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我为教育献良策

2016-11-06  发布者:农贤高  浏览数( -)

 

一、建议与主要观点

教师们的关注的焦点与建议主要有以下六类二十个方面。

  1. 小学教育现状堪忧,问题集中。

       (1)我县小学教师乱办补习班,严重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时间。我校的教师子弟大多数都在县城学校读书,对此种现状深恶痛绝。小学放学后,大部分学生去了教师们所办的补习班,孩子们的学习潜能和兴趣被遏制,到了中学这些整日上补习班的孩子们就会出现诸多学习不适应,甚至出现厌学现象。

      (2)小学购买资料太多太乱。小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需要买多少资料呢?正常计算一下:本学期开学初要买语文、数学两本课时练,大约花费20元;然后页子两本20元;期中考试前要买两套卷子20元;期末考试前要买两套试卷20元。一学期是80元。六年12学期需要960元。这还不包括平时教师让买的其他资料。这些劣质的资料将孩子们的童年淹没了。希望教育局领导,对此集中做一个专项调研。

      (3)小学考试过于频繁,且排名次,这种现象严重扰乱了孩子们的身心发展。小学生除了正常的期中期末考试外,小学还有前40名的全能竞赛,之后还有诸多学科竞赛。这些考试增加了学生的压力,对学生们正常学习知识不利。

    2、教师行业待遇与分配激励机制问题。主要有以下观点:

    (1)教师们大多数的观点是,教师收入太低,造成行业队伍不稳,工作积极性不高与社会地位偏低。强烈要求按国家政策提高教师工资,兑现教师福利待遇。教育局作为教育行业的组织领导机构负有管理职责,也应对教师行业的待遇提高问题起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2)分配激励机制随意性大,未能有效调动教师积极性,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积极性。建议建立合理的能有效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绩效工资分配与福利待遇制度。

    (3)教师实际收入校际与地区差异大,是教师队伍不稳的关键。建议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或收入分配管理制度。

    3、关于规范办学与教学问题。主要观点有:

    (1)规范开课,合理配置教师。加强学前教育管理,取消小学包班制,开足课,开齐课,专职教师要人尽其才。初中教学也应开足课,尤其要重视所谓“小科”的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学校职能部门要做科学管理者,加强管理而不是“甩手掌柜”。学校要统一安排课表,科学安排课外活动,给学生安排一些选修课等。

    (3)教师备课问题。强调备课组合作的重要性,主张合作备课,不搞形式主义。教研组与备课组应成为教学组织的核心,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与力量。

    4、教研方面。老师们的主要观点是:

    (1)加强新教学模式的推广。加强课题研究,探索适合本地的教学模式。

    (2)加强横向交流,促进校际教研活动的开展。

    5、师训工作与师德师风建设方面,有以下提法:

    (1)继续教育工作。大多数教师反对搞形式主义,主张科学规划教师继续教育,建立以选修与学分制为基础,适合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师训工作制度。

    (2)教师评价与评先表模工作。主张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制,促进教师之间的良性竞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制度,评先工作制度化与规范化设想,减少教师评价中的随意性与过度主观性,形成公平、公开、合理的良性竞争秩序。

    (3)加强行业文化与行业道德建设,培养行业意识。自上而下的行业文化与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行业意识的培养,有利于行业阶层的形成,更有利于教育环境的营造,对教育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

    6、学生管理与学生发展方面。

    (1)丰富学生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绝大多数教师提出了给学生更多的课外活动时间,丰富学生课外生活的建议,主张在学校大力推广兴趣小组,开展选修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加强问题学生与校园事件的处理制度建设,规范学生管理行为。教师管理学生与学校处理学生长期处于很随意的状态,造成当前学生的有恃无恐与教师的无奈、被欺侮学生的无助。很多班主任强调要从制度建设入手,解决这一教育顽疾。

