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冕》教学设计

发布者:宁弋恒     所属单位:钦州市钦南区犀牛脚镇新联小学     发布时间:2016-11-02    浏览数:0

《少年王冕》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少年王冕》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24课。这是一篇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用人物姓名为题的课文,重点讲了元末明初的画家、诗人王冕小时候,虽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他善于观察大自然的美好事物,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的高手,家境也逐渐好转。全文脉络分明,语言朴实无华,细读之下,感染力强,有内在的深刻的教育意义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文章的主人公王冕是一个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的人。学生通过预习,对王冕的这种美德和精神能够体会出来,但怎样从文章内容中抓住重点语句体会出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怎样读好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 学会本课5个生字,绿线内的只识不写。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缭绕”、“青翠欲滴”、“争先恐后”三个词语的意思。

    3. 抓住重点语句,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王冕勤奋好学的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4.  在对语言文字的揣摩过程中,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王冕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和勤奋好学的精神。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学准备:

    1.布置预习;搜集王冕的生平材料。

    2.相关课件。

    课时设计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2.品读14自然段,感受人物形象,体会王冕勤奋好学和孝敬母亲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儒林外史》作品作者简介,检查预习情况。

  在咱们中国的文学史上,有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全书56章,由许多个生动的故事联起来,这些故事都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塑造的。全书的中心内容,就是抨击僵化的考试制度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他的作者是吴敬梓,清代安徽人,这部小说大约用了他近20年时间,直到49岁时才完成。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节选自他小说的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板书:少年王冕提醒“冕”字的书写它既不是“日”,也不是“曰”。(指“冕”)两横和框不相连,读mào,以后书写要注意。齐读课题。(生读课题)

2.读《墨梅》诗。

                      墨梅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3.介绍王冕他是元代一位成就很高的诗人,为后世留下了300多首好诗;他更是一位成就很高的画家,尤其以画梅花著称,他出身于浙江诸暨一贫苦农民家庭,但从小就好学如痴,读书不倦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读书,归隐九里山,卖画为生,终老田园。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那么他的少年时代是怎样度过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去感受王冕少年时期的故事吧!)

、检查预习 

1.检查读词(课件出示词语,知名认读、正音)。

耽误  晶莹  贴补  高手  

孝敬  明媚  牵挂  隔壁

    闷得慌 天气闷热(以前学过,你是怎么判断读音的?)

    供不起 供两顿饭 供他读书(这里三处都读“gōng”想想都含有什么意思?都有“给予”的意思)

“载”zài用交通工具装 zǎi年  判断课文中“载着母亲”的读音。

   (师:词语会读了,课文是否会读了呢?课文比较长,就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2.检查读文。(相机纠音、指导、激励、追问)

    (师:课文重点讲了王冕少年时期的哪些事呢?)

    3.生说事。(板书:放牛  画荷花)

    (师:在这些事中你初步感受到王冕是个怎样的人呢?)

    4.生说人。(板书:孝敬母亲    勤奋好学)

    三、品读24自然段,感悟王冕的孝心和勤奋好学。

    请大家拿起笔来,认真默读课文24自然段,边读边想,哪些语句能体现出王冕对母亲的孝顺和勤奋好学呢?把它画下来,并简单地写写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一)生读、思、画、写,师巡视个别辅导,了解学习情况。

    (二)全班交流,你从哪儿感受到了王冕的孝心?

    1.语段一:(王冕说:“娘……闷得慌……带几本书去读呢。”)

   1〕生读句,说理解,再读句,评价后再指名读句。

   2〕“闷得慌”是什么意思?(心里烦)

   3讨论:王冕是不是不想在学堂读书了呢?

放牛时还能带两本书

每天就两个零花钱,花了,就没有点心,没有点心就意味着要饿肚子。王冕宁可饿肚子也要买书,哪怕买几本旧书放牛时还读书,爱学习的他是不会闷得慌,由此可以看出王冕不是真的闷得慌,他想用自己的一点微薄力量,减轻母亲的负担,同时也看出他的好学。

   4〕师:王冕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指名说(安慰母亲),其实他心里是十分渴望读书的。如果你是王冕你会怎样对母亲说?指名读,齐读。

    过渡:一个善意的谎言,蕴藏着小王冕对母亲的一片孝心。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出这一番话的?

