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提交教学设计及课件截止时间:2016-11-25
  2. 作业要求:

    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整合,让老师们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更好的解读了课堂教学。在信息技术应用的探索与尝试中,您有哪些得意的作品呢

    作业题目:

    请参训教师结合本学科教学情况及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培训课程所学内容,提交一篇教学设计(教案)及该节课对应的课件。

    要求:

    1.提交作品应与本次远程培训的学科对应;

    2.教学设计内容完整,思路清晰,内容要包括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教学课件需保证能正常播放查看;

    3. 字数不得少于500字;

    4.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抄袭,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5. 为方便批改,教学设计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课件形式可以是PPTPPT以附件形式提交),亦可是微课等(微课从视频上传通道上传,请选择平台支持的视频格式)

    6. 请在截止日期前完成本任务,逾期将不能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提交教学设计及课件

提交者:德吉央宗     所属单位:洛隆县教育局     提交时间:2016-10-16    浏览数:1     

《中彩那天》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质疑解疑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及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通过联系上下文找重点词句和段落的方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父亲从不愿意把大奖还给同事到主动还给同事的经过。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诚实、守信的名言和故事。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情境导入

(课件音乐:一首旋律柔和的钢琴曲,结尾处加入汽车喇叭的声音。)教师入情入境地讲故事(课文前4个自然段),当讲到“爸爸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里挤了出来”时,汽车喇叭声响起,故事讲完了。

激发兴趣:故事听到这,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质疑,教师提示学生答案在课文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自由朗读课文。

(二)初步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进一步思考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把发现的新疑问从文中画出来。

(四)小组讨论,合作解疑。

(五)质疑

      学生把在小组里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a.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是什么?(板书:道德难题?)

b.为什么说诚实、守信就等于一大笔财富?(板书:诚+=财富?)

c.父亲为什么还了车就很高兴?(板书:高兴?)

d.为什么说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板书:最富有?)

e.父亲为什么擦掉K字?

三、深入理解课文,解决学生的疑问

(一)解决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读书,你知道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是什么吗?(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板书,要、还。)

(二)在文中找出父亲可以留下这辆车的理由

课文中有许多语句说父亲有理由留下这辆车,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书,找出有关句子,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1.自己读书画出有关句子。

2.在小组里交流所画的句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理解课文的情况,帮助学生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全班交流。

方案一:如果学生答道“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这一句时:

1)引导学生抓住“拮据”这个重点词语理解句子。

2)用同样的方法理解“他梦寐以求------”这句话。抓住“梦寐以求”这个重点词语,体会父亲太想得到这辆车了。

3)指导朗读“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方案二:如果学生答到第八自然段的内容时:

1)出示含有第八自然段文字的课件,学生谈到哪里,就先理解到哪里。

2)理解“母亲让我仔细辨别-------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抓住重点词语“仔细辨别”、“看了又看”、“终于”、“淡淡的”理解句子,这些词语可以说明父亲想留下这辆车。

3)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

4)理解“过后,两人都把这件事忘了”,体会父亲不说也没人知道,可以把这辆车留下。

5)理解“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知道父亲把K字擦掉是曾经想过留下这辆车。

6)理解“‘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我激动的说”,体会孩子也很要这辆车,他是为父亲找理由呢!

7)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读出激动的语气。

4.总结父亲可以留下这辆车的理由。

(三)理解父亲为什么把车还给库伯

1.从哪儿可以看出父亲把车还给了库伯?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理解父亲为什么把车还给库伯。

   课件出示:“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守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1)自由读这句话。

2)谈自己的理解。诚、信比金钱更重要,是用钱买不到的,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3)指导朗读。

3.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父亲打电话的情景,再现画面。

1)父亲有那么多理由、那么多机会可以留下这辆车,可还是决定还给库伯。同学们想象一下,父亲打电话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呢?

2)小组合作表演,教师巡视指导。

3)一个小组上台表演,其他学生仔细看,准备提出自己的建议。

4)评议学生的表演,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评价,鼓励参与表演的学生。

4.理解:“是啊,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1)联系母亲说的话理解父亲这时战胜了自己,这是最重要的,所以说“最富有”,父亲做到了诚实、守信,获得了生活快乐的源泉,这也很重要,所以说“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2)齐读这句话。

四、总结全文

我们这堂课的学习是在读书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解决了问题,明白了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笔财富。同学们,诚实是一个人的美德,守信是一个人的修养,愿我们能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都能拥有这样的财富!

五、课外延伸

1.老师读了这课之后,想起来许多名人说的话。(出示句子),你们喜欢这些话吗?

出示句子:诚实的人可以引为朋友。诚实是最好的习惯。

2、学生自读句子,体会句子的含义

3.引导学生课下查找有关诚实、守信的名言警句或故事,在同学之间交流。

【板书设计】

中彩那天

道德难题?   诚、信=财富?  高兴?  最富有?

附件

  •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doc     下载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