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研修心得体会

2016-11-25  发布者:李燕芳  浏览数( -)

在语文学习中,纵观学生的学习状况,散文阅读是学生的一大薄弱环节,自然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严重障碍。学生在散文面前往往表现为思路模糊毫无头绪而无从下手,深感望不可及。但散文在日常学习中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体,所以,引领学生领悟赏析散文之法,提高散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怎样提高散文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先让学生明确散文的概念

从散文的定义入手,散文家秦牧说:“这个领域是海阔天空的,不属于其他文学体裁,而又具有文学味道的一切篇幅较短小的文章都属于散文的范畴。”巴金的观点是:“只要不是诗歌,又没有完整的故事,也不曾写出什么人物,更不是专门发议论讲道理,却又不太枯燥,而且还有一点点感情,像这样的文章我都把它认做‘散文’。也就是说,散文是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体。

二、引导学生立足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学习散文

散文的内容是广泛的,形式是非常自由的,内容和形式都很“散”,但是,散文必须抒发真情实感并有文学味道,有一种内在的“神”统帅全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形散神不散”。这是散文的最根本的特点。

散文的“形散神聚”的特征理解:《中学语文教材分析》上说,散文的“形”指的是散文的外在形式:材料、结构、表达方式、表现技巧等因素,是比较具体的。散文的“神”指的是散文的主题,也就是蕴含于“形”中的思想、感情,它是内在的,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散文无论内容多么广泛,形式多么自由,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明确的,集中的。即使“意在不言之中”,仍可通过字面意思推断出来,所以“神”不会“散”。而散文的内容广泛、形式自由的特点是其他文体无法与之相比的。“神”蕴含于“形”,“形”表现了“神”。“形散而神不散”即指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手段”来表现某一主题。只有把握了散文的这一重要特征并立足于这一特征,才能高屋建瓴,一览无余,迅速从“散”形中抓住“神”(主题)

三、引导学生明确散文分类。

按表达方式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散文学习要先明确其属类,就其属类编可以或抓观点、看法,或抓形象、事理,或抓情感、态度,或抓寓意、哲理,然后通过其散形抓住凝神,以掌握本质。

四、引导学生以象征这一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作为散文阅读的切入点。

象征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想象,采用一种含蓄的说法。即目的要说乙,因甲与乙有联系,于是只说甲不说乙,使人从甲联想到乙。简言之,象征手法是用具体、形象、人格化的事物来表现某种比较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如:《白杨礼赞》表面上写白杨树实则是写北方军民,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实则是北方军民不屈不挠、团结向上的精神的具体体现,从中抒发了作者对抗日军民无比崇敬的感情。这就是发挥联想思维的妙处这样学生学生阅读的思路进一步清晰、明朗。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