促进终身学习,实现专业自主发展。

    题目:

    请参训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及培训所学,谈一谈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以及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

    要求:

    1. 撰写内容层次清楚,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2. 字数不少于500字;
    3.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请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作业,逾期将不能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谈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

提交者:扎西曲珍     所属单位:昌都市一小     提交时间:2016-09-28    浏览数:0     

摘要:在现代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与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信息化的应用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教育中也较多地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将会使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扩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在学习不同的内容和方法时从其相互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升学习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的融合现代信息技术能够迎合现代学习的学习的特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语文教学,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信息技术;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当中的运用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效整合顺应现代学生学习的心理,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信息技术能够为教学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在很大程度上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是把现代的信息技术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载体,对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改进,使其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能够优化教学效果
  
  (一)在教学中保障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不停地解说,学生被动地听讲,学习活动完全教师来掌控,课堂的主体偏向于教师。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到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地、生动地学习。
  
  (二)丰富教学内容。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讲解文章,板书重点。而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通过制作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促进课堂师生的互动。新课程倡导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传统的教学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运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实际应用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阅读的实质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民族语言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要从阅读中获取相关的信息,就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对阅读内容的思考和讨论。教师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教学目标。首先,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利用信息技术把学习内容制作成课件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吸收学习内容。其次,由教师引导,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然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和评价整个学习过程,对于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总结。
  
  具体来说,在解读一篇小学语文课文,首先要从课文的朗读入手。通过朗读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之后在进一步的理解其中的内涵。要了解其中的内涵先要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教师要制作出最能够体现课文内容的课件,通过课件的展示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其次,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拓宽教学内容。并结合课文内容把学生分为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信息技术查阅相关的资料并制作一个资料集。然后,由各小组推选出代表对本组搜集和掌握的内容进行汇报,这样能够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课文内容。最后,评价总结,在各小组汇报完之后由教师和各小组学生对其进行评价,这样能够使学生对课文有个更深的理解。
  
  例如小学语文课文中的一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进行篇文章阅读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显示周恩来简介,同时要配上一些画面和背景音乐,来体现出周恩来为国家而鞠躬尽瘁,在民族面临重大困难时挺身而出,而他离开我们这个世界时没有留下一个后人和一分财产,但他却深深地留在了人民的心中。在学生对周恩来有了一些了解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阅读,在阅读时给学生提出问题,要其在阅读中进行思考。之后教师对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并品析。在对文章题目进行解读时,教师可以把周恩来为什么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历史背景利用多媒体播放出来,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听读来理解文章的内容。然后让学生精读课文,并让学生把文中能够体现出“中华不振”的词语给标注出来,之后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教师指引,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中华不振”,通过插入一段实例进行说明,讲述一个妇女的亲人在外国租借被汽车轧死,它寻找中国警方帮助讨回公道,结果不但没有讨回公道反倒被警方训斥了一番。教师把这段文字利用多媒体播放出来,然后由学生分组朗读。通过形象的文字画面与其切合的背景音乐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情感。运用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因为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信息储存量还很有限,要写出一篇较好的作文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的。在传统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多是运用范文的讲解来指导写作。用范文讲解指导写作,过于死板和单调,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培养,写出的作文往往是千篇一律。因此这样的范文教学的效果不佳。而在作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在作文教学中怎样用好教育技术呢?首先,可采取通过多媒体展示视频画面,呈现出相应的写作素材,让学生感知“写什么”,同时引导学生对多媒体画面以外素材的想象、回忆。其次,作文教学要结合课件展示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使学生交流看法,让学生知晓“怎么写”。教师要鼓励学生写具有新颖独特性的作文。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写《春天里的发现》作文时,首先,可以把关于描述春天景色的诗歌、儿歌、文段等利用多媒体以图片或动画的形式将一幅幅美丽的春景图展现给学生,并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通过眼、耳、心等感官去感受春天的气息,感受春天的美丽。这样利用多媒体展现出来的优美图片、动画、音乐,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将学生分成小组,各小组根据多媒体技术中展现的画面、文字、音乐等,并结合生活实际对春天展开丰富的联想,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由每个组员表达出对春天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使其对春天的理解更为深刻。最后,教师再根据课件展示的“春天”、小组讨论的“春天”、个人感悟的“春天”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具体生动地写出对“春天的发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以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智慧与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