    (3)学生德育工作。部分教师认为信仰教育的缺乏是当前教育最大的问题之一,也是当前教育很多问题产生的根源,他们主张加强理想与信仰教育,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作为学生规范学生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

    (4)加强校家联系,创造温馨的育人环境。道德行为规范教育、文明行为教育与健康教育是很多家庭的薄弱环节,也是学生整体素质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教师主张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密切沟通家庭,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变学校为学生成长的“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7、管理队伍建设与学校日常管理,主要有以下提法。

    (1)管理者是教育改革最大的动力,也是教育改革最大阻力,办好教育,要先做好管理者的“洗脑”工作。

    (2)加强学校财经与学校财物管理制度的建设与督察。部分教师认为目前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没得到很好落实,或制度不健全是当前学校不稳定不和谐的根源之一,主张上级主管部分加强管理。

    (3)优化教师队伍,抓好竞聘上岗、强化坐班制、设立年级组长、抓好教师管理。部分教师认为,工作纪律涣散与办公条件落后是造成当前教师队伍与教育饱受诟病的原因之一,主张应加强管理,积极创造条件,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二、建议献言活动的感受与思考

    此项工作的开展,充分展示了教育筹备组领导对民意的重视和改革教育、办新教育的决心与信心;而教师们的积极踊跃参与,有力地证明了广大教职工对教育筹备组领导决心的体察和支持,对本职工作的敬,对广大群众的爱。这些建议的提出也充分暴露了当前教育界存在的一些问题与面临的困境,解决这些问题,走出教育困境,应是当前教育着力研究的重要课题。

    综合上述观点与建议,不难发现,全体教职员工们关注的问题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学生教育与管理改革,促进教育良性发展,是为教育根本。二是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评价机制建设,是为教育发展之内在动力。三是教育行业文化建设与学校管理规范化问题,是为教育大计,教育良性发展之保障。我们认为,当前教育改革也宜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先易后难,稳步推进。

    1、关于学生教育管理。近十年来,“师生关系”问题逐步升温,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析其主因,有人认为这是经济发展,人文主义思潮在教育领域的必然反映,加之媒体的推波助澜,传统的师道在民众心中逐渐解体,追求个性独立与个人尊严的社会价值观必然导致的结果。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一纸政令对教师手脚的束缚,教师在管理学生时威权渐失。传统与现代,公婆谁有理?我们在所不论。但规范教师管理行为,加强学生的信仰与理想教育,加强学生管理的制度建设,同时也应加强舆论宣传,引导民众思考才是当前教育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冲突平衡的根本点。而不是如当前只对教师一味地压,对学生一味地放任,对家长一味地迁就。

    2、关于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评价制度建设。

    从教师们的建议与献言中可以充分感受到广大教师对教育行业本身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意义的认同。但,教育管理体制的一些弊端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最主要的问题集中在评价制度中的一些不科学、不合理和缺乏人性关怀的方面。广大教师期望建立一套规范地能充分调动积极性和促进专业发展的评价制度,在教师中间形成良好的竞争秩序。比如:评选表模方面,要公开、公正、透明。比如:继续教育方面,既要有总体要求,也要符合个人需要的专业培训。“出成果、成名师、长才干”是每一位教师都有的强烈愿望,关键在于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并保障他们理想的实现。

    3、关于教育行业文化建设与学校管理规范化。

    当前教师队伍不稳,人心思变。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外因,教师工资待遇问题,这是长期以来制约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一是内因,主要有教师评价机制、校际不平衡与区域发展不平衡、人才流动机制等。我们认为,改变这一现状的根本动力在教育本身。加强教育行业文化建设,是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育局面关键所在。通过行业文化建设,增强行业意识,形成行业共识,从而才能从根本上变行政命令为行业自觉自律,提高行业社会地位。

    我们相信,有了教育局筹备组领导的正确领导,科学决策;有了全县广大教职员工的广泛支持,共同努力,上下一心,团结奋斗,我县教育的振兴指日可待。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