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谈谈如何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2016-11-05  发布者:张国丽  浏览数( -)

 口头表达,即说话,是人们表达意思、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重要工具。在信息高度发达、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中,口头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成了人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一个人对某种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充满信心,执着追求。因此,要培养说话能力,首先必须激发他们的说话兴趣,让学生乐于说,这就要求教师在说话的内容上多下功夫,精心设计。我们应多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思想的话题。像很多学生喜欢看电视剧,我们就让学生就“你为何喜欢看这部电视剧”或“这部电视剧的大概剧情怎样”来谈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在训练过程,教师还应不失时机地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鼓励,学生说话兴趣便会被激发出来,达到说话目的。

  、培养学生早读习惯,加强朗读和背诵的练习。

      每天的语文早读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绝佳时机。这时的学生头脑清醒,思维能力强,正是培养语感的时候。所以每天我都会给学生布置背诵或朗读的内容,一来是巩固所学内容,二来是加强朗读的练习。学生读得多了,语感就强了,对以后表达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在语文学习过程当中,阅读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学生走进文本的内心世界的主要渠道,而且通过有效地阅读指导,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把自己位置身于“故事”中去读、转换角色的阅读、带着问题阅读等,通过有效的阅读方法的指导,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而且将这种方法正迁移到其他学科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另外,让人欣喜的是通过这种有效阅读指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潜移默化地提高了,“阅读”是输入,“表达”是输出,只有让学生的“阅读”够广度,够密度,够质量,那么输出无疑是优质的言语表达,这就要求阅读的“有效性”指导上下工夫。

   三、创造良好的说话环境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普通话已成为不同地区人们交往的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农村中学生日我们所说的表达能力,一般指学生利用普通话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中国地域广大,方言众多,常得到普通话训练的机会甚少,受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有“上台说话恐惧症”,他们在台上往往词不达意。教师一味讲,学生一味听,把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练习听说读写的重要场所。久而久之,影响了其 口头能力表达。因此,教师从一开始就要告诉学生说话能力是现代社会里人人必备的素质,说明说话能力训练的重要性。语文教师一定要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有一些口头表达的实践机会,练就在众人面前说话的胆子,提高在众人面前说话的表现能力。语文教师可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我在平日的教学中,提倡学生校内使用普通话,规定教室内必须使用普通话;班级订阅《汉语拼音小报》;设立推普员,以督促学生使用普通话的情况,纠正学生交谈中语音、词汇等错误,从而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从开始时羞于启齿,到普通话、方言夹杂,到最终能自然大方地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际。实践证明,进行日常普通话训练对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大有裨益。因而语文教师一定要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有一些口头表达的实践机会,练就在众人面前说话的胆子,提高在众人面前说话的表现能力。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