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学习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科学领域中的运用有感

2016-12-21  发布者:韩静  浏览数( -)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辅助课件在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它为教师开辟更广阔的创新空间,并使幼儿的学习如虎添翼。它能将教育信息通过多彩的图、文、声、像等形式,直观、形象、生动地作用于幼儿的感觉器官,使幼儿在丰富的感性材料刺激下,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也使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优化了教学的过程,提高了效率,增强了效果。多媒体课件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当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以下我将从自己在本次课题实施开展过程中收获的经验、遇到的困惑以及采取的策略和措施进行阐述。

一、在课题实施中的收获:

(一)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帮助幼儿掌握科学知识,使许多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由于幼儿知识经验、认知水平的限制,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通过感知获得的,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它可以使抽象、深奥的科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使他们主动观察、探索、思考。而且多媒体技术交互性强,各主题页之间可以灵活转换,便于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随意调整教学顺序,当幼儿对某一内容感兴趣或感到困难时,可灵活演示,拓宽了教学途径。因此,我们从兴趣入手,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通过投影、电脑、动画等电教手段,使科学知识浅显易懂。让幼儿获得不易亲身感知或接触的经验,并将不能感知的事物放大、再现、模拟演示有关重要的过程,使许多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多媒体技术可以根据需要变化时间、空间,还可以把微观的事物放大或把宏观的事物缩小,这使得幼儿的认知更为深入。如认识蚂蚁时,多媒体能将蚂蚁的形象放大,让孩子清清楚楚地看清蚂蚁有几条腿,长在什么部位;又如在小班科学活动《春天的花》中,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观看了课件,通过观察,使幼儿知道花儿的用处。我们通过对画面的放大、定格等多种手段进行,让幼儿通过仔细观察,主动思考、探索、讨论得出合理的原因。这样让幼儿能够真切感知,不但容易理解,而且知识完整、印象深刻。

(二)信息化技术便于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交流

    我们开设了班级资源共享空间,向家长宣传幼儿园教育。在空间里家长可以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甚至观看孩子在班上的活动,或对老师、对幼儿园提出建议和意见。幼儿教师也可通过多媒体交流系统了解到幼儿在家里的情况与家长的反馈意见,实施对幼儿的及时教育与保育,从而更加完善幼教管理与教养体制。

二、在课题开展中的困惑和思考

 (一)流于层面,缺乏探索 
  [案例描述]比较长短的数学课件中有一道供幼儿操作的练习题:要求在一组组长短不一的图案中,将长的物体点击出来。操作正确,屏幕上会出现一张笑脸并说你真棒;反之则提示加油哦,再找找看。整个活动有声有色,幼儿乐此不疲地尝试了一遍又一遍。 
  个别交流时,我问了几个幼儿:你怎样判断物体的长短呀?”1我用眼睛看,看一下就知道谁长谁短了。2我一个个试过去,一直点到电脑说你真棒,我就找到答案了。3我找到规律啦,每一道题目,长的物体所处的位置都不一样……”幼儿五花八门的回答使我惊叹万分。 
  [问题透视]幼儿思维的进行离不开自身对物体的感知,更离不开自身与外部环境、操作材料之间的交互作用。操作材料应能彰显幼儿活动过程,引发幼儿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从而系统地帮助幼儿建构知识。 
  多媒体课件呈现的是具有形象表征和符号表征的材料,它在问题和答案之间建立了链接,操作带有较强的随意性、猜测性和盲目性。它内化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过程,幼儿即使想比一比、量一量图案中的物体,也难以实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幼儿多向思维的发展,也容易使幼儿形成思维定势。 
  此外,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的鼓励性评价直接将幼儿的价值取向指向了操作结果,即是否能得到你真棒的夸奖。幼儿处于尝试成功的状态,凸显了结果,弱化了过程。过多依赖这种电子化的操作练习,幼儿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对策]在科学活动中,可运用多媒体设计以下两种类型的练习: 
  1.判断型练习。幼儿对多媒体的操作通常只是点击、拉动鼠标,因此选择型、连线型的练习以及拼图型的练习适宜采用多媒体课件。如为动物找尾巴游戏,幼儿通过目测判断后,直接将尾巴拖动到相应的动物身上。又如图形找家游戏,将几何图形按形状标志移到相应的地方。 
  2.检验型练习。幼儿已有了多次实物操作的经验,熟练掌握了操作方法。这时可考虑用多媒体设计练习题,以此来验证幼儿是否真正获得经验、习得方法。如:按物体的长短、高矮排队。开始时应当给幼儿提供实物,引导他们一端对齐比较谁长()谁短(),用逐一筛查法将物体按从长到短或从高到矮的规律排序。多次练习之后,当幼儿通过目测就能判断长短高矮时,便可让幼儿用多媒体练习排序。 
(二)讲究便捷,弱化成效 
  [案例描述]在电脑室里,我带领幼儿开展科学活动《认识叶子》。上网一搜索,有关叶子的资料真多:有各种各样形状的叶子图案,有一些奇妙叶子的flash,有用叶子拼成的图画,等等。在幼儿津津有味地看完后,我问:看了这些有关叶子的材料,你们有什么疑问吗?”幼儿回答:没有。我又问:你们还想了解叶子的什么吗?”幼儿异口同声地说:不想了。
  [问题透视]年龄越小幼儿的无意注意就越占主导地位,且幼儿注意容易受无关刺激干扰而转移或分散。多媒体鲜艳的色彩、动态的画面等能有效地吸引幼儿的无意注意,但它瞬息变化的画面及五彩缤纷的信息,却容易使幼儿产生视听觉的混淆和疲惫。而且,过多信息资源的输入,也使幼儿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消化和吸收。因而,幼儿成了名副其实的观光客,所拼凑起来的只是零星的、断断续续的知识。 
  [对策]在科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时尽量要做到准、精、活: 
  1.选得准。在选择多媒体时,教师既要考虑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又要考虑与教学内容的中心环节以及重难点相适宜。比如:在一次科学活动《动物怎样睡觉》中,两位教师的取材不同,效果也截然相反:第一位教师的课件中营造了寒冷的冬季景象(树木光秃秃、大雪纷飞……),并配有教师的配音和舒缓优美的背景音乐;第二位教师的课件中只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角色动态,色彩单一,画面也较简单。结果,第二位教师的课件教学效果反而优于前者。究其原因,前者无关内容太多,幼儿更多地把注意放在了音乐及背景图案上,而无法领会画面、配音所包含的教学内容。 
  2.取得精。对多媒体要敢于取舍,真正做到去粗取精,用出彩来。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的需要适时出示相应的媒体,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比如:在科学活动《认识叶子》中,我让幼儿观察叶子的形状,并引导他们说一说:叶子像什么?”当幼儿说叶子像扇子时,我立即将扇子的图片点击出来。通过对比,幼儿一目了然。这种少而精的课件,在关键时刻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用得活。教师应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需要以及教学中的重难点等来灵活使用多媒体。比如:在科学活动《认识叶子》中,在播放叶子是个宝的课件之前,我先组织幼儿讨论:叶子有哪些作用?”并将他们说到的而难以理解的叶子的作用一一用课件展示,这样幼儿就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观看课件。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不是时髦的作秀,也不是商业的炒作,而是一切从教学的需要出发,一切为了幼儿的成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幼儿数学活动,为这门学科的教学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路。只要我们为了同一个目标不断探索、不断改进,设计制作优质的课件,并根据教学目的、内容的需要,把它和其他教学方法整合起来运用,就一定能进一步优化幼儿园活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