    2.一天,母亲把他叫到面前,说:“孩子呀,……去放牛。”)

   1〕出示母亲的话,指名读,说说你从母亲的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2〕“耽误”是什么意思?误了什么呢?(误了读书,误了前程)

    3)从“这几年年成不好”“只靠”“针线活”“这点钱”体会他们家贫寒母亲的艰难。

    4)从“实在”“只好”等词语感悟母亲的无奈愧疚、难过

    带着愧疚、难过的心情读母亲的话吧,评价后再指名读,齐读。

引读王冕的话。

    师:面对母亲的愧疚,为了不让母亲难过,王冕只能露出快活的笑容说,齐……

    母亲不是要耽误儿子,她实在是无可奈何;儿子并不是不想上学读书了,而是在安慰着母亲,课文第二自然段为我们展现了这一感人肺腑的场面,让我们再次读一读这对母子的对话吧!)

    引读第三段: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是母子内心的真实感受,母亲舍不得让王冕辍学放牛,但又实在没办法;王冕舍不得放弃学业,但更不忍心让母亲难过,多感人啊!

    3.还有哪些语句体现了王冕对母亲的孝顺呢?

    4.语段四:“课文第四自然段”。

   1〕生读句,说理解感受。

   2〕对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腌鱼腊肉”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如“山珍海味” “美味佳肴”   挡不住的诱惑……)

    3〕可是王冕面对这些“腌鱼腊肉”会想些什么呢?

    4〕是啊,母亲从没有尝过这些“腌鱼腊肉”,王冕兴冲冲地拿着自己省下来没吃的腌鱼腊肉赶到家里,他会怎么对母亲说呢?他们娘二俩会有一段怎样的对话呢?(想象练说)

    多懂事多孝顺的孩子呀,因此每当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肉……(齐读后边:“他总舍不得吃……孝敬母亲。”)

    5〕他“总舍不得”,你还从这个“总”字读懂了什么呢?

    6 前一个“舍不得”让我们体会到王冕对母亲的孝顺,后面一个“舍不得”让你体会到什么?(热爱读书、勤奋好学……)

     两个“舍不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的王冕。所以,课件出示:《中国历史名人传》中说“王冕堪称儒林楷模,学者榜样。”

    四、回归整体

    1来,让我们再次用朗读去感受这位聪明懂事、勤奋好学的王冕吧!朗读24自然段。

2.读到这儿,你想对王冕说些什么呢?拿起笔来,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生写话,交流。

小结学法: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突出王冕对母亲的孝敬和勤奋好学的品质。

五、布置作业: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写法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

板书:             

                      24、少年王冕

                 辍学放牛      孝顺母亲

                 学画荷花      勤奋好学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5-7段,进一步体会王冕对母亲的孝敬和勤奋好学的品质。

2.学习按照一定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的观察方法,写一处自己熟悉的景物。

教学预设:

一、复习导入

1.少年是一段美好的时光,作者重点抓住王冕的那两件事来写的?透过“辍学放牛”这件事你觉得王冕是个怎样的人?

2.这节课你想知道什么?(他为什么要画荷花?是怎么画的?结果怎样?)

二、学习5、6自然段, 感受王冕刻苦学画,终有所成

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懂得了许多道理。一天,他在放牛时看到了一幅奇妙的图画。

1.默读第5段,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美景?

2.交流自己看到的美景。

3.作者为什么写的这么美?(按照一定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你看,王冕观察得多仔细呀:

在阳光的照耀下,地上的“红”、“青”、“紫”、“绿”与天上的“黑”、“白”遥相呼应,色彩对比异常的强烈。湖边山上、树上景色鲜明有别,景物错落有致。尤其是湖里花苞“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宛如艺术的特写。“透”“照”“洗”等一连串动词的准确描写运用,把整个景物描摹得动态十足,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4.怎样读好这美景?抓住关键词语;融入自己的感情;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生练读,指名读,边想画面边读课文。

5.指导背诵。真美啊,试着按观察的顺序背诵第五段。

6.王冕看得入了迷,他为世上没有画工把这美景画下来感到可惜,所以立志学画。起初画得不好,后来他怎样成为花荷花高手的?自读第6段。

(1)想象一下,三个月王冕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提示

起初画得不好,可是王冕不             ,天刚刚亮,他来到荷塘边         ,荷花盛开的夏天,他            ,暴风雨中,他            ,晚上回到家,他            ,夜很深了,万家灯火都熄灭了,王冕           ,就这样           ,三个月之后,他画的荷花精神、形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

2.高手就是这样刻苦努力,勤奋学习练就的。机会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勤奋刻苦的人 ,齐读最后一段,再次体会他的勤奋和对母亲的孝敬。

四、总结全文,欣赏王冕的成就。

1.正因为他的勤奋好学,后来,王冕成了一位成就很高的诗人,为后世留下了300多首好诗;他更是一位成就很高的画家,尤其以画梅花著称。

2.《少年王冕》只是这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一个小故事,这本书中还有许多个生动的故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

    五、布置作业:

    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的观察方法,写一处自己熟悉的景物。

2.推荐品读名著《儒林外史》。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