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给孩子教养,究竟是要给他什么呢?

2016-11-06  发布者:曹良棋  浏览数( -) 【推荐】

教养是个高频词。当你在某展区参观,亲眼目睹心爱的展品被熊孩子恶意推倒而瞬间碎成渣,估计你会在内心愤恨地说道:真没教养!若是看到一个成人野蛮地攀折林木花草,你可能也会厉声评判道:这个人太没教养了。热播剧《欢乐颂》中曲筱绡人品差还毒舌,也被不少网友狂喷没教养!

 

那什么是教养呢?在毕淑敏老师看来,教养是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而衡量一个人是否有教养,不在于他读过多少书,家庭背景如何显赫,也不是他通晓多少礼节规范,这些都仅仅是些表面的气泡,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应该一些特质……

 

我们常说要给孩子教养,那究竟要给他什么呢?



 

1.热爱大自然

 



教养和绿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不懂得敬畏大自然、不知道人类渺小的人,必是井底之蛙,与教养谬之千里。没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人除了显得蒙昧和狭隘以外,也注定是盲目傲慢的。之所以从小就教育孩子要爱护花草,正是对这种伟大感悟的最基本训练。懂得与自然和谐共处,懂得爱护无言的植物的人,推而广之,他多半也可能会爱惜更多的动物,爱护自己的同类。

 

 

2.能自如地运用公共语言表达观点并诉诸文字

 



这里的公共语言是指大家——从普通民众到知识分子都能理解的语言,而不是某种土语俚语或某些专业语言。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不只是会说他那个行业的内部语言,也懂得和人亲密地交流。那些虽然拥有一技之长,但无法精彩地运用公共语言来沟通和解读自我心灵的人,难以算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3.对历史有恰如其分的了解

 



一个有教养的人,知道生而为人,我们走过了怎样曲折的道路。当然,教养并不能使每个人都像历史学家那样博古通今,但是教养却能使一个有思考爱好的人,知晓我们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教养通过历史,使我们不单单活在当下,也活在从前和以后,就好似生活在一条奔腾的大河里,知道泉眼和海洋的方向。

 

 

4.不只关注眼前得失,还心怀目标和远方

 



教养把人的注意力拓展,并使其变得宏大和光明。每一个个体都有沉没在黑暗峡谷的时刻,跋涉和攀缘其中,虽然伤痕累累,但因为你具有的教养,确知时间是流动的,也能清晰地感知暂时与永久,相信在遥远的地方,定有峡谷的出口,那里有瀑布在轰鸣。

 

 

5.对自己的身体有亲切的了解并懂得珍惜

 



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懂得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并无高低贵贱的区别。他知道自己的快乐和满足,有很大一部分是建筑在这些功能的灵敏和感知的健全上的。他不会任由他的器官牵制他的所作所为,他是清醒和有驾驭力的。他在尊重自己身体的同时,也尊重他人的身体;在尊重自我的权利的同时,也尊重他人的权利;在驰骋自我意志的骏马时,也精心维护着他人的茵茵草地。

 

 

6.对人类社会的优秀品质心存敬畏

 



不一定每个人都能身体力行践行舍己救人、临危不惧、坚贞不屈等品德,但却要懂爱戴和歌颂。你可以跪在泥里,但却不能把污泥抹上整个世界的胸膛,并因此煞有介事地说到处都是污垢。一个有教养的人不会由于自己做不到高尚,就诋毁所有做到了这些的人是伪善;一个有教养的人,知道仰视高山和宇宙,懂得仰视那些伟大的发现和人格,能够对自己无法企及的高度表达尊重,而不是糊涂地闭上眼睛或是居心叵测地嘲讽。

 

 

7.知道害怕

 



知道害怕是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它表示明了自己的限制,知道世上有一些不可逾越的界限。知道世界上有阳光,阳光下有正义的惩罚。由于害怕正义的惩罚,因而约束自我,是意志力坚强的一种体现。

 

 

最后引用毕淑敏老师的一段话作结:

 



教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些习惯的总和。在某种程度上,教养不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教养和遗传几乎是不相关的,是后天和社会的产物。教养必须要有酵母,在潜移默化和条件反射的共同烘烤下,假以足够的时日,才能自然而然地散发出香气。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X光片。脸面上可以依靠化妆繁花似锦,但只有内在的健硕,才经得起冲刷和考验,才是力量的象征